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爱莉 《世界海运》2001,24(2):14-15
全球经济与世界海运密切相关,相互依存。2000年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海运也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挪威普拉图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海运咨询机构,每年发布报告,对上一年的世界海运做出分析,对下一年的世界海运及全球经济形势做出分析。咨询公司对2000年的世界海运作了分析,对今后几年的海运形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1997年的世界海运情况要好于1996年,这一年得到了1973年以来的最大数量的订单,由于世界的经济的整体关联性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全球经济和海运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本文对过去一年的世界海运趋势做了分析,对今后几年的海运形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彭传圣 《水运管理》2009,31(4):37-39
美国是全球经济、贸易和海运强国,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自2008年开始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也直接反映在美国与其贸易伙伴间海运的发展变化上。我国与美国贸易关系紧密,港口和航运业直接感受到这种变化。本文根据美国联邦政府部门提供的2008年国际贸易海运统计数据,对美国国际贸易海运发展,特别是美国与我国(文中数据仅包括大陆和港澳地区)间海运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量与世界经济高度相关.集装箱航线连接着北美、欧洲、亚洲、非洲等许多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桥梁和纽带.在金融危机最为严重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负增长,全球集装箱海运量大幅萎缩9.2%,2010年全球范围的经济刺激促进集装箱海运量增长13.7%.之后,受全球经济增长不稳定等因素影响,集装箱海运量增速总体在3%-5%之间,其中2015年仅为2.2%.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相对改善,预计2017年和2018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量有望回升至4.5%和4.7%.  相似文献   

5.
资讯     
《中国水运》2007,(12):71-72
中印等国带动海运贸易增长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12月7日发布的《2007年世界海运回顾》中指出,2006年,在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带动下,世界经济和海运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全球海运  相似文献   

6.
[引言]:美国在世界上推行的是其全球性战略。该战略有两个轮子作为支撑,一个是经济战略,另一个是军事战略。这两个战略都与交通运输尤其是海运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有效的海运系统巩固了其在全球经济增长和军事扩张上的领先地位。进入新世纪,美国进行了重大的经济和军事战略调整,美国海运系统“是否还能作为强大美国发展战略的支撑”,为此,美国国会要求对美国海运系统是否完善作出评价,提出未来的战略构想,对存在的弱点问题进行改善,以建立世界一流的海运系统,继续保持美国在21世纪的全球霸主地位。美国运输部组织了100多位专家参与、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在对美国海运系统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技术和环境等问题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 2020年美国海运发展的战略构想,制定了未来行动的战略领域和行动议程。 在交通部有关部门的领导批示下,我们编译、出版了该报告,并将其作为第十六次 APEC运输工作组会议港口专家组小组文件之一。 现将该报告(浓缩本)刊登于下,以供我国水运管理部I’1、航运企业、港口企业同行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赪 《中国船检》2011,(10):74-75
2011年世界航运市场在低迷中震荡,新运力的不断投入加剧了目前海运市场已经存在的供求失衡。在世界经济下行风险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世界航运市场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新一轮影响市场的风险因素从全球经济、海运贸易与世界船队增长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特点:首先,船队与海运贸易增长、GDP与海运贸易增长彼此具有相关性,海运贸易与世界  相似文献   

8.
2014年世界经济基本延续了2013年的发展态势,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褪去,全球经济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成为唯一亮点,欧元区经济复苏依然疲软。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外部出口环境依然偏紧,经济增长回落。随着制造业实体回归、外资回撤以及大型跨国公司就近采购,全球海运贸易增长缓慢。但由于国际原油、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价格出人意料的深度下跌,大宗商品海运贸易量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作为全球最大资源消费国,我国原油、铁矿石和大豆等进口量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9.
资讯     
《中国水运》2009,(11):64-64
第四届全球海运峰会在大连召开 近日,旨在"与港航领袖握手,开创海运达沃斯"的第四届全球海运峰会在大连召开。30多个国家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组团参加了会议。"全球海运峰会"作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创办的国际性会议,在这几年中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个会议已成为展望海运未来、聚合市场商机、促进区域港航经济发展的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峰会分别就"世界经济大裂变与未来航运新格局"、"口岸经济与产业发展"、"国际物流与体系建立"等议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尽管美国次抵押贷款混乱在美国,乃至世界金融市场还在发威,海港码头、集装箱和散货等海运船队运力和物流供应链等基础设施在全球各地发展潮流汹涌,这一次产生的问题不是因为苏伊士运河发生什么危机,也不是投资规划发生差错,而是经济快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将是被历史铭记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人类首次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经济负增长,而且衰退幅度很可能超过-1%。作为导致本次全球衰退起因的美国次贷危机及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已大体上得到控制。受其波及和拖累的世界经济,进入下半年以来已经开始反弹,并显露出各种复苏的迹象。鉴于目前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One recent transformation of liner shipping is the entry of leading carriers into north-south markets. This paper aims to test the commonly held proposition that global shipping lines entered north-south markets to feed more cargo on their established east-west services. This proposition arises out of: (1) predominant models of transport networks evolution which emphasize the influence of hubs, and (2) lines' strategy of commissioning larger vessels for east-west routes. In this perspective, the expansion of networks to southern economies serves specifically to bring more cargo on main routes to ensure volumes are sufficient to generate the desired economies of scal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nging configurations of South American services. Results show that by 1999 leading shipping lines were offering direct services to all major trade ranges from the region, and numerous US loops were added to the already established European and Asian services. These new services involved multiple ports in the US; running in parallel with east-west services over a large part of the American coast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global shipping lines entered the South American market by setting up services typically configured to serve trade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not to feed established main routes.  相似文献   

13.
梳理和分析非洲港口发展格局和趋势能够为我国企业参与非洲港口投资、建设、运营提供参考。对非洲港口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非洲港口在全球海运贸易总规模中的份额较低,港口发展以装卸仓储等基础、传统服务为主,港城矛盾、堆场不足、集疏运通道不畅、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普遍存在。随着全球经济和经贸形势总体长驱稳定,非洲经济产业长期将维持稳定增长,未来非洲港口投资建设需求依旧旺盛,区域港口发展格局将不断演变,港产城一体化、陆上物流通道等建设将加快。  相似文献   

14.
顾文军  曹非 《世界海运》2006,29(1):8-10
随着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大部分的石油都是通过海上运输的,因此,国际油运市场备受关注。介绍了国际油运市场的现状,提出了影响国际油运市场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国际石油消费需求和运力,并阐述了三者与国际油运市场走势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展望了未来的国际油运市场发展趋势,并着重对未来市场的运力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周跃 《中国水运》2007,5(6):6-7
随着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大部分的石油都是通过海上运输的,因此,国际油运市场备受关注。介绍了国际油运市场的现状,提出了影响国际油运市场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国际石油消费需求和运力,并阐述了三者与国际油运市场走势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展望了未来的国际油运市场发展趋势,并着重对未来市场的运力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徐华 《中国船检》2008,(12):28-32
他被誉为中国集装箱之父,引领中海发生乾坤巨变;他,执掌中海9年,危机中寻得生机,把反周期操作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光荣退休,却与海运不离不弃;他。依然繁忙,时刻洞悉国际经济走势和航运脉动。我们的采访在争分夺秒中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世界油船和矿石运输船舶的大型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世界经济的发展及海运量的增长,船舶日益大型化,尤以原油船与散货船为明显。现结合全球对原油和铁矿石的需求状况,分析了这两种船型的大型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 is growing in our global economy. Expanding maritime trade in ports around the world reinforces the need for standardized training and education to cope with new global technologies and logistics systems. Working, studying and interacting in cross-cultural settings can lead to problems of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interpretations among people having different worldviews.  相似文献   

19.
东亚港口基于旺盛的贸易运输需求而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崛起,同时也因为港口拥挤等问题而存在降低贸易成本的空间。首先从全球供应链视角解析港口物流服务格局,突出了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港口的地位,评价港口物流的综合绩效和竞争状态,然后对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研究发现:东亚港口将通过持续投资实现供给需求的动态平衡;日本地震引致的全球供应链重组将使港口物流服务发生结构性变化,东亚将加强跨国港口物流合作以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se the origins of the 1998 lockout and strike in Australian stevedoring which brought to an end a period of industrial peace and relative labour stability on the island continent's docks. The causes of the dispute along with the denouement are examined. The author also sets the dispute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active multinational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such trends for Austral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