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报告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时所致的严重心律失常(窦性停搏、室速和室颤)4例。表明ATP虽是当今临床上治疗室上速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并非很安全,应引起重视。并详细讨论了ATP所致心律失常的机理,提出了使用药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探讨以口服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难治性及复发性白血病均采用 IE(去甲氧柔红霉素 ,足叶乙甙 )方案诱导化疗 ,完全缓解后再用其他方案巩固强化。结果 完全缓解率 46.1 5% ,部分缓解率 2 3% ,总缓解率69.1 5%。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口服吸收良好 ,对难治性及复发性白血病有较好疗效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本院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从而评估我院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3例,进行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复查Holter观察射频消融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心动超声比较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及射血分数变化。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即刻成功率为89.29%,远期成功率为82.14%;射频消融术前术后心动超声示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末内径无明显改善(P>0.05);射频消融术后Holter示室性早搏负荷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1例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合并主动脉佛氏窦瘤破裂,1例出现股动脉穿刺处血肿形成。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30例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结果发现,二尖瓣脱垂组QTd、QTcd、JTd显著延长,说明心室肌复极有局部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理之一。QTd不仅能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而且能指导临床用药,是一很好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 在对出血热尚无特效疗法的情况下,为了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我们从1981年开始采用恢复期血清治疗早期重症出血热患者。共治疗8例,全部为22~50岁的男性患者,均于发病1-5日内住院。5例测出血热免疫荧光抗体均为阳性,滴度为1:320—1280(由西安医科大学病毒室岐天茂老师等协  相似文献   

6.
<正> warren氏的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对治疗复发性静脉曲张出血有一定疗效。为了简化手术过程,技术上有两种改进:先在胰腺结合窝平面,结肠系膜下、后腹膜切开,依次显露脾静脉、肾静脉;其次,放弃门奇静脉阻断。1974年以来,29例患者作了种改良性手术,年龄21—76岁。随访时间1/2—6年。  相似文献   

7.
<正> 俞某,女,64岁,于1991年1月10日因“急性下壁心梗、心衰Ⅱ°”住院1个月减轻出院。1991年2月22日10时pm突感心悸,心电图示“下壁心梗(恢复期),室上性心动过速(HR214次/min)”再次收住院即给西地兰0.4mg静注治疗室上速无效。50min后给利多卡因50mg静注、并以1.5mg/min浓度静滴10h仍无效。此时给异搏定5mg加入25%葡萄糖20ml内缓慢静注,3min时患者突然神志不清,血压测不到,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胸外按摩心脏,5min后经电击除颤(150J),神志恢复,转为室上速(HR180次/min),血压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临床上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证据。IVT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成功率较高。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和左室间隔的IVT成功率在90%左右,束支折返性VT的成功率接近100%,而起源于其他部位的IVT成功率仅50%~70%,复发率3%~5%[1]。本文报告RFCA成功治疗1例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的病例资料,探讨ILVT的临床诊断及射频消融治疗。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阵发性心悸20年,再发半月。先后发作3次,每次持续半月左右,多种药物治疗无效。以往心电图诊断VT。此次住院后心电图显示:异位心律,心室率143次/min,RR节…  相似文献   

9.
息斯敏中毒致扭转型室速1例报告刘光辉(西安市中铁建成人中等卫校西安医院内一科西安710015)患者女,25岁。入院12h前1次服西安杨森生产的抗过敏药息斯敏30片,眼药2h后感头晕、心悸,随后出现晕厥,抽搐伴小便失禁急诊送我院。查体见患者神志清楚,血...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评论两维心回声图比M型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脏疾患的诊断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可以可靠的评价冠心病,左室室壁瘤,室壁运动失常和心室功能障碍。早先的研究证明它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局部心脏的扩大及其预后的判断,检测左冠状动脉主干是否狭窄,和室壁瘤患者是否可以手术等方面都是有用的。二尖瓣(以下均简写为瓣)瓣狭窄患者二尖瓣口大小的确定,两维心回声图与手术所见或心导管检查资料对比提示有很好的相关。对于二尖瓣的返流的原因亦可以较可靠地阐明是瓣膜本身病变,还是心肌病理学上的异常所致。此外,左室、右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STEMI组患者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明显延长[(33.66±16.76)ms vs. (55.29±31.12)ms,(89.55±12.61)ms vs. (142.65±39.33)ms和(426.57±65.03)ms vs. (482.26±48.03)ms,P<0.001],且Tp-e/QT比值显著增加(0.21±0.03 vs. 0.29±0.07,P<0.001).120例STEMI患者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34例(28.3%),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延长,但只有Tp-e/QT比值显著增加(0.32±0.07 vs. 0.26±0.05,P<0.000).结论 急性STEMI患者Tp-e/QT比值较健康成人明显延长,Tp-e/QT比值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心脏性猝死最重要的预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 ,早期使用膳食纤维素营养液肠内营养 (EN)的可行性。方法  5 0例 6 0岁以上胃癌全胃切除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 2 5例 ,用能全力 (TPF) 9d ;对照Ⅰ组 2 5例 ,用等氮、等热卡、等时间肠外营养 (PN)。另随机抽取同期 6 0岁以下同样患者 2 5例为对照Ⅱ组 ,支持方法和时间与实验组相同。结果 ①营养指标。三组患者体重、三角肌皮折厚度、肌酐身高比、白蛋白 ,手术后第 9天都分别恢复到近于手术前 1d水平 (P >0 .0 5 ) ,仅谷氨酰胺对照Ⅰ组降低明显 (P <0 .0 5 )。术后第 4天至第 9天氮累积水平对照Ⅰ组也较低 (P<0 .0 5 )。②安全性。全部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都安全渡过术后恢复期。实验组比对照Ⅰ组肛门排气恢复显著提前 (P <0 .0 1)。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 ,早期使用膳食纤维素营养液EN ,安全适宜 ,效果良好 ,和较年轻患者近似 ,比同龄患者PN疗效高。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喉气管淀粉样变性是呼吸道少见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 ,发展缓慢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 1 987~ 2 0 0 1年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 6例喉气管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 ,旨在探讨对该病的治疗方法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6例患者 ,男性 2例 ,女性4例 ;年龄 2 0~ 5 5岁 ,平均 40 .3岁 ;病程 0 .5~ 5年 ,平均 2 .1年 ;主要症状 :声音嘶哑 6例 ,劳累后呼吸困难 5例 ,局部不适感 (隐痛 ,痒、局部胀满感、异物感 ) 4例 ,干咳 3例 ,吞咽困难 0例 ;发病部位 :假声带及喉室 1例 ,杓会厌皱襞…  相似文献   

14.
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定义为发病后6h内的死亡者,多数学者定为1h,也有人认为24h)。可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QT间期延长综合症、WPW综合症、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正常人。其中冠心病死亡人数中约30%甚至高达65%为心源性猝死。现将我院急诊科15年来所抢救的125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5例中男67例,女5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1岁,平均65岁,≥60岁者82例,占656%。干部41例,工人34例,农民2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微创、经济而又可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治疗复发性囊性脑肿瘤的方法。方法 对 2 3例位于大、小脑半球的复发性囊性脑肿瘤患者施行了 31次经CT导向徒手穿刺抽吸囊液 ,部分患者同时向囊腔内注入同位素32 P或抗肿瘤药卡氮芥。结果 所有患者高颅压表现均在术后 0 5~ 8h内消失 ,定位体征亦逐渐改善或消失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徒手穿刺法治疗复发性囊性脑肿瘤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正> 病历摘要:姚××,男,4岁,住院号:130263。患者于30小时前用纯乐果撒内衣灭虱,撒后20小时开始精神不好,食后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有脓血。后出现嗜睡,抽风,约4—5分钟一次,每次持续2—3分钟,在当地医院按农药中毒处理,用解磷定2次,阿托品4支,即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17.
静注小剂量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速18例杨继维,权正良,徐秀丽(第一临床医学院急诊科西安71006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内科的急症之一,患者均由各种原因诱发突然发病,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头昏、无力及四肢末梢发凉等。我们在内科急...  相似文献   

18.
对153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的自然病程进行了分析。结果示:①该型在发病后3个月、1年、2年、5年、10年、15年累积病死率分别为13.1%、17.1%、27.3%、34.0%、38%和43.o%;②主要死亡原因急性期是猝死,急性期后为转成在型死于难治性心力衰竭;③发病时年龄在6岁以上,有个人急发史,入院前病期长,入院时心电国有Ⅱ~Ⅲ°AVB、室上性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病理性Q波.x线上心脏中度以上扩大为预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了高血压病左室肥厚(EH-LVH)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硝苯地平对血浆儿茶酚胺(CA)活性、红细胞内离子(K+、Na+、Ca2+、Mg2+)含量、室性心律失常、左室重量及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硝苯地平能显著减少EH-LVH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低左室重量与厚度,纠正细胞内离子代谢失衡,但可使血浆CA活性升高,对其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及总结采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行肺部手术的初期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肺部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行肺部手术58例,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25~79(59±11)岁。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机器人手术,包括肺叶切除41例,肺段切除7例,肺楔形切除6例,肺袖式切除2例,联合肺段切除、楔形+肺段各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17例,肺癌41例;手术时间分别为,肺叶切除(169.93±66.88)min,肺段切除(165.43±56.37)min;术中清扫淋巴结5~26(15.1±8.7)枚;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2~15(6.0±2.6)d,术后住院时间2~21(7.95±3.23)d。除1例患者出现支气管胸膜瘘接受二次手术外,余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顺利出院。患者住院期间总费用为32 015.57~127 087.89(78 483.19±15 925.18)元。结论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肺部手术在具有丰富常规胸腔镜手术经验的医疗中心可顺利开展,其效果安全、可行,并且在一些复杂操作中具有优势,但是相对昂贵的费用是限制其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