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信息社会中,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个人信息的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个人信息的界定与民法性质以及各国立法模式的区别,得出我国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应该借鉴立法主导模式的结论,同时提出我国在立法过程中应对个人信息本人以及信息收集者或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侵害个人信息的民事责任等给予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个人信息同时具有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对个人信息予以保护的深层原因在于对个人信息的不当收集、处理与利用,将导致特定个人的精神、财产利益遭受损害。论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汽车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从"理念-立法-救济制度"方面提出了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民事纠纷中应慎用诉讼的方法解决问题,与诉讼的方法相比,庭外调解更具有亲和力.权利应当争取,但在民事纠纷中用道德的途径解决此类纠纷往往比用诉讼的方式解决更易取得人们的认同和支持.法治社会也是一个需要亲情的社会,以道德解决家庭纠纷同样能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提倡法律与道德共同担负治理社会之责,建议在民事纠纷中尽量减少使用诉讼途径.  相似文献   

4.
宋扬 《交通标准化》2011,(21):96-98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迅速扩大,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显露出来,建设生态高速公路实现生态绿化是解决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个人信息权民事确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侵权责任法》第2条,明确列举了包括隐私权在内的各项民事权益。而随后的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对《侵权责任法》中"隐私权"涵义的解读,引起了人们对隐私权背后的个人信息权益的关注。论文从隐私权解读的角度,比较分析确认了个人信息与隐私相互交融、彼此独立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并从我国人格权法律发展的角度,详细论证了个人信息权民事确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其丰富完善人格权理论。  相似文献   

6.
虚假诉讼行为以虚构事实、提供虚假证据等方式妨害司法秩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修正案九增设虚假诉讼罪为民事诉讼中的虚假诉讼行为之可罚性提供了法律依据。虽然该罪有解决虚假诉讼纠纷的作用,但根源于对犯罪构成的理解存在差异,实践认定中产生了较多分歧。深入解读虚假诉讼罪的概念性质、法条罪状、犯罪停止形态等内容,正确认定罪数与相关罪名的竞合关系能为准确适用该罪提供理论支持。为有效打击各类虚假诉讼行为,司法机关应出台相应司法解释来完善罪名解释与司法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法治时代的发展,在公诉工作中强化社会责任是延伸公诉工作职能的重要体现,是理论发展和司法实践的呼唤,是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公诉工作中需要不断强化社会责任,具体措施包括:不断强化释放说理、犯罪预防、保护救助和诉讼监督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洋环境损害问题日趋严重,引发的赔偿纠纷越来越多.求偿主体日趋多元化,公共利益纳入保护的范畴.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诉讼面临着起诉难、起诉混乱、诉讼主体缺失的窘境,为此,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立足现实,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确立公益诉讼制度,使海洋环境诉讼原告资格扩大.  相似文献   

9.
司法程序公正得以保障的物质基础是充沛的司法资源.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诉讼成为解决争端的主要方法,诉讼率日益增高.当诉讼爆炸与司法资源稀缺的矛盾突兀的呈现时,法律制度必须成为"一种配给制度".然而,法律资源配置的不充分、不平衡,使司法审判人员拥有不同的法律资源,当事人不能平等地享有法律资源,各方参与者徒具形式上的平等参与机会,在实质上却不具有平等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弱势群体因自身或社会的原因失语于司法资源配置的利益博弈,往往以被排挤者的面孔出现在我们周遭,并以体制外的诉求表达途径来拷问这个市场的合理性.因此,合理的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应当成为司法公正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纠纷是现代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结果,而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快速转型及伴随的政策调整也引发了群体性纠纷的大量出现。群体性纠纷的解决关乎权利保障和社会稳定,这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但中国群体纠纷的解决出现异化,法院对群体诉讼的实施表现克制,行政主导的纠纷解决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法院的司法能动应表现为完善群体诉讼相关制度,推动并积极参与建立协调运作的群体性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大调解为中国提供了群体性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协调运作的平台,也为中国的司法能动释放了空间。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风险社会的新趋向,正在推动司法过程逐步转向关注于旨在实现更高质量的特殊正义及运作机制,司法多边主义理念是这一转向的关键所在.试图让司法多边主义成为可能,需要解决司法治理的修复性和协调性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难题,涉及司法过程的基本程式装置的改良或更新,主要包括"去官僚化"斡旋、集团诉讼、协同审判和二次证明的引入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在罗马法上,占有制度具有两项功能:占有保护功能和权利取得功能,时效取得乃是权利取得功能的表现形式。作者经过深入全面考察农地使用人占有使用农地之现实状况,并科学预测农地使用权物权化之后农地使用领域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形,指出在中国物权法上确立占有制度,创设占有保护请求权,对于实现土地效益与诉讼效益最大化,强化农地使用人的现实保护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将时效取得制度扩大适用至农地使用权领域,无疑会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并将成为农民积极开发利用荒地资源的一大诱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请不请律师都一样”及“刑辩难”现象进行了评析,在指出传统诉讼文化及观念的影响是根本(深层)原因,控强辩弱的控辩式诉讼模式是直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诉讼观念,修正法律并真正实现控辩平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反映了民事诉讼对程序权利和宪法权利问题的关注正日益上升。而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内容,则与一国的诉讼体制和诉讼传统密切相关。文章从民事诉讼程序中如何实现程序公正、保证民事诉讼目的的全面实现以及避免审理法官受非法证据的不当影响等方面对民事非法证据排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救助站在对流浪人员的管理、救助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救助站为流浪者索赔"的民事诉讼中,救助站作为当事人是否适格存在诸多争议。救助站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其作为原告为流浪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诉讼,符合国家、社会、个人的正义观念,且顺应法律法规的立法原意,其实施司法救济,具有必要性与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船舶碰撞诉讼中采证对象的确定由包括事实推定和司法认知在内的诸多客观事项所决定。这是船舶碰撞诉讼活动和船舶碰撞诉讼证据的内在特性所使然。考察船舶碰撞诉讼活动中采证对象的法律效力,是以对各种常见船舶碰撞诉讼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的探悉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高校房地产权属纠纷案例的剖析,阐述了如何正确运用法律,保护所有权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该案件错综复杂,涉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等多种法律形式,着重强调了诉讼证据和诉讼时效在案件审理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两既相互独立,又互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请求权概念产生之前,罗马法尚以诉权为诉讼标的,民法请求权概念自其产生之时就与民事诉讼标的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系。早期只有给付之诉一种诉讼形态,人们认为诉讼标的就是民法请求权。随着请求权竞合现象不断出现以及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的产生,民法请求权和诉讼标的之间的关系开始剪不断理还乱,在不同的诉讼标的理论中,民法请求权地位各异。在当前各国学理、立法和实务的主流观点中,请求权仍然是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和资源循环型的新兴生态工业经济.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它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原则,通过实现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的运行机制,到全社会各层次主体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全方位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的转变,达到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和谐、物质的良性循环,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目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内容及弊端,提出了应将诉讼调解制度确定为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给予加强和规范,建议取消“事实清楚,分清是非”作为调解的前提条件;调解与审判相分离;建立诉讼调解中的罚则制度;设立法院附属的“中立评估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