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浅谈舰载战斗机的降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母舰是当今最具综合战斗力的海上平台,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在世界海军拥有航母的国家中,航母都是其海军核心。而对航母来说,舰载战斗机是其攻击铁拳,正是依靠舰载战斗机的强大作战能力,航母编队才能在广袤的海洋上纵横驰骋。舰载战斗机伴随航空母舰而产生、发展、日新月异,是航空母舰超级战斗力的最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军航空作战力量的发展是海军远洋作战能力建设的重点。随着中国海军舰队出海距离的增加和独立作战要求的提高,能够伴随舰队提供实时空中支援的舰载航空兵已经成为中国远洋舰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国外媒体很早就开始宣称中国的航母计划,随着近期国内网络上被称为舰载机的新机照片的出现,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发展再次成为国内外的热点。中国海军如果确实要发展舰载航空兵,那么就必须赶在航母和舰载作战飞机之前拥有适合舰载机飞行员培训需要的教练机。国内高级教练机中,现有L-15和教练-9可以作为舰载教练机的选择,其中技术水平略低的教练-9在实际改装后有更高的可行性。本文试以公开资料为基础来分析教练-9改装舰载教练机的功能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航空母舰的出现已经反复证明,没有海上制空权就不可能真正拥有制海权。随着航母作战力量从二战到近年来一系列局部战争的检验,与海上制空权息息相关的舰载机已经成为远洋海上航空作战力量的基础和关键。中国现已投入极大的力量来发展具有较强综合战斗力的远洋海军,大型驱逐舰、护卫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是苏联国力大增、美国实力不济的时代,苏联从各方面打压美国,在武器装备的发展上尤为明显。1972年初,苏联决定研制新一级航母,即1160型"山鹰"级核动力航母,作为配套工程之一的舰载战斗机研制任务很自然地落到米高扬与苏霍伊设计局的身上。当时军方分配的任务很清楚,苏霍伊设计局负责研制保护航母的舰载战斗机苏-15K,而米高扬则负责研制攻击用的舰载战斗机米格-23K。由于苏霍伊设计局的舰载战斗机要求在今后的空战中战胜美国海军的F-4"鬼怪Ⅱ"舰载战斗机,所以本文在介绍苏-15K的同时,也将其与同时期的F-4舰载战斗机加以简单对比,以展示其真实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一机多能 我们通常认为,最早对舰载攻击型飞机(即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作出明确划分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海军,不过这一概念不到10年就已显落伍。美国人在1942年几次关键性的航母对决中得到的一个教训是:必须在航母舰载机群中配备足够的战斗机,这一方面是出于为己方攻击飞机护航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日方攻击机群的偷袭。  相似文献   

6.
中国应自主研制舰载预警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中国未来航母舰载机选型的各种传闻和推测不绝于耳,鉴于中国目前已具备自主研制和批量生产现代先进战机的能力,以及中国航空工业及科研能力目前的整体水平,可以说与航母平台一样,航母舰载作战飞机已不再是中国发展现代航母舰队难以逾越的障碍。然  相似文献   

7.
气象影响舰载固定翼飞机起降的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分析海洋气象环境对航母固定翼舰载机起降的影响,采用量纲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舰载机起降效能的主要气象因子,以层次分析法为例给出了舰载机起降安全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风、能见度、云底高度对航母固定翼舰载机起降影响的效能评估值,并以一次海雾过程为例,建立了海洋气象环境影响舰载固定翼飞机起降效能的三级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8.
哪种航母战斗机最厉害呢?目前一般认为,这项桂冠应属俄罗斯海军的苏-33战斗机。俄罗斯专家就曾说过,美国航母最新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不是苏-33的对手。作为俄罗斯第一种传统起降舰载战斗机,从整体性能来看,苏-33算得上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航母战斗机。俄专家认为,美国海军航母的主力机种F/A-14或F-18C/D在总体性能上完全无法与苏-33相比,即使是装有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的F/A-18E/F,在机动性和加速性上也比苏-33差之遥遥。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的中国海军要维护海上权益和国土安全,就必须建立有攻势作战能力的远洋舰队,而这必然要脱离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近几十年来发生的战争证明,没有制空权的海军舰队只能被动挨打,因此中国海军发展远洋舰队的基础就是获得海上航空作战力量和制空权。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建造“里加”级常规动力航母,而随后NEVSKOYE舰艇设计局设计的“1143.7”核动力航母工程获得通过,并计划于1998年开工建造,于是相关的配套工程不得不快马加鞭地进行。舰载机是航母最重要的武器,有关航载机的研制工作,70年代初就已开始。最初苏联海军想用改进的米格-23和苏-24组成航母攻击组合,但到了80年代中期,由于第三代战机米格-29和苏-27改进成舰载机的工程相对于前者更为顺利,海军自然放弃了米格-23和苏-24舰载型工程。  相似文献   

11.
2012年9月25日,中国改建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标志着中国在航母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西方的军事媒体却认为,对于极度缺乏航母经验的中国海军来说,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航母是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拥有了航母半台只是拥有了进入世界航母俱乐部的“门票”,要想使其成为一座具备实战能力的海上作战平台,还需要拥有性能先进的舰载战斗机,而战斗机研制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并不亚于航母平台本身。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是苏联国力大增、美国实力不济的时代,苏联从各方面打压美国,在武器装备的发展上尤为明显。1972年初,苏联决定研制新一级航母,即1160型“山鹰”级核动力航母,作为配套工程之一的舰载战斗机研制任务很自然地落到米高扬与苏霍伊设计局的身上。  相似文献   

13.
航空母舰最初是根据海军作战任务需求作为战斗机的舰载母体而出现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母舰与舰载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的。根据这一特点介绍了前苏联海军“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方案的提出、研制、建造、试验、服役及其最终的命运,同时根据舰载机的舰载条件和作战性能,介绍了滑跑起飞-垂直起降-短距起降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舰用车辆是主要服役于航空母舰的移动设备,这些设备直接或间接地与舰载机的保障作业相关联。依据现有航母舰用车辆与舰载机保障设备的现状,说明舰载机的保障需求以及舰用车辆的作用,解析舰用车辆在舰载环境下使用的特殊要求,论述舰用车辆结构特征与设计需遵循的基本要点。舰用车辆继承岸基车辆的功能,同时又适宜舰载环境条件下作业,舰用车辆是舰载设备的组成部分。宜将舰用车辆总的视为设备系统,以模块组合与功能通用方式提高综合保障能力。有必要研制功能适宜的舰用车辆或装置,满足舰载机弹药挂装环节保障能力提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军迷们每每谈及由陆基战斗机改成舰载战斗机的成功范例时,总会不约而同地说是米格-29和苏-27。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工业还创造出多个类似这样的奇迹,米格-23A舰载战斗机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型在苏联时代鲜为人知的舰载战斗机,直到苏联解体十多年后,有一些该机的消息才陆续传出。  相似文献   

16.
弹射起飞在工程技术上是一种“以小代大”的做法,它能充分克服舰载机自身动力不足的弱点,使其能以较大的起飞重量起飞离舰,自飞机上舰以来一直是人们解决其短距起飞的“最佳选择”。在出现了滑跃起飞方式后,曾经有观点认为战斗机的陆改舰采用滑跃起飞最为简单,但俄罗斯苏-55的发展实践却说明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陆基战机上舰还是采用弹射起飞更能达到改装的目的,只需要适当加强机身和起落架强度、在机身上安装弹射受力和着舰阻拦钩就可以了。当然。这也要看采用什么样的弹射联接方式,如果是拖索弹射,则改装是非常简单的;但如果是要采用前轮拖曳弹射方式,则情况又有所不同。早期的舰载水上侦察机是通过一个弹射滑轮与机身联接的,而在二战前和二战后数年时间中,舰载机从航母上弹射起飞一直采用的是拖索弹射。第二代舰载机上舰后,前轮拖曳弹射逐渐代替了拖索弹射。前轮拖曳弹射方式是把弹射钩设置在前起落架上,以致舰载机的前起落架就显得“与众不同”,并成为舰载机付出结构增重代价的重要原因。最近人们在讨论我国歼-10舰载前途时,就因为其腹部进气方式而被认为是不适合改装成弹射起飞舰载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 ,作为军事打击的急先锋 ,海军在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中的作用正越来越重要。为了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 ,各军事强国都在优先发展舰载武器 (包括反潜兵器、舰载导弹、舰载火炮、舰载机以及舰载电子探测设备等 )。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舰载无人飞机-21世纪水面舰艇的常规装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重量轻、性能高的新型电子侦察设备在无人飞机上得到广泛应用,而防空兵器性能挂一漏万断提高又命名得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小型无人飞机应运而生,舰载无人飞机能够克服舰载直升顶和航母舰载机的不足,价格不高,技术比较简单,使用经济性、灵活性、实效性较强,出勤率较高,适宜执行战场侦察监视、目标指示、无线电中继,校正弹着等高风险任务,因此,它必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占据未来水面舰艇常规武器装备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舰载火箭武器是我国近海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作为鱼雷反潜盲区的补充,如何提高舰载火箭弹的射击效率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舰载火箭发射系统是多刚柔体耦合系统。通过多体系统矩阵传递法,求出系统中每一个组成构件的传递方程,并通过传递矩阵的传递性质最终确定系统的传递总方程,为下一步求系统的动力响应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海上军事实力的重要表现,二战以来,世界各国为了提高自己的海上军事作战水平,都对航空母舰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舰载飞机是发挥航空母舰军事实力的关键技术,因此,研究舰载飞机在航母的弹射起飞与着落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舰载飞机的弹射起飞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并基于数学模型设计一种舰载飞机弹射起飞的控制系统,并基于Matlab软件对航母的舰载飞机弹射起飞精度误差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