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信息战条件下水面舰艇编队通信网络技术发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信息战条件下,水面舰艇及编队通信能力的需求,我国水面舰艇通信系统发展现状及弱点,提出了水面舰艇编队通信网络技术发展思路、方案构想,给出了水面舰艇通信系统配置示意图。  相似文献   

2.
基于ADC模型对通信系统效能的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战场通信系统保障特点,在建立了战场通信系统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ADC基本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出一种更为准确、直观有效的综合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海上舰艇编队作战中,通信畅通是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但受限于硬件条件和功率限制,不能无限增加通信链路,通信网络一旦受到敌方靶向干扰,很容易造成通信中断,影响战场态势。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通信组网模式的研究,提出一种适时中继的通信模型。该组网模式在不改变原通信指挥关系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了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编队协同通信问题,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通信抗干扰。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较星型连接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信道容量阈值有2dB的提升,系统中断概率也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两柄编队的作战能力出发,建立了两栖编队作战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EF—AHP算法(效能函数层次分析法)对两栖编队作战效能进行评估,计算底层效能指标的效能值和模型的数值,得出评估结果。通过对模型各指标的分析,得出影响两栖编队作战效能的因素,对提高两栖编队作战能力,促进两栖编队合理科学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海战场舰艇编队对抗中,通信对抗呈现体系化对抗趋势。本文从编队通信对抗的主要内容出发,详细论述了编队通信对抗对流程体系、时空基准和信息融合的需求,重点研究了指控流程、协同定位、目标识别和网电复合攻击的关键技术,以及编队体系对抗所带来的效能提升。本文的研究内容对编队通信对抗体系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舰艇编队作战能力是一个涉及多指标的复杂系统,受战场环境、装备性能、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包含许多随机和模糊因素,对其进行定量评估尚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世界各国两栖装备发展的现状,提出两栖编队的作战概念,构建了两栖编队作战能力指标体系;基于云理论的思想,运用云重心评价方法给出作战能力评估模型,并进行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7.
由于舰船编队通信中存在信号紊乱造成传统舰船编队通信指挥决策系统工作效率较低、方案选择误差系数较高,为此设计基于Docker技术的舰船编队通信指挥决策系统。选定舰船编队通信指挥决策系统设计原理,在原理基础上设计舰船编队通信指挥决策系统框架,利用框架特征设计通信指挥决策系统数据库,实现通信指挥决策功能,完成通信指挥决策系统设计。模拟实验可以看出,基于Docker技术的舰船编队通信指挥决策系统与传统方法相比,决策工作效率提升了16%,方案选择误差系数减少15%。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短波通信的特点,分析了短波地波传播过程中引起衰减的重要因素。短波地波通信时,对不同距离、频率条件下的接收点场强进行了计算。引入噪声干扰对接收点的信噪比进行计算,进而可以确定编队内部短波通信频率选择范围。分析频率选择范围是保证通信质量和持续时间的基础,对于提高编队内部短波通信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勇 《舰船电子工程》2014,(5):13-15,77
战术栅格通信网络必须首先保证重要数据能够安全、准确、平稳地传输,其网络通信需要高效可靠的通信体系架构,而海战场的通信环境十分复杂,论文以提高舰艇内和大型舰艇编队节点间通信的可靠性以及业务服务质量(QoS)的可保障能力,降低通信延迟,提高网络带宽为目的,通过研究海上战术栅格无线通信网中网络层AODV协议与链路层Spatial-TDMA数据服务质量保障技术及数据传输结构和涉及的相关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跨层协议的战术栅格无线网络系统数据处理流程,构建跨层的战术栅格通信网络架构,为新时期海军航母编队作战群执行多样化作战任务时提供可靠、高效的网络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短波通信的特点,分析了短波地波传播过程中引起衰减的重要因素.短波地波通信时,对不同距离、频率条件下的接收点场强进行了计算.引入噪声干扰对接收点的信噪比进行计算,进而可以确定编队内部短波通信频率选择范围.分析频率选择范围是保证通信质量和持续时间的基础,对于提高编队内部短波通信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登陆舰艇作战能力评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采用决策理论中效用函数与多目标决策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登陆舰艇作战能力评估模型,对国内外典型登陆舰艇的作战能力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可以为对登陆舰艇研制方案的论证及其作战使用方法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两栖攻击舰是两栖作战的核心舰艇,具备对陆攻击与支援、两栖兵力投送、作战指挥等功能.本文就美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与研究,着重探讨"美国"级的设计细节和特点,分析其设计局限性,最后归纳美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型极地科考船舶、装备的研发,对于极地的探索、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效果。主要查询水冰两栖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根据冰刀原理的启发,设计了这种新型水冰两栖艇及其爬冰方式。通过探讨新型水冰两栖艇的爬冰系统及其设计特点,运用材料失效、瞬态动力学等理论,分析验证水冰两栖艇爬冰的最佳形式。并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模,验证其能满足爬冰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两栖作战指挥的需求,结合我军实际,明确了发展两栖作战指挥舰的需求,论证了建设专职两栖作战指挥舰的必要性,阐述了发展建设专职两栖作战指挥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验证的方法对某型两栖突击车与某型水陆坦克的射击效能进行比较,为其火力系统的优劣对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冯小军  刘文玉 《中国水运》2007,5(5):191-192
本文就“条条管理”单位的性质入手,探讨了如何提高“条条管理”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全文分五个部分。首先是分析“条条管理”单位的性质,以及其对信息化的影响。第二至四部分,分别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教育和信息化维护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五部分,是对“条条管理”单位在信息化方面进行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杜乃娟  张俊海  孙勇 《造船技术》2012,(1):20-22,35
ⅡMM-2自行舟桥属于典型的浮基多体系统,研究将齐次矩阵方法引入浮基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计算了ⅡMM-2自行舟桥静水中展开的横摇响应。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三体船性能特点和我国海上潮间带风电场涨潮有水、退潮无水的特殊情况,以及目前尚无出入潮间带风电场专用设备的现状,为了保证海上潮间带风电场风电机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的实施,进行三体两栖运维船方案构思和两栖船的水陆驱动方式的确定。运用CF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水池,考虑不同侧体布局的船型方案,通过对快速性能和耐波性能的仿真计算,最终确定性能较优的船型。对三体风电维护船的船型设计和风电运营效率的提高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CFD的两栖车辆阻力和浮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fluent软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知识,对两栖车辆水上行驶阻力和行驶浮态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介绍了混合网格的划分方法,对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论证了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两栖车辆的水上性能模拟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