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资源的可持续性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资源视角,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的可持续性上寻求支撑。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困境提出"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认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当构建市场化经营理念,将建设、运营和物业发展融为一体,促进资源实现可持续性的内生性循环和增长,保障运营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设施,具有单位能耗低、节约土地资源等特点。介绍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措施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实现绿色城市轨道交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于优化城市结构,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之上,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分析、解决城市轨道交中的各种问题,建立既有利于城市的交通发展需要,又同时保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子孙后代发展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发展轨道交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有大容量地下铁道、中等容量轻轨交通和市郊铁路三种形式.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大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点,提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收益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成本高、运营收支难以平衡,这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盈利能力较强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运营收益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与国内正在成长中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运营收益情况进行对比,从兼营业务、收益情况等方面总结其运营收益特点及启示,有助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发展、土地开发、交通衔接、运营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剖析了青岛市轨道交通运营客流过低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科学安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时序、优化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促进多元公共交通方式融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自身规建管水平等5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客流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必要加强和深化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从"地铁经营+物业发展"盈利模式的内涵、形成过程、实施效果、深化研究和展望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盈利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盈利模式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夯实企业自我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身的地铁项目建设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学习心得,介绍了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现状,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财务特征,从城市经营管理的角度,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投融资目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融资选择方案,有效保障建设资金和运营补亏等资金需求;并进一步提出提高项目综合收益、将外部效益内部化、构建项目可持续发展机制等若干建议,为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长远谋划和统筹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阶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江  徐爱农  曹钟勇 《铁道学报》1998,20(4):126-130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自诞生至今已经历了生成期、成长期、成熟期3个阶段。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展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现行融资结构及其存在问题.并针对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问题,以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及其应用的实践,提出以轨道交通衍生商业价值为出发点的一揽子规划投融资模式.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应建立在外部效应理论基础上,将外部效益内部化,从而实现资金运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在具体操作上重点解决以下两点:在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投融资模式的利益返还机制,解决因多元化融资的利益分配问题;区别经营性与公益性在资产上的特点,构建盈利模式,在实际运作流程上,设计出投资与运营资金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轨道交通强国的内涵进行探讨,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轨道交通应提高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提出以运营为导向的互联互通轨道交通网络和多制式协调发展的理念;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从国产化到自主化再到智能化的技术升级;城轨高铁比翼双飞闯世界,实施城轨交通从单项走出去到包括运营在内的全系统走出去;多规合一,实现引领城市发展,提高轨道交通沿线空间的综合利用效率,增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利用社会资本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结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在PPP建设模式下,加强轨道交通规划场站综合开发是解决建设运营的资金筹措、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以PPP模式下天津市轨道交通建设为例,通过与国内其他城市相对比,结合天津市轨道交通综合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优势,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问题因素影响程度进行权重计算,得出缺乏政策引领及高昂的金融债务对项目的实施影响最大的结论,并提出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建设在探索多元化的开发合作及融资模式时,还应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健康、有序、高效、持续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事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状况,指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国际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健康、有序、高效、持续地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型和安全便捷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城市交通综合规划;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创新能力,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设备的国产化率,提高轨道交通的标准化;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的安全风险意识,加强风险与安全管理;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科技投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立大规模的后备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已批准建设规划的43座城市均在加快建设进度、持续扩大建设规模。然而轨道交通高昂的建设及运营成本未来必将给城市带来沉重债务负担。在国家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针对此问题笔者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必须依托城市发展的客观阶段,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可给予轨道交通企业的政策、资源、资产、资金支持力度等各不相同,轨道交通企业可采用的投融资策略也不相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必须依托城市发展的客观阶段量力而行。因此,将国内城市发展与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发展的互动关系总结为"1.0时代"、"2.0时代"、"3.0时代"。明确提出在不同阶段政府与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轨道交通投融资发展可供选择的策略;最后结合已批准建设规划城市规模与发展特征,给出各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投融资策略,并以深圳市为例对相关研究进行印证。  相似文献   

16.
跨界的轨道交通连接——上海—太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发展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由于地区和部门壁垒的阻隔,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以及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的衔接不够,不能形成网络优势.太仓位于上海1小时都市圈内.上海轨道交通延伸到太仓,实现沪太轨道交通的跨界连接,形成"城区地铁+区域轨道交通"的模式,有利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形成区城轨道交通网络,有利于拓展上海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太仓的加速崛起.这一模式可为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起到先行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要素决定了区域轨道交通的模式、规模等级和发展进程.区域轨道交通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诱发性和先导性,影响着城市群的空间布局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日本东京为例,说明了区域轨道交通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群内部结构的优化以及内部经济的集聚与融合.二者的协调有利于区域经济和区域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的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用地特征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城市用地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城市土地使用控制要求,探讨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先导的联合开发策略,为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