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了解决铁路选线案例汇总工作量大和集成管理困难的问题,基于Node.js框架,依托MongoDB数据库整合铁路选线案例、线路设计技术标准和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了铁路选线案例系统的开发实践。构建了面向选线设计人员的铁路选线案例库、案例应用分析云平台以及案例信息管理系统。在功能上涵盖了铁路选线案例的上传与管理、查询与下载、应用与分析和案例数据可视化等,提供了一套具有参考意义的铁路选线案例集成利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选线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蒙华铁路)的设计,针对本通道路网规划、功能定位、集疏运系统规划、地形地质条件、环保水保要求、施工运营安全等特点,对铁路集疏运区段、复杂山区、复杂地质地段等线路方案进行研究,归纳总结本项目的选线思路和方法,应注重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工程选线等综合选线,对于环境敏感点首先考虑绕避方案,并进行多方案论证,做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向莆铁路选线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向莆铁路是一条典型的复杂山区铁路,结合向莆铁路的选线设计经验,运用新建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路网规划选线、城市规划选线、地形地物选线、地质水文选线、环保水保选线,阐述一条复杂山区铁路如何在涉及领域多、牵及面广、因素复杂的选线设计中运用选线的基本原则,完成线路走向方案的研究,达到路网布局合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工程适中、措施得当、符合环保的选线目的。  相似文献   

4.
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浦建龙梅铁路地质选线,对线位区域的不良地质体、地质构造进行解译,准确快速定位铁路选线中关键地质要素的分布情况,为铁路地质选线提供可靠的地质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5.
阳安铁路增建第二线山区地质选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随着我国山区铁路的大量修建,山区铁路地质选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阳安铁路是典型的山区铁路增建第二线项目,该项目进行地质选线对于降低后期勘察设计难度、减少投资、降低后期维护费用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针对既有河谷线地段,增建第二线线路穿越区域性大断裂等工程地质问题,采取何种地质选线的技术原则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本次地质选线过程中,综合采用遥感解译、地质调绘、钻探、试验等勘探方法,查清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2)对线位比选起决定性作用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断层、滑坡等不良地质,线路通过断层应以大角度、简单工程通过,其余不良地质应以绕避为主;(3)在充分总结汲取山区铁路综合选线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地质选线、定线原则;(4)通过对阳平关至响水、西乡至石泉、石泉至池河三段线路方案的比选,得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6.
湫水河下游自山西省临县三交镇至碛口镇汇入黄河段,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河流东岸滑坡、溜塌等不良地质体集中发育,在此区域修建铁路,选线难度大,地质条件对线路走行方向具控制作用。阐述该区域的地质条件及滑坡发育特征,结合该区域修建铁路的成功选线实例,论述地质工作在山区铁路选线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复杂山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联平 《科技交流》2000,30(3):126-130,135
山区地形、地质复杂,选线难度大,地质对选线有控制作用,地质工作的质量影响着选线的成败及优劣。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西北路网地质选线的实践,论述了地质工作在山区铁路选线中的重要作用,也详细地介绍了山区铁路地质选线工作的组织形式、程序、方法,以及主要内容,对今后山区铁路地质选线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铁路选线是铁路设计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是影响全局性的总体设计,选线质量的高低对项目的工程量、投资、建设难度甚至运营维护都将产生直接影响。为尽可能提高选线质量,文章对综合选线的原则进行了一些探讨。影响铁路线路方案的因素众多,包括政治、经济、国防、地方规划、环境敏感点、地形条件、重大不良地质、水文等,文章分析了选线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选线原则,包括规划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安全选线等。铁路选线工作应注重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影响线路方案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选择相应的选线原则,当不同原则出现冲突时,应抓住主要制约因素确定原则,做到综合最优。  相似文献   

9.
通灌铁路选线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灌铁路全长179.54km,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的一部分。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对山区铁路选线设计过程中的线路方案进行分析比选,包括限制坡度比选、不良地质地段选线和复杂地形选线,提出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由黔张常铁路浅谈岩溶地区地质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伟 《铁道勘察》2011,37(5):82-85
黔张常铁路多穿行于中低山和丘陵地区,岩溶、滑坡等不良地质发育,且各矿厂采空区分布较多,地形及地质条件的限制决定了线路的走位。由于地形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巨大差异,之前在西北地区总结出来的一套铁路地质选线工作方法已完全不适用。通过参与黔张常铁路初测、定测阶段的地质选线及勘察工作,针对湘西北地区特殊的地质、地形条件,总结出一套地质选线工作方法,为类似地区的铁路地质选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郑太高铁位于华北地区西部,穿越了晋中平原、太岳山区、长治盆地、晋城盆地和太行山区等多种地貌单元,有地形条件复杂、环境敏感区众多、不良地质集中等特点,而高速铁路技术标准高、工程安全要求严格,在进行复杂山区高铁选线时线路适应地形及绕避障碍的灵活性较差。该区域的其他铁路项目选线过程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尚未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选线方法。随着该区域大原高铁、雄忻高铁、太绥高铁等高等级铁路项目陆续进入设计和建设阶段,亟需对郑太高铁复杂地质条件下山区综合选线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在该区域安全有效的选线理念。研究结论:(1)郑太高铁是该区域第一条穿越复杂地质条件的高速铁路,针对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尤其是煤矿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特征,综合运用煤田古地理学、聚矿规律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学、采矿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结合线路综合选线技术,总结出该区域“经济选线定方向、地质选线找路径、环保选线提品质、工程选线控风险”的综合选线技术理念;(2)本研究成果可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山区综合选线提供技术支撑,为该区域内的线性工程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风沙地区铁路选线主要受制于地质因素、环境因素,实现沿线区域地质环境建模是减灾选线及线路优化设计的基础。为提高沙害区线路方案设计的效率与水平,借助遥感技术实现铁路沿线风沙灾害信息识别与提取,设计多源异构地质数据的入库规则与存储方式,建立基于GIS的风沙地区铁路选线不良地质信息库,实现灾害数据的统一管理;利用获取的选线区域矢量、栅格、专题数据,基于GIS建模功能构建风沙区选线地质环境模型,实现不良地质信息的多维表达与空间分析,通过可视化的立体选线方法进行线路方案的优化设计。以格库铁路某沙害区选线为例,建立线路三维地质环境实体模型,通过分析风沙流对平面穿越和立体绕避2个线路方案的危害程度,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设计结果。研究表明,本方法能够为今后风沙地区铁路选线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西部山区脆弱环境下铁路工程地质选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英 《铁道建筑》2007,(2):84-86
通过对西部山区环境的脆弱性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等地质特征与生态环境的分析,介绍不同地质条件下铁路选线的原则。阐述该环境下不同地质条件的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特点、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在岩溶区铁路选线设计中尽量规避岩溶不良地质对于铁路路工程的危害,结合工程实践,全面、深入总结选线、设计原则,研究线路方案的定量化评价方法,并对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提高岩溶区选线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等相关资料,依托黔张常铁路的勘察、设计、建设,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岩溶...  相似文献   

15.
王申平 《铁道勘察》2008,34(2):49-52
结合西平铁路永寿梁越岭隧道地质选线,从越岭垭口比选、隧道方案选择、洞身地质条件优化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黄土高原越岭地区的工程地质工作方法和地质选线经验.  相似文献   

16.
宜万铁路复杂不良地质地段线路设计方案比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宜万铁路是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铁路中最困难的复杂山区铁路,它地形困难,地质复杂,工程艰巨,突水突泥的风险程度、规模和工程处理难度,为国内外罕见。宜万铁路没有按照一般铁路进行线路选线,而是按照地质选线原则进行线路方案比选,结合宜万铁路工程庙湾至三圣寺改线、DK380改线实践,阐述了地质选线的基本原则,以期对今后类似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周革 《铁道勘察》2012,(6):41-43
采空区因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而对铁路工程选线具有重大影响。结合宁安城际铁路、宁杭客运专线、合福客运专线等铁路工程实例,从开采情况调查、地质调查、地质背景分析、边界推算以及综合勘探验证等角度,对采空区铁路选线中采空区的识别、采空区移动盆地边界的界定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兼顾安全与经济的角度,对不同标准铁路经过不同种类采空区的选线原则进行了探讨,考虑到采空区的复杂性,建议对于经过采空区铁路工程,还应根据铁路标准进行不同精度的监测,以确保铁路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8.
工程地质选线和地质调查是山区铁路勘察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受现场地形、交通、植被条件影响,存在地质外业劳动强度大、周期长、质量难以控制的现状。基于Google earth数字地球平台,二次开发了三维可视化遥感勘察系统(GERIS),该系统可以直观展示铁路方案沿线的地形、地貌、岩石景观,并可叠加地质图、遥感图像、线位、勘探点等多源勘察资料,实现了线路方案三维浏览和勘探图件的展示,可辅助地质人员进行宏观区域地质选线、微观地质调查路线设计以及勘探点布置等。可有效提高选线、调查的质量和效率,达到减轻现场劳动强度和节约勘察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车载设备维修案例知识结构性差、重用率低、维修经验缺少有效存储与检索三大问题,结合高铁设备维修案例多样性,案例知识组成及结构多样性的特点,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高速铁路车载设备维修案例知识管理框架;其次,构建一个由五要素组成的高铁车载设备维修案例本体;然后,提出一种本体与CBR相结合的案例检索模型。结果表明:由五要素组成的高铁车载设备维修案例本体可实现一个表示结构化,管理精细化的维修案例库,本体与CBR相结合的案例检索模型提高了案例检索的准确率与案例知识的重用率。最后,通过高铁维修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高铁车载设备维修案例知识管理模型可较好实现案例知识的有效存储及检索,提升了维修知识的共享和重用率。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铁路选线理念为出发点,阐述了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草绘思维,提炼出关键元素,运用各种辅助手段以构建铁路线路方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