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时代汽车》2008,(4):32-32
3月19日,日本汽车工业会表示,受国际能源价格暴涨和员工收入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2008财年(2008年4月1日开始)日本市场的新车销量将比本财年可能下降0.6%左右.降至530万辆。同一天,日本汽车工业会会长张富士夫还表示,如果日元升值的趋势继续保持下去.那么,在2008财年,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盈利空间还将继续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2.
数据库     
《汽车杂志》2007,(3):28-29
4000亿 日元持续贬值,肥了日本汽车制造商,与2005年9月底1美元兑110日元的汇率相比,现在日元对美元已经贬值了约7日元,日本6大汽车制造商仅因为汇率因素就增加营业利润4000亿日元,甚至还会更多。  相似文献   

3.
根据(社团法人)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JAPIA)的惯例,公布了2004年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动向。据统计显示,日本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值自2002年以来,连续3年增长,2004年度与上年同比增长5%。汽车零部件总产值由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JAPIA)的正式会员432家企业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2004年回答企业为405家,回答率为94%。回答企业在2004年度总产值为160139亿日元,(以1美元=110日元汇率计算,约合1456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5%(见图1)。按需求分类的生产动向(汽车)看一下根据需求分类的2003年度的总产值,则面向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增长11%,面  相似文献   

4.
明轩 《汽车与配件》2004,(10):17-21
据日本汽车机械工具协会统计的“汽车机械工具销售实绩”称,2002年度的销售金额比上年同比下降6.4%,跌至969亿日元,自1997年以来连续6年下跌,自1986年以来相隔17年终于跌破1000亿日元(78亿人民币)大关(见图1)。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09,(9):9-9
在日元持续大幅升值、日本国内汽车市场继续萎缩的背景下,日本汽车制造商向海外转移生产的趋势近来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大趋势,在国有银行上市后,从2007年开始,汇率升值的幅度可能加大。人民币小幅升值对汽车进出口行业无明显影响;但是,当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后,将对汽车进口有利而对出口不利。中国汽车企业应积极防范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前,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在整个汽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共拥有1.5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986年主要情况: 据参加日本汽车部品协会400家主要企业196项零部件统计(占全国产量61.3%),近几年发展趋势是(单位:百万日元):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议案,人民币汇率争议不断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尤其是经济危机之后,一方面人民币兑主要国际货币呈现升值趋势,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提出我们应当理性对待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配件》2007,(50):25-27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保存持续稳定的升值态势,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及其预期对我国汽车产业出口前景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影响途径,研究了我国汽车制造商转移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相对竞争成本上涨的前景,提出汽车制造商将直接出口方式转向本土化投资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言红 《汽车情报》2006,(2):21-21
面对着日益升值的日元,迫使许多日本汽车生产厂家纷纷将生产移至海外,不过悬架系统零部件的生产厂家仍然坚守着本国的生产阵地。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拜访本田汽车公司东京总部的一位客人很诧异地发现给他倒咖啡的不是从前那位笑盈盈的女职员,而是一位男经理。据介绍该公司新近发起的削减成本的运动使女职员丢了饭碗。 倘若不是由于日元的急剧升值(最近已有所回落),本田决不会在乎这类事情。在所有的日本汽车公司中,本田的海外战略是最成功的。本田在美国所销轿车的70%是在当地生产的。尽管如此,它也未能逃脱日元坚挺的负面  相似文献   

12.
人们不会忘记1985年首次上海国际车展,日本汽车风光的场面。轿车、面包车、卡车三箭齐发。那时正是日本汽车一枝独秀,潮水般涌进中国大陆的时候。而今天,当记者踏进展会中心,已经感觉不到这个汽车大国在车展中应有的地位了。是日元升值,还是漫不经心! 打开’95上海车展的“会刊”,上面有包括中、美、德、  相似文献   

13.
日元持续升值迫使日本各汽车公司向海外低成本地区进行生产转移。东南亚是它们的首选地点。近10年来,日本汽车公司持续在该地区投资设厂从事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东南亚已成为它们输往美国、欧洲和亚洲本地市场产品的生产基地。 然而备受国际经济形势打击的日本公司最终发现亚洲低成本国家进行生产扩散和转移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业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08,(19):13
原材料价格涨价和日元升值影响,丰田汽车公司日前宣布,本月起将提高在北美市场的大部分车种的销售价格。预计未来还将有同样依赖北美市场的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跟进涨价。  相似文献   

15.
《汽车情报》2006,(27):47-47
一、本田 2006年上半年,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的经营业绩比预期的要好得多,销售额增长15%,达到2.6万亿日元,利润额由1106亿日元增至1400亿日元,增长26.6%(销售利润率为5.38%)。  相似文献   

16.
日元升值,给日本汽车工业造成冲击。面对困难,日本汽车厂家采取了汽车生产向海外转移、延长产品更新周期、减少车型品种、零件通用化、扩大厂家之间的合作,削减国内汽车生产能力、降低材料成本、扩大汽车零件出口和载员等措施,以使其降低生产成本,使日本汽车企业成为世界上更加有力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安全》2008,(6):79-79
丰田汽车公司第四财季净利润减少28%。同时,这家日本汽车生产商预计,日元走强,原材料价格飙升以及美国经济持续走软很可能会使其本财年利润下降。  相似文献   

18.
《轿车情报》2004,(1):6-7
2003年的进口车市场可谓经风雨见世面,不仅车价受汇率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如与年初相比,日元升值上升8%;与此同时,国产车品种大大增多,基本可呈进口车向高档  相似文献   

19.
海外动态     
日本雅马哈股票下跌 据日本Keizai报报道,由于受近期日元汇率的急剧上扬,世界第二大摩托车制造商雅马哈发动机公司2003年4-9月份的利润比上年同期下跌14%,这导致雅马哈的股票出现了3.31%的下滑。  相似文献   

20.
陵龙 《汽车与配件》2012,(18):24-25
日元升值及贸易自由化的滞后已经严重拖累了日本制造业。为此,近年,日本汽车厂商接连不断地开始谋划海外生产。日本车企群起涉足新兴市场建厂近期高调推出的是,日产将恢复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成为该公司代名词的"达特桑(Datsun)"品牌。这一品牌的柴油轿车在上世纪80年代广为中国消费者所熟悉。现该品牌将于2014年首先在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