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对时速200km铁路路基基床表层中级配碎石施工的材料选择、配比选择、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检测及施工中注意的问题进行介绍,对同类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东西部铁路建设的快速贯通,高原山区铁路的设计时速不断提高,其铁路建设中路基设计与施工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路基本体、基床是构成高速铁路路堤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铁路基床分为基床表层、基床底层两部分。作为高速铁路轨道的直接基础,基床表层是影响路基建设的重要部分。就铁路路基填料的施工及检测进行统计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粗粒硫酸盐渍土区高速铁路路涵、桥梁等过渡段的水泥固化级配碎石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特征及其机理,基于固化路基填料的材料特点,采用0~2.5%含盐量的级配碎石,掺加不同种类及含量的水泥,开展常温下有(无)毛细水上升的变形特性试验;针对固化路基段的基床,开展基础冻融循环模拟试验,同时结合XRD试验分析变形机理;在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典型试验材料,开展冻融循环工况下的路基-构筑物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无毛细水上升工况中,普通水泥配制的含盐级配碎石试样产生的变形可达5%特种水泥掺配试样变形的4.2倍;在有毛细水上升工况中,普通水泥配制试样产生的变形最高可达5%特种水泥掺配试样变形的33.0倍;在不同含盐量条件下,3%~5%特种水泥固化级配碎石对相应普通水泥工况产生变形(毛细水上升导致)的最低抑制率为60%~80%;在6次基础冻融循环条件下,添加普通硅酸盐水泥试样产生的最终变形是添加特种水泥试样最终变形的16.0倍;路基-构筑物冻融循环模拟试验中特种水泥固化级配碎石的最大膨胀变形率仅为0.2%;在粗粒硫酸盐渍土地区,虽然水泥固化路基填料可以减少路基其他变形,但是对于高速铁路等对变形控制要求较严格的工程,周围介质中的盐分因素较难避免,普通水泥无法满足盐渍土地区的路基工程需求,需要采取特种水泥固化等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级配碎石压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级配碎石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在于通过取得高质量的碎石,获得高密度的良好级配以及良好的施工压实手段来提高级配碎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了级配碎石物理性能指标和影响级配碎石性能的因素,从材料选择、级配设计、不同机械组合及碾压方式方面入手,研究了级配碎石施工的压实特性和提高压实强度的方法,并通过具体试验路段进行了验证,总结了级配碎石的压实特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粒径较大,采用现行的试验仪器测试其渗透系数的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大,必须适当增加渗透筒筒径以减少其离散性的问题,通过击实试验确定试样的最优含水率为6%,最大干密度为2.38g/cm3;采用单因素法分别用直径10cm、21cm以及30cm改进的渗透仪器对级配碎石进行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直径为30cm的渗透仪器测得的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渗透系数离散性小。研究结果可为测定室内粗粒土渗透系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季冻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研究过程中,级配碎石基层强度较低,为了保证路面结构的安全和降低沥青层的厚度,需提高级配碎石基层的土基强度。此外,级配碎石材料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其下土基强度的高低将直接对级配碎石强度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需对土基采取加强措施,以利于结构层整体功能的发挥。通过对固化剂工作原理和路用性能的分析,阐述了土壤固化剂的适用范围和施工方法,既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又为以后高等级公路土基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碎石化效果下沥青加铺结构的反射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及其疲劳寿命,探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结构断裂力学模型的不同有限元建模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碎石化能防治反射裂纹的力学机理是水泥混凝土碎石化使原反射裂纹名义长度变短,反射裂纹可视为从碎石化层顶部开始萌生、扩展。据此,利用碎石化各子层(共3个子层)的模量和厚度变化模拟不同碎石化施工效果,从而建立碎石化加铺的断裂力学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应控制碎石化表层的最大矿料粒径和级配与优质级配碎石的接近;碎石化表层厚度过大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是不利的;在不存在层间脱层的情况下,保持碎石化表层以下水泥混凝土的完整性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是有利的;由于共振碎石化能够更好地控制碎石化表层粒径、级配和厚度及保持碎石化表层以下混凝土的完整性,因此共振碎石化的效果优于多锤头碎石化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路基工程软体处理进行分析与探讨,分别介绍了碎石桩加固机理、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试验检测分析、软基沉降观测,使碎石桩处理软基达到铁路路基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9.
列车速度对无碴轨道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列车速度对无碴轨道路基动力影响,采用层状体系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无碴轨道路基层状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列车荷载的不同速度对基床表层振动加速度、竖向动位移、动应力及其横向分布等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无碴轨道路基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列车速度对基床表层加速度的影响较大,竖向加速度随荷载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列车速度对基床表层动位移影响较小,速度每提高20 km.h-1,其值变化不大于0.05 mm;路基表层动应力随列车速度的提高呈现一定的波动趋势。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似,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广河(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工程中骨架型级配碎石垫层的应用实例,阐述了级配碎石垫层的设置场合和结构功能、级配特点、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材料质量控制,通过铺筑试验段,详细探讨了骨架型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技术,对试验段的施工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并作出评价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方兴未艾,级配碎石垫层逐渐广泛应用于高等级路面工程,结合省内高速公路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情况,对其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级配碎石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级配碎石材料的力学特性,对级配碎石加铺层结构进行荷载应力、温度应力及耦合应力分析,探讨设置级配碎石裂缝缓解层的加铺层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以设计弯沉值为厚度计算指标、沥青加铺层及半刚性补强层层底拉应力为验算指标的破碎板加铺层厚度计算方法;提出防止反射裂缝的级配碎石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日照市南沿海公路软基加固的工程实践,探讨了采用挤密碎石桩处理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现场检测结果说明,南沿海公路软弱地基加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容易产生反射裂缝、水损坏等,有被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替代的趋势,但是柔性基层的厚度对路面强度的影响却不是很明确。通过试验路铺筑,并在各结构层表面进行承载板、弯沉试验,同时对级配碎石层的压实度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各结构层铺筑后路面强度变化的情况,研究得出,采用厚度过大的级配碎石层,路面的整体强度相对较低,同时过厚的级配碎石层采用分层施工又不利于其压实质量的控制。试验研究结果对级配碎石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增利 《北方交通》2007,(10):12-14
通过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实践,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论述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京哈线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铺筑实践,从组成设计和施工控制两个方面,对如何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重点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田浩 《交通标准化》2013,(12):34-36
决定级配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关键因素是科学的施工方案。只有将级配碎石基层铺筑成均匀、高密实度且具有良水性的高质量结构层,才能保证其减缓裂缝、抗疲劳、排水等功能的发挥。结合作者多年的工程经验,对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莹 《北方交通》2006,(12):16-18
介绍了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本溪至辽中段风积砂路基施工工艺,对进一步完善国内风积砂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方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