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仲尉 《铁道知识》2002,(2):38-39
199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以下简称《铁路法》)颁布实施,铁路依《铁路法》的规定开办铁路保价运输业务,这对维护托运人、收货人、旅客及承运人的合法权益,提高铁路运输安全度和信誉,体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保价运输和运输保险是铁路运输合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两种经济补偿制度,铁路保价运输较运输保险是有区别的,保价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就保价运输与运输保险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加以分析。 几个共同点 1.应对运输过程中风险的措施之一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各  相似文献   

2.
孙贻川  李强  朱坤太 《铁道货运》2012,30(12):41-44
冬季铁路电煤运输组织难度较大,为减少出现冻车,山东省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专用铁路的运输部门、计划部门和各装车矿及邹城电厂卸车部门在积极做好冬季铁路电煤运输组织准备的基础上,在计划、装车、运输、卸车等作业环节中实行过程管理,提出具体的作业计划与要求,取得良好的效果,连续3年实现了"零冻车"的目标,这些经验对相关企业冬季电煤运输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铁路保价运输秉承"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铁路精神,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路保价运输恪守"诚信为本、货主至上"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安全保障服务,从根本上实现"保一路平安,解后顾之忧"的承诺。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实施以来,各铁路局保价运输工作重基础、求创新,准确把握战略方向,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此,《铁道货运》编辑部根据相关铁路局提供的宣传素材,经过采编整理,通过反映保价运输实践成效,突出展示新理念、新方法、新措施,既是加强宣传品牌效应,更是促进经验交流,共同实现铁路保价运输工作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铁路行包运输网络构成的特殊性以及铁路行包运输组织的特定要求,使得当前市场环境下铁路行包运输方案的编制问题日益复杂.针对铁路行包运输的特点,从全局优化角度出发,提出铁路行包运输方案的混合优化编制方法,建立以利润最大为目标的铁路行包运输方案的线性规划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不同时效要求的行包运输需求,以及在列车运输能力和车站作业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列车运输能力在各车站之间和各类需求之间的平衡分配.以中铁快运行包运输网络及实际运营数据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自"4·18"提速以来,人们一直为动车组的精彩而感动。一列列时速200km及以上动车组的开行,标志着中国铁路跨入高速时代!随着铁路负荷不断加大,独有的运输组织方式和运输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给运输安全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抓好运输安全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6.
分析国外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现状,从运输组织、运输装备和集装箱箱型等方面阐述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历程,总结分析我国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条件。从轻质适箱货物、冷链货物、港口集装箱货物、中西部货物、电商货物等方面,分析我国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的市场需求。从运输组织效率、运输装备性能及运输装备保有量等方面,指出发展我国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铁路行包运输服务的特点入手,研究铁路行包运输管理体制调整后,铁路行包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开发适合铁路"站到站"运输的客户、用好用足现有的运价政策、拓宽揽货渠道、增大业务覆盖面、扩充行李车运输能力、打造高速铁路快件品牌、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加强与中铁快运公司内部组织协调8个铁路行包运输市场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我国煤炭省际调运,以及铁路煤炭运输基本格局的基础上,分析省际煤炭铁路调运的区域性特征及地区差异,研究2009—2013年铁路省际煤炭调运趋势,提出加快铁路煤炭运输发展的建议,即统筹利用"三西"地区运输能力,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不同流向煤炭的运能配置,提高铁路煤炭的合同运输比例。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准铁路、塔韩铁路专用线及甘泉线的开工建设,包神铁路将发展为神华煤炭运输通道的核心干线和集运枢纽。为此,针对目前包神铁路运输能力已接近饱和,严重制约了其长远发展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实施重载运输及运输组织方式优化的具体方案,以实现合理优化扩能、提升运输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冯芬玲  蓝丹 《铁道货运》2011,29(5):10-13
通过对铁路保价运输的内涵进行阐述,分析我国铁路保价运输的现状,指出铁路保价运输在承责范围、激励、经营自主性、营销、理赔机制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我国铁路货运发展及市场竞争情况,分析铁路保价运输的发展方向,从创新经营模式和保价运输业务方面提出创新铁路保价运输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