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羚羊世纪星轿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羚羊世纪星轿车装用直列四缸十六气门多点电控全铝发动机(图1)。其电控系统由传感器、发动机控制模块(ECM)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包括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空调蒸发器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的基本输入是空气和燃油,输出是机械的驱动力和废气的排放。传感器是监测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并输出电信号给电控单元(ECU)。ECU根据各种传感器的信号计算或判断发动机状态,输出驱动执行器的电信号。东风悦达起亚车发动机用传感器主要有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进气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下面简述其结构原理和检测。  相似文献   

3.
凌志400轿车采用IUZ-FE型V8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卡门旋涡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此系统主要由进气系统、供油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其中发动机控制系统主要由怠速控制阀、空气流量计(包括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爆震传感器等组成。本文主要介绍凌志400轿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中一些主要传感器的结构电路及故障检修。  相似文献   

4.
在电控多点燃油喷射系统中,精确测量进入发动机空气量大小非常重要,该信号是电控单元精确计算喷油量的主要依据.测量进气量的传感器,其作用是检测发动机进气量大小,并将进气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入电控单元(ECU)以供计算确定喷油量. 在多点燃油喷射系统中,按测量空气流量的方法传感器可分为两种,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即负压力型)和空气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检测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测量方法属于间接测量法.  相似文献   

5.
曲轴位置传感器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部件,它是控制发动机点火正时、确认曲轴位置的信号源,但在分析发动机故障时,曲轴位置传感器常常被忽略,已成为当前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上的盲区,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电控发动机上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件,其性能好坏对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影响很大。电控发动机上采用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结构类型较多,但无论其结构如何,其基本功能均是一样的,下面以滑变电阻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为例进行分析。滑变电阻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全程  相似文献   

7.
蒋浩丰 《汽车维修》2011,(10):19-20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简称为MAP传感器,MAP是英文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的简写,他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态测出进气歧管内绝对压力(真空度)的变化,并转换成电信号,与转速信号一起输送到发动机电控单元(ECU),作为确定喷油器基本喷油量的依据。进气温度传感器是检测进气温度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给发动机电控单元。  相似文献   

8.
解云 《汽车维修》2006,(12):16-17
电控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节气门处于全关闭(或最小开度)状态,空气通过旁通气道(或节气门缝隙处)进入发动机。电控单元(ECU)根据空气流量计(MAF)或进气压力传感器(MAP)、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及其它修正信号所确定的目标转速与发动机的实际转速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得出的差值确定相当于目标转速的控制量去驱动控制空气量的执行机构,保证不会因机械磨损、气缸积碳或火花塞间隙和温度发生变化时影响发动机的怠速转速,从而提高发动机怠速工况的稳定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9.
1潍柴国Ⅲ电控共轨柴油机控制系统简介潍柴国Ⅲ电控共轨柴油机采用BOSCH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燃油油路的组成如图2所示。ECU(发动机电控单元EDC7,图3)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通过接收各个传感器送来的发动机运行信息,并加以运算  相似文献   

10.
陈琨韶 《汽车电器》2012,(11):52-56
以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基本喷油持续时间的控制为出发点,旨在开发一套汽车电控燃油喷射模拟系统的教学设备。通过进气歧管压力、发动机转速和基本燃油喷射持续时间(喷油脉宽)的测量,得到发动机的喷油脉宽三维脉谱图(MAP),存于单片机ROM中;设计模拟系统硬件电路并对电控单元编程,实时显示传感器检测到的进气歧管压力、发动机转速和喷油脉宽,并控制驱动喷油器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是向发动机控制模块(ECM)提供计算喷油持续时间信号的主要传感器。其工作电路如图4所示。  相似文献   

12.
(四)电子控制系统1.电控系统的组成与特点001变速器电控系统的核心元件是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J217),其他部件包括各传感器(输入信号)和执行元件(输出信号),传感器包括变速器转速传感器(G38)、车速传感器(G68)、发动机转速传感器(G28)、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油温传感器(TFT,G93)、  相似文献   

13.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MAP)传感器用于测量进气歧管内绝对压力(真空度)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送给发动机电控单元(ECU),ECU据此判断发动机负荷,并结合转速信号,从而确定喷油量。进气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进气温度,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ECU。  相似文献   

14.
丰田威驰1.3L轿车搭载的2SZ—FE型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由传感器、电脑、执行器三部分组成。该车发动机所用传感器主要有: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爆震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等。  相似文献   

15.
TPS(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本田车型自动变速器控制与发动机控制之间信息共享的重要部件,了解TPS的各种功能对于维修电控汽车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介绍广泛应用于电控发动机的三线式TPS(全程式TPS)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正>1.发动机进气系统(1)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速度密度法一直是测量进气量的一种方法,发动机控制模块(ECM)利用MAP测量进气歧管中的绝对压力来判断发动机的进气量、负载及转速的变化。ECM通过MAP信号、进气温度(IAT)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进行计算进气量。MAP传感器是一个三线传感器,内部压电元件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相似文献   

17.
怠速工况下,电控单元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怠速触点信号或节气门位置初始信号(三线式不带触点信号)来决定是否为怠速控制。若怠速信号成立,电控单元便依据发动机内存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怠速执行器控制,调节怠速工况下的进气量,使发动机的实际转速控制在目标转速规定的范围内,即完成怠速稳速控制之目的。怠速工况的稳速控制实质上是怠速工况的进气量的调节控制。怠速转速偏高故障,从根本上讲是怠速工况进气量过大而且过大的进气量是经过空气计量的,从而喷油量也是随之增加的,也就是说,实际进入发动机的混合气空燃比没有变化,而混合气的量值在增大,故使汽缸内的燃烧动力增强,而导致怠速转速升高。按正常怠速控制理论来分析,由于有怠速执行器的控制是不应该有多余的气体进入,即使有某种原因有多余气体进入,怠速执行器根据目标转速要减小怠速通道的进气量来达到稳速目的。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怠速偏高故障呢?为什么会有多余的气体不被控制而流入呢?这些多余气体又是如何被测量的呢?对此,我们将从两个主要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普及,相应的维修技术问题也不断出现,尤其是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故障,以及各传感器之间的相关性故障更显突出。空气流量计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检测发动机电控单元时,故障诊断仪经常显示空气流量计故障。空气流量计是用来计量发动机进气量的传感器,在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把空气流量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一起作为喷油时间的基准信号。空气流量计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4代:第一代简称L型。在节气门轴上设置一个联动的滑变电阻来测量节气门开度,进而通过转速信号及进气温度信号换算成进气量。目前已很少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晓 《摩托车》2013,(14):41-49
本期的文章主要简述了哈雷SPORTSTER车系(以883车系为例)发动机管理系统方面的知识。哈雷883车系的EFI系统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单片机)的电子发动机管理系统。此系统的内部存储有点火提前角脉谱图和喷油脉谱图(MAP图),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温度、进气温度、节气门开度、进气压力及负载,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尧曲点火)和喷油,并对发动机启动进行自动加浓和自动怠速控制,通过氧传感器反馈信号,从而对喷油量进行修正等功能。发动机控制模块ECM,利用传感器和执行器,对发动机运转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传感器包括曲轴相位传感器(CKP)、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边架传感器(ISS)、转向信号模块(TSM)或工厂预先安装转向信号防盗模块(此模块名为TSSM,主要销售国为日本、韩  相似文献   

20.
5.进气温度(IAT)传感器进气温度(IAT)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进气歧管上,见图3,电路如图9所示。它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即当进气温度低时,其电阻值高;当进气温度高时,其阻值低。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通过其内部的电阻向IAT传感器提供5.0V电压,并测量该端信号电压,以计算进气温度。发动机冷车时,信号电压升高;当发动机热车时,信号电压降低。PCM通过测量信号电压计算发动机进气温度,利用进气温度信号来修正进气量,从而精确控制喷油量。另外,它还用于控制点火正时及控制空调的工作,当进气温度小于5℃,空调压缩机不工作。如果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