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航道动态监测报警信息是数字航道系统运行状况的体现,软件平台、网络通信、采集终端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外场环境的变化,都会对报警产生影响,分析判断报警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保证数字航道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林强  徐峰 《水运工程》2011,(3):126-130
"南浏段"数字航道系统主要由电子航道图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系统支撑平台等组成。综合监控系统是数字航道应用系统的核心,主要由航标遥测遥控平台、船舶监控平台、水位监控平台3部分组成。该系统正式运行后,在航标技术信息动态监控、工作船舶动态监控、水位动态监测、标志被打及船舶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等航道维护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航道维护工作效率。未来随着航道科技的不断进步,综合监控系统将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通道龙滩库区具有较大的物流潜力,在提高航道等级的同时,提高与此相适应的水上交通管理水平,建设数字航道,是充分发挥通道作用的基础,并对推进珠江上游的水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就水上交通管理智能化平台数字航道建设进行了探析,提出了龙滩库区水上交通管理智能化数字航道的建设目标,并对系统通信平台、船用终端功能和其他系统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李良雄 《水运工程》2014,(11):10-14
长江数字航道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信息化工程,涉及多项技术的融合和技术实现。介绍长江数字航道建设的主要框架和建设目标,从通信现状、监控技术发展、智能通行指挥及分段实施中技术发展4个方面对长江数字航道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应优先解决信息孤岛、提升GIS平台建设质量、技术上实现动态跟踪、不断变革管理思路,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数字航道建设设计、施工及整体推进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长江数字航道建设的不断深入,覆盖长江干线航道的电子航道图已正式对外推广应用,对长江航道数据交换标准及通信协议提出了新的要求。制订了长江航道数据资源的规划策略,分析了长江航道信息网络的实际需求,设计了相应的长江航道数据交换模式与通信协议。开发了数据交换及通信协议测试平台,实现实时数据监测和终端协议分析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6.
杨品福 《水运工程》2013,(5):136-142
数据交换规范是长江航道基本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的基础.根据长江数字航道建设规划项层设计要求,提出航道基本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数据交换平台架构,分析当前现有航道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终端数据交换的技术需求,制定适应于长江航道基本要素自动采集与服务数据交换规范化方案,并建立信息采集与服务终端测试平台,为下一步数字航道与智能航道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利用长江在航营运船舶终端数据的测深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道水深是表征航道条件、开展航道维护决策、指导船舶航行最重要的航道尺度指标。针对日益增长的航道条件动态监测、航道信息服务需求,在现有航道水深测量、航道水位改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长江电子航道图船舶终端系统的功能,探讨在航营运船舶采集的水深数据的接入、传输、存储、处理、可视化与运用等技术问题。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船舶终端,提出了利用在航营运船舶终端数据的测深技术方案,并就技术方案的实施给出了建议。该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航道水深的监测能力、拓展航道水深信息来源、降低航道水深信息采集成本、提高航道水深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航道测绘数据录入空间数据库转换成.shp格式的过程工作量大,格式转换耗时易错的现状,本文使用VBScript脚本语言进行基于EPS平台的SHP数据批量转换工具的开发,实现了数据的一键式转换,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数据转换和"数字航道"动态监测平台底图的更新效率。  相似文献   

9.
曹波  付桂 《水运工程》2013,(11):33-37
随着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建成通航,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性凸显。信息化建设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为航 道水深保障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分析长江口数字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根据建设需求,对长江口数字化信息建设 的功能需求、总体目标及总体框架结构建设提出一些初步构想。结果表明:长江口数字化信息建设功能模块应包含航道维 护管理、航道行政管理、航道资产管理、航道智能监控、水下地形动态监测、对外信息服务等。长江口数字信息化建设预 期总体目标是建成“三大平台,两大系统”。  相似文献   

10.
长江航道局在"十五"期间启动了数字航道技术试验和应用示范,"十一五"期末制定了长江数字航道实施方案并全面推进了数字航道的工程建设,旨在推动传统的航道维护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人工模式、劳动密集型向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服务型转型发展。论文以长江数字航道建设与应用为依托,简述了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的概念,设计了长江数字航道总体架构下的低功耗广域网络结构,从满足广范围、远距离航道通信连接的角度分析了预期效果,为数字航道向智能航道转型升级探索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对长江航道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内实现了航道业务流程、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视化,航道维护管理手段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管理型转变;对外通过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航道维护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航运企业的社会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论文以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兰家沱—鳊鱼溪)段的建设成果为基础,结合现阶段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的实际情况,分析航标遥测遥控在重庆段航道维护管理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对长江航道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江下游江面风雾情监测手段不足的问题,研究航道维护管理部门对风速、风向、能见度等气象要素监测信息的需求,设计开发长江下游航道风雾情监测系统,软件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管理、监测信息显示、技术分析和历史数据管理等;设计开发航道风雾情监测数据发布接口,并应用到整个数字航道系统,为航道应急调度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舰船的移动通信近年来获得了不断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通信终端的技术进步。Android软件开发平台是Google公司开发的大型开源软件平台,基于Linux架构,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移动终端软件开发平台。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Android软件平台,开发一种便携式舰船移动网络访问终端,提升舰船通信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上浏段数字航道系统功能,依据数字航道试运行总体情况,总结了系统的具体应用;提出系统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重点探讨了数字航道运行模式下支撑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未来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旨在为数字航道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经验及思路。  相似文献   

15.
长江数字航道通过不断的建设发展,电子航道图在长江干道的实际应用中已经越发的重要,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长江航道的数据交换与通信协议将会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长江航道的现有的资源进行规划分析,探究长江航道信息网络中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根据设计出可行的数据交换模式以及通讯协议平台,以保证能够进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及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水位站是长江航道维护工作重要基础设施。汛期将至,为保障汛期期间水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近日,长江镇江航道处对辖区水位站进行汛前巡检维护工作,保障航道畅通安全。技术人员通过数字航道动态监测平台进行电子巡察时,发现定易洲水位站出现不再上报数据的情况,立刻前往现场进行抢修。到达定易洲水位站后,技术人员发现该水位站硬件设备一切正常,大家按照操作流程逐项进行分析检测,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找到故障原因——通  相似文献   

17.
数字航道建设中,水位信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长江干线主航道的典型航段为例,对数字航道建设中的水位遥测终端系统,进行了集成实践总结;阐述了遥测终端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设计、配套集成、站点布设;介绍了建设实施方案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等;对系统试运行、枯水期维护和常年运行维护进行了总结。涵盖了水位站遥测终端系统集成从终端设计、集成设计到系统工程建设实施、试运行及后期维护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朱江彦  陈琳 《水运工程》2016,(1):106-110
在长江数字航道维护管理平台建设中,应用ArcGIS API for Flex技术实现了维护管理平台航道底图的及时更新、快速发布与显示,让用户仅使用浏览器就能方便地浏览与查询辖区内的航道信息,对航道基本状况有直观的了解,从而提高航道维护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港口与航道     
《中国海事》2008,(10):71-72
首段数字航道在长江建成 长江南浏段数字航道示范工程目前顺利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的验收。数字航道上起安徽与江苏交界的慈湖河口,下至江苏太仓浏河口,全长369.5公里。工程建设主要包括电子航道图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系统支撑平台三个子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实现了航道图数字化、航标监控实时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作为中国第一段数字航道,它使长江航道维护管理和对外服务从传统模式迈入到数字与信息化时代,成为中国航道建设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通过长江干线兰-鳊段数字航道的建设及运行,已实现了对航标动态信息(灯质、电压、位置等)的监控管理,俗称电子巡查航。但是对于航道现场水域、航标外观等情况依然无法在数字航道平台进行监管、巡查,只能采取传统的航道维护船艇开展航道现场巡查航。本文在分析现有的航道巡查航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航行的社会船舶来实现视频巡查航的新模式,弥补了电子巡查航对航道现场监管的不足,丰富了巡查航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