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滑表层AK-16级配混合料,采用不同的击实功成型试件,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浸水残留稳定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动稳定度等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Superpave旋转压实和马歇尔击实成型方法,简单介绍了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并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浸水马歇尔试验,对比分析了在两种不同成型方式下AC-20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高温抗变形、低温抗开裂及水稳定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成型方式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显著,采用旋转压实成型沥青混合料确定的最佳油石比要小于马歇尔击实方法,且动稳定度提升约26%,冻融劈裂比及残留稳定度升高约2%,破坏弯拉应变基本相同,综合路用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界面改性剂X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具有一定的贡献,浸水马歇尔试验与冻融劈裂试验表明,X改性剂的掺量越大,混合料浸水残留稳定度越大,劈裂抗拉强度越大,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越大。并利用扫描电镜试验以及改性沥青胶浆试验分析了界面改性剂改善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文中结合广东省龙怀高速公路龙连段粗石山隧道温拌沥青试验路,对掺入EC-120和M-1两种温拌剂的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了三大指标、马歇尔、车辙、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渗水等性能试验,分析了温拌剂的掺入对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对掺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C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及浸水马歇尔试验研究了五种掺量(分别占混凝料质量的0%,0.1%,0.3%,0.5%,0.7%)抗车辙剂对改性AC-20C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确定了最佳车辙剂掺量。结果发现:随车辙剂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显著提高,当掺量为0.3%时,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即可达到基质混合料的1.5倍;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随车辙剂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在0.3%掺量时达到最佳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状态;综合高、低温性能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推荐车辙王抗车辙剂用于AC-20C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设计时最佳掺量为0.3%。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沥青冷补液各组分变化对冷补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冷补液组分设计不同的LB-10型冷补沥青混合料,研究了不同抗剥落剂掺量、沥青与柴油比例、冷补剂掺量对其施工和易性、马歇尔性能与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抗剥落剂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贯入强度与马歇尔稳定度逐渐增大,柴油挥发率逐渐减小;而浸水残留稳定度呈先增加再减小的规律,在抗剥落剂掺量为0.36%时达到最高,为89.2%.随着沥青与柴油比例的增大,混合料贯入强度与浸水残留稳定度逐渐增大,且当沥青与柴油比例大于80:14后,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明显增强,高于7 kN,但施工和易性下降.随着冷补剂掺量的增加,混合料贯入强度逐渐增大,而柴油挥发率、马歇尔稳定度与浸水残留稳定度随掺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再增加的规律,在掺量为1.7%时浸水残留稳定度达到最高,为89.6%.综合考虑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马歇尔性能及水稳定性,应控制冷补液中沥青与柴油比例为78:20,冷补剂掺量为1.7%,抗剥落剂掺量为0.36%.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 更好地服务湖州南浔大道路面修复工程, 文章通过车辙试验、 小梁弯曲试验、 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掺加 AP-8 改性剂的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 室内试验研究表明: 掺加 0. 3% AP-8 改性剂的普通沥青混合料, 其高温稳定性有较大提高, 动稳定度达到 8000 次/ mm, 抗水损害性能、 低温抗裂性能略有改善, 残留稳定度、 冻融劈裂强度比、 低温破坏应变分别在 89%、 84%、 2900με 以上。 在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将 AP-8 改性剂应用于湖州南浔大道路面修复工程, 通过现场检测, 压实度均值为 94. 3%, 渗水系数为 51. 9ml / min, 表明掺加 AP-8 改性剂的普通沥青混合料压实情况良好。 通车两年后, 通过车辙及平整度系统评价, 路面仍保持良好的通行状态。 室内试验研究和实体工程跟踪检测结果表明: AP-8 改性剂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是一种性能优良且稳定的沥青混合料改性剂。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的掺量,室内成型0.2%~0.8%不同掺量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并与未掺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对比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以路用性能为评价指标,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的最佳掺量为0.4%;在最佳掺量下,掺入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提高40%,动稳定度提高110%,弯拉强度提高30%,弯拉应变提高15%,水稳定性提高了6%,劈裂强度提高了27%。  相似文献   

9.
利用汶川地震建筑废弃物制备了AC-25型沥青混合料,并通过浸水残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试验、高温车辙试验和低温三点弯曲试验对其水稳定性能、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与天然骨料沥青混合料相比,利用地震建筑废弃物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质量比较高;但其浸水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动稳定度、最大弯拉应变等性能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对天然骨料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延长时间的水煮法研究了4种抗剥落剂对改善沥青与花岗岩集料的粘附性能优劣。以花岗岩沥青混合料表面层为研究对象,基于路面水损害目标设计了较小空隙率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掺加美氏、PA-1和不掺加抗剥落剂3种情况下的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水稳性试验、加速老化试验、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不掺加的状况,掺加美氏抗剥落剂后,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提高39.8%,动稳定度提高42.1%,残留稳定度提高13%,冻融劈裂比提高16%,飞散损失降低4.4%;掺加PA-1抗剥落剂后,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提高14%,动稳定度提高22.9%,残留稳定度提高8%,冻融劈裂比提高12%,飞散损失降低2.9%;掺加这2种抗剥落剂的沥青混合料加速老化试验后的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见,掺加受热稳定性良好的抗剥落剂是提高花岗岩路用性能的重要保证,且美氏抗剥落剂改善效果优于PA-1。但仅通过2%水泥替换矿粉方法难以全面满足花岗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添加了抗车辙剂路孚8000~的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对抗车辙剂不同掺量下的沥青胶结料进行基本性能试验,包括高温车辙、低温弯曲和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改性沥青混合料掺入抗车辙剂后,动稳定度提高显著;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变化不大;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试验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采用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优选纤维类型和掺加量的基础上,通过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60℃动态蠕变试验以及-10℃低温弯曲试验,将无纤维添加剂、掺加聚酯纤维、木质素纤维与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凝土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掺加0.25%、经膨化及特定浸润...  相似文献   

13.
在AC、SMA、OGFC 3种级配形式的沥青混合料中分别掺加国产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测定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渗水性和抗滑性能,分析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与无纤维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进行对比,3种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聚酯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的综合改善性能优于木质素纤维.通过车辙试验,确定了聚酯纤维满足不同交通量下的设计用量.技术经济分析表明,纤维沥青混合料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AC、SMA、OGFC 3种级配形式的沥青混合料中分别掺加国产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测定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渗水性和抗滑性能,分析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与无纤维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进行对比,3种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聚酯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的综合改善性能优于木质素纤维.通过车辙试验,确定了聚酯纤维满足不同交通量下的设计用量.技术经济分析表明,纤维沥青混合料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大量堆放的固废材料铁尾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铁尾矿自身集料特性为基础,探索将铁尾矿用作沥青路面骨料的可行性。以玄武岩矿料为对照组,检测铁尾矿物理指标,更换不同粒径的铁尾矿制备试件,进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三轮加速磨耗试验评估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铁尾矿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符合沥青路面层的基本要求;与玄武岩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加粒径为4.75~13.20 mm的铁尾矿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改善最明显,高温动稳定度升高16.55%,低温最大拉应变为玄武岩的1.13倍,浸水残留稳定度降低6.58%,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降低8.03%,且抗滑性能始终优于玄武岩,各项路用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添加了抗车辙剂路孚8000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对抗车辙剂不同掺量下的沥青胶结料进行基本性能试验,包括高温车辙、低温弯曲和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改性沥青混合料掺入抗车辙剂后,动稳定度提高显著;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变化不大: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温拌剂及阻燃剂对SMA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研究了温拌剂掺量、阻燃剂掺量、掺加方式、降温效果等因素对温拌阻燃SMA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分析温拌剂和阻燃剂的作用机理,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SMA混合料水稳定性随着EC130温拌剂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掺量为0.3%时达到最大值;随着FRMAXTM阻燃剂掺量逐渐增大,在掺量为0.6%时,冻融劈裂强度比(TSR)和残留稳定度(MS0)相比于不掺加阻燃剂的情况下分别提高了8.0%和3.6%;选择干法温拌剂加干法阻燃剂的掺加方式在保证水稳定性的同时具有操作方便,便于施工的特点;降温效果对水稳定性影响较大,在温拌剂掺量为0.3%的情况下,试验温度下降30℃以上时不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特立尼达湖沥青(内掺)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马歇尔试验测试了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参数,利用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对其高温、低温和水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将试验结果与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LA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但与SBS相比,低温和水稳定性稍弱。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普通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差的问题,通过掺入一定量的抗车辙剂以改善其性能并进行了室内试验。室内试验表明:在抗车辙剂掺入的情况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有明显增强,其低温抗裂性与水稳定性亦有较好的增强作用;当掺入垦特莱抗车辙剂为0.2%~0.6%时,其相关路用性能均能达到较好的指标。工程应用中,建议取抗车辙剂的掺入量为0.2%~0.6%;冻融劈裂强度试验比浸水马歇尔试验更能有效说明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沥青搅拌站回收的碱性废粉掺入沥青混合料,代替部分矿粉,会降低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不利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为了利用碱性废粉且不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研究在沥青混合料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消石灰、PA-1型沥青抗剥落剂,通过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飞散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对比水泥、消石灰、PA-1型沥青抗剥落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消石灰、PA-1型沥青抗剥落剂加入有碱性回收废粉的沥青混合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减小飞散损失,可有效改善有碱性回收废粉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相同含量的消石灰比水泥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的提高更有效。相比于水泥、消石灰,加有PA-1型抗剥落剂的沥青混合料的浸水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是最大的,且飞散损失最小,表明PA-1型抗剥落剂对于掺有回收废粉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