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九、大跨距RMG或龙门吊大车纠偏监控装置 随着大车跨距的加大,由于机械(岸桥、场桥)的几何中心与质量中心不重合。因此在大车起制动时,因惯性力的作用,整机有扭转趋势,即发生“啃轨”现象。由于大车的行走速度不高(45米/分),微小的“啃轨”问题是可以被接受的。 在RMG(轨道或场桥)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由于它跨距大,行走速度高,必须处理好它的“啃轨”问题。ZPMC正在研制开发如下三种防“啃轨”措施: 1) 利用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一种利用激光原理高精度测量仪器,当两侧出现偏差给出信号,调整两侧大车转数予以纠  相似文献   

2.
门式起重机自动纠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式起重机大车运行啃轨是一个普遍现象.人们为了解决啃轨的问题,曾试验过润滑车轮轮缘及轨道侧面、加装水平轮、调整车轮安装精度、加大车架的水平刚性、特殊形状车轮、断电纠偏等方法,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笔者研究出一种门式起重机自动纠偏系统.  相似文献   

3.
分析集装箱桥式起重机小车轮啃轨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指出车轮与轨道的安装误差、传动系统的不同步以及金属结构变形等因素是引起啃轨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实践制定了处理车轮啃轨问题的维修原则,从几方面提出相应的修理意见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起重机啃轨原因 ,提出解决啃轨问题的办法 ,并提出提高车轮组耐久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ABB 《中国港口》2008,(9):57-58
<正>如果某些原因造成起重机运行歪斜,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接触,产生水平侧向推力,引起轮缘与轨道的摩擦和磨损,这种现象就叫"啃轨"。啃轨是运行机构使用和制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严重的啃轨会造成轮缘和轨道的侧面金属剥落或轮缘向外变形,降低车轮和轨道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脱轨,烧坏电机和扭断传动轴等事故。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港务局后方煤炭堆场上有9台10 t×40 m装卸桥,用于敞篷车与堆场之间的煤炭作业.在装卸桥投产初期,由于轨道及起重小车运行机构安装中存在误差, 部分小车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啃轨现象,有的轨道已严重变形,其固定螺丝有的松动 ,需要经常紧固,车轮轮缘也磨损严重,有的使用不到一年就需更换.小车啃轨的后果严重 ,它会使起重小车开不动或脱轨,大大缩短车轮与轨道寿命,使运行电机过载烧毁,减速器轴扭断、断齿等.  相似文献   

7.
吴伟明 《集装箱化》2017,28(1):25-27
正大型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轨道吊,主要包括岸桥、门机、轨道式场桥)脱轨指大车车轮在轨道吊行走过程中脱离钢轨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大车轮缘落下轨面,或车轮轮缘顶部高于轨面。轨道吊脱轨容易造成吊机金属结构扭曲变形,导致吊机倾斜甚至倾覆事故,从而给集装箱码头带来重大经济损失。1大型轨道吊脱轨的分类轨道吊大车在直线轨道上行走一般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起重机结构大车车轮跳脱轨是一种常见的地震破坏形式,跳脱轨破坏通常认为是由于岸桥轮压失稳发生车轮跳轨所导致。为研究岸桥在地震激励下的跳脱轨行为,通过岸桥缩尺模型的振动台测试来验证岸桥结构跳轨临界指标的合理性。缩尺岸桥模型振动台测试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发生跳轨响应工况下所计算得到的跳轨响应指标值大于2种理论跳轨临界指标,即临界重心水平加速度和临界门框水平位移,表明这2种跳轨临界指标可作为判断岸桥是否发生跳脱轨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 概述 对于大跨度的桥式和门式等桥架类型起重机来说,由于其桥架结构刚度相对较低、轨道基础的沉降变形所造成的高低差和直线度误差、运行机构的制造安装误差、车轮踏面使用磨损所产生的直径差、制动器调整不当等诸多原因,这类起重机的运行车轮经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跑偏或啃轨现象.  相似文献   

10.
桥式起重机 (以下简称桥吊 )大车车轮组一般跨距较大 ,由于大车运行中的同步偏差 ,起重机运行轨道的偏差 ,车轮组安装偏差及频繁的起、制动等原因 ,使车轮轮缘受到冲击和摩擦 ,使用一定时间后 ,车轮轮缘磨损到原厚度的 1/ 2时 ,就要将整个车轮报废 ,而车轮踏面等其他部位往往磨  相似文献   

11.
侯彬  李亚明 《船舶工程》2011,33(3):84-87
介绍了麦克纳姆轮结构及其全方位运动原理.针对麦克纳姆轮结构的不足与全方位车辆的船用化需求,改进了麦克纳姆轮结构、设计了铰接式车架、传动系统及驱动方案.实践证明,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全方位叉车及全方位转运车能很好地在空间狭小的船舶环境中灵活运转.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集装箱起重机作业效率,对车轮精确调整,以解决小车跑偏问题。分析小车跑偏原因。介绍车轮直线度的测量和车轮调整方法。此方法有效解决了起重机小车跑偏的问题,并在国内外多个集装箱码头推广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有限元仿真和理论计算,分析船台横移架走轮工作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和变形最大位置,同时从不同角度对现有的船台横移架走轮进行强度校核以及安全性预报。  相似文献   

14.
早在公元417年,中国就率先发明,建造并使用了明轮推进的船舶——轮船,比欧洲1543年在巴塞罗那第一次建造并进行实验的实船早1000多年。将单片桨划桨的间歇运动变为轮桨的连续运动,是机械技术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它大大地提高了船舶航速,直到19世纪50年代螺旋桨的发明和使用,才逐渐代替了明轮推进器。以明轮推进的船舶出现和使用长达1400多年。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依据少量历史文献,对中国古代轮船外貌作粗浅了解,究竟它的详细结构如何,一直未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轮船资料,分析古代陆用车结构与水车(翻车)结构之间内在联系与区别,依据中国传统的木构技术特点,古人极可能采用的形式,以结构合理,制造简单易行,安装更换方便为复原指导思想,注意了船舶的特殊条件限制和人机功能学及实战特殊要求,对宋代23轮车轮古战船轮桨,舱内等结构进行了复原研究。同时对船舶外观造型,幡帜、彩绘、兵器等进行了复原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中通过二阶Camassa-Holm方程的守恒量及行波解的显示表示,研究了二阶Camassa-Holm方程行波解的稳定性,并进一步研究了行波解的零值分布,进而更好地刻画了行波解。  相似文献   

16.
横向整体式斜船架局部长度上承受的下水载荷较大时,可通过结构受力分析计算,校核走轮的轮压,确定其结构是否安全。计算中将斜船架托架视为刚性梁,纵梁及支承纵梁的斜横梁立柱视为托架刚性梁的弹性支座。先求出弹性支座的反力,再求得走轮轮压值。  相似文献   

17.
测磁行车的主结构位于水下,运动时将受到很大的水阻力,阻力模型试验技术是研究阻力问题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二维截面模型试验和行车整体模型试验确定了行车主截面的形式,并得到了各种速度下的水阻力。  相似文献   

18.
张文强  刘俊 《船舶工程》2016,38(12):5-9
各主要船级社规范针对车辆甲板的板厚公式一般基于单轮印给出,多轮印情况下多用等效的方式处理。本文首先根据规范的规定,总结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将多轮印载荷等效为单轮印的方法,然后基于线弹性理论,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这两种等效方法在某典型轮印和板格尺寸下的情况展开了研究,并对这两种方法的合理适用性以及安全水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的集装箱码头不断建成,大量新培养桥吊司机上岗作业。由于技术不熟练导致操作失误、安全事故频发。针对该问题,从事故的预防出发,研制了监测吊具倾斜和桥吊起升安全保护系统,保障码头关键设备处于良好安全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舰载飞机对机轮轮毂的特殊需求,采用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的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材料,开展机轮轮毂结构设计,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轮毂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轮毂受载工况下的应力,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材料的应用能够显著减轻机轮轮毂的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