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江汉运河"黄金水道"的作用,2016年,湖北省江汉运河航道管理处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成立课题组,对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模式进行了专题研究。课题组实地走访了长江和汉江辐射区域主要节点城市的港航海事部门、典型船公司和货主企业,对江汉运河船舶过闸数据进行了研究,于2016年10月28日形成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模式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
孙平 《中国水运》2004,(3):15-16
2002年,航行于京杭运河和长三角内河航道网的鲁、苏、浙、豫、皖、沪五省一市的船舶达到11万艘,l462万载重吨,占全国内河运输船舶数量的57%,吨位的61%,货运量达到5.5亿t,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70%;运河航运提供的直接就业岗位达到30余万个。京杭运河和长三角内河航道网已经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江汉运河通航安全管理的新要求,对江汉运河通航现状分析提取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运用决策实验和评价实验室方法得到各指标权重,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求解得到江汉运河通航安全评价值,并针对江汉运河通航安全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盛 《水运管理》2008,30(1):8-10
为改善京杭运河苏北段(苏北运河)航运管理,首先有针对性地分析苏北运河货运的运量特点、货种结构,选取4个典型船闸作为分航段货流密度控制节点,其后运用组合预测模型,对所选取的4个典型船闸的货流密度进行预测,得到"十一五"期间苏北运河货运量增长速度较快、但从中长期看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的预测结论。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适合江汉运河开发的模式,进一步提升运河综合效益,在阐述江汉运河航运、生态文化旅游、水利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运河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江汉运河综合开发模式。针对综合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推进新型船舶研发应用、加快汉江航道整治建设、尽快完成江汉航线开发、加强江汉运河沿线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绿色生态航运建设、推动运河周边旅游发展、促进航运与水利协同发展、搭建综合信息平台等8项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有:强化政策支持、加强部门合作、创新融资机制、创新调度机制。  相似文献   

6.
郑义彬  杨慧慧  倪荣 《水运管理》2021,(1):13-16,27
为提高江汉运河船舶的通航安全水平,从人工渠化运河的特殊性和人、船舶、环境和管理等4个方面分析得出影响江汉运河船舶通航风险的主要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Systems Dynamics)方法建立江汉运河通航风险管理模型,借助Vensim软件模拟江汉运河通航风险管理系统中各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针对系统各个子系统中的部分人为可控变量及人为不可控变量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以达到抑制通航风险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江汉运河船舶通航风险可通过调节船舶设备运行正常率、信息化水平、助航设施完备率、船员专业素养水平及交通密度等可控变量来降低。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经过两个月试运行,2014年11月26日,新中国第一条运河——湖北江汉运河正式通航。江汉运河航道建设期名为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全长67 km。船舶由长江中游沙市到汉江中游潜江,走江汉运河,67 km到达,比沿长江绕道武汉缩短水运里程681 km;船舶由沙市到汉口,走江汉运河,337  相似文献   

8.
平陆运河属于从无到有的内河水运新通道,传统的内河航道项目货运量预测方法难以适用。基于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的视角,对平陆运河在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进行剖析,综合考虑转移和诱增需求,构建一套针对从无到有的内河水运新通道货运量预测方法体系,对平陆运河货运需求进行分析。预测2035、2050年平陆运河货运量分别为0.955亿、1.200亿t,主要来自北部湾港口群海铁联运、北部湾港海公联运、珠三角港口群—西江航运干线江海联运3条既有通道的运量转移;远期考虑平陆运河经济带及影响区内陆地市的开发诱增运量,预计2050年乐观情景下货运量有望达到1.5亿~1.8亿t。  相似文献   

9.
论述江汉运河航道及腹地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并预测运河航道主要货类的运输需求及未来的航运运量,以及运河腹地潜在的旅游客运需求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完善水上运输网络、优化综合物流体系、促进节能减排、推进滨水生态旅游开发、推动区域经济带建设等多个方面,论证运河航道可能产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为运河航运发展及腹地产业布局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运工程》2011,(8):55
2011年7月三峡船闸和葛洲坝船闸的货运量分别达到888万t和925万t,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55.47%和55.22%,双双创下主汛期月度货运量新高。随着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政策稳步推进,过闸船舶船型标准化、大型化成效显著,船舶装载能力进  相似文献   

11.
结合小清河复航工程实例,根据腹地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结构等特点,首先通过产销平衡法初步预测小清河货运量,再采用货源调查法进一步预测小清河分货种货运量,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小清河水平年总货运量。采用这种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预测结果较为合理,成果对缺乏历史数据的新建内河航道货运量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推进苏北运河船舶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杭运河徐扬段航道(简称苏北运河)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整治后,全长404千米的航道有287千米达到二级航道标准,其余117千米为三级航道标准.自1988年续建工程整治后至今,货运量年均递增10.54%,2001年的货运量超过9 000万吨,货物周转量超过200亿吨千米.苏北运河航道技术状况的提高,为船舶向大型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市场经济机制的调节下,运输效率低、成本费用高的小型船舶不断地被淘汰,特别是90年代以后船舶大型化的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3.
涪陵至丰都河段是联系长江上游与中下游的重要运输通道,水运量分析预测对该段航道的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提出采用长江干线主要港口进出港货运数据,基于港口和航道的位置关系来统计航道水运量及流向等。结果表明该河段水运量从2000年的1 241万t增长到2016年的1. 604 4亿t,上下行水运量占比分别为66%和34%,贡献了三峡过闸货运量的94%,矿建材料、矿石、钢材、煤炭、石油和集装箱等主要货种占水运量的73%。提出采用回归分析法、弹性系数法、指数平滑法和投入产出法分别考虑腹地GDP、产业结构、运输结构等多因素对水运量的影响。预测表明:工程河段水运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逐步减缓,2045年水运量达到3. 233 3亿t,主要货物水运量占总水运量的86%。水运量分析预测方法和结果可为航道的建设规划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了精确预测航道未来货运量需求,克服传统预测方法无法实现复杂非线性拟合的缺点,分析了航道货运量的影响因素,探讨了遗传规划方法在航道货运量预测问题上的应用.根据遗传规划巾复制、交换、变异等进化方式,建立了基于遗传规划的航道货运量预测模型.以江苏省连申线苏北段历年货运量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为样本,采用遗传规划方法自动找出货运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对未来货运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本箅法的计算相对误差很小,预测结果合理可信,且优于常用的回归预测,为解决航道货运量等非线性系统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港航信息     
<正>2009年美国水运发展概况美国是仅次于我国的水运大国,2009年我国水路货运量31.90亿t,美国水路货运量达到19.81亿t。本文根据美国海事局2010年12月份公布的美国水运统计简报提供的数据,介绍2009年的美国水运发展状况。1水路货运量2004—2009年美国水路货运量如表1所示。2006年水路货运量达到创纪录的23.09亿t,之后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长江三峡枢纽通过能力提升的过坝运输需求预测问题,研究长江上游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的发展变化关系,构建基于长江上游区域产业结构测度的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预测模型,预计2020、2030、2040和2050年长江三峡枢纽货运量分别约为1. 61、2. 54、3. 10和3. 17亿t。研究表明:采用基于区域产业结构测度的方法预测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发现长江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约在2040年左右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该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三峡大坝永久船闸设计通过能力为5000万吨,而实际通过能力远小于设计能力.满足不了迅猛发展的航运事业需要。据长江航务管理局分析预测,2004年过坝货运量达4300万吨,比2002年提高1.5倍;2030年下行过坝货运量将达到7400万吨以上。重庆市政府要求再建一座船闸。专家称不可能。三峡大坝永久翻坝不可避免。关于翻坝方案的话题在三峡地区引起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8.
金华市地处浙江中西部,是一个水运欠发达的地区,包括9个县、市、区在内,航道里程303km,拥有各类船舶900余艘,持证船员1000余名,2003年完成货运量261万t(其中黄砂243万t)、周转量8543tkm。  相似文献   

19.
灰色预测模型在过坝货运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ATLAB为工具,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立了基于GM(1,1)的过坝货运量预测模型,以2001-2006年小南海枢纽货运量为原始数据对2007-2011年货运量做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所需原始数据少、预测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水运工程》2007,(7):101-101
据宁波海关统计,1月至6月该关共接受转关申报单11.17万份,进出口转关货运总量达330.43万t,占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的6%,其中采用集装箱运输的共计15.87万TEU,占口岸进出口集装箱量的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