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孙平  吕志敏 《公路》2013,(6):59-62
目前高速公路几何线形设计理念已逐渐过渡到以运行速度为指导的理念,但对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范围内匝道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协调性研究仍相对较少。通过对匝道范围内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关系进行分析,以榆佳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平纵面线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车辆在实际运行速度下匝道线形设计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匝道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运行速度的匝道设计理念是目前公路及互通立交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文中以互通立交匝道小型车辆的运行速度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互通立交匝道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制订了正交试验方案,运用车载高精度GPS设备,采集了北京市4座互通式立交共14条匝道车辆连续运行速度数据。按照车辆在互通立交匝道上的运行速度特性将匝道分为3段,即减速段、匀速段、加速段,构建互通立交匝道各个分段运行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运行速度的试算及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唐云  吴林 《公路》2005,(7):113-117
简介了运行速度概念,并用2种方法试算某互通立交匝道的运行速度,比较了计算结果,从而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计工作的实践,探讨互通立交平面线形设计的具体步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匝道线元参数的取值、线元参数与运行速度的关系、线形设计的连续性与协调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为了打破仅以设计速度作为互通匝道设计依据的传统设计理念,引入运行速度模型,利用汽车行驶中的横向力系数大小对汽车行驶状态进行科学评价,对大货车和小客车在出口匝道的行驶状态分别评价,从而为互通立交出口匝道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施轶峰  陈康俊  张延军 《公路》2011,(8):124-128
通过对国内外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速度取值的分析对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惯例,针对匝道设计速度与互通式立交类型和匝道形式的对应关系,通过计算分析进行研究,提出匝道设计速度与互通交叉类别和匝道形式、主线设计速度取值的关系,据此提出了匝道设计速度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立交匝道线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立交线形设计介绍利用匝道上的速度图,对匝道线形进行分析,提出了立交合理的线形设计,以及满足汽车实际行驶加减速长度计算。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车辆在互通式立交出口匝道满足安全行驶需求的运行速度过渡段最小长度,分别建立了满足超高过渡、变速行驶、3 s行程时间及横向加速度变化率适中等要求的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计算模型。采用UMRR链式开普勒雷达测速仪,实测不同主线设计速度下立交出口匝道分流鼻运行速度,结合SPSS软件分析,得到分流鼻运行速度。基于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计算模型和典型参数的分析论证,得到了满足不同需求下的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结果表明:匝道设计速度为30~40 km/h时,车辆变速行驶需求为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的主要控制因素;匝道设计速度为50~80 km/h时,超高过渡、3 s行程时间为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的主要控制因素;基于安全行驶需求,提出了互通式立交出口匝道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最小建议值及纵坡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9.
平行匝道优点突出,在快速路中已广泛使用,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国内设计规范中缺少专门的具体规定,相关的研究资料也较少。目前的设计方法仍沿用设计速度法进行设计,且与常规的立交匝道特征未加以区别,存在与平行匝道的实际运行特征不符的缺陷。本文对平行匝道的独有特征和运行特点进行分析,按照运行速度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优化后的运行速度设计法。通过对平行匝道各段的设计指标与运行速度进行协调性设计,可缓解城市高架快速路的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0.
袁国柱  吴沛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8-20,24,M0005
以津汉联络线高速互通立交项目为例,从匝道平纵线形、变速车道长度、分合流点视距、主线运行速度协调性等方面进行技术安全分析,从而检验互通立交方案的各项指标和运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线形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介国外道路安全评价工作,阐述开展道路安全评价的必要性。公路线形条件与公路交通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顺畅的线形是行驶安全的基本保障。从提高道路安全角度出发,对公路线形设计中潜在的不利安全因素进行鉴别以便消除或减弱道路危险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运行速度的计算,并分析了公路运行速度与道路组成部分的联系,提出相应的安全评价指标和建议。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找出了设计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并为以后设计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螺旋匝道和螺旋桥处的驾驶行为模式和汽车运行特征,在涪陵长江一桥、乌江二桥、重庆融侨大道和涪陵金凯环形高架4处地点开展螺旋匝道实车试验,用车载仪器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汽车连续行驶轨迹、速度以及周围行驶环境等信息。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研究螺旋匝道范围内的速度变化模式、幅值特性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单车道螺旋匝道的速度变化模式多样化,双车道螺旋匝道的行驶速度在整体上维持稳定,匝道范围内的连续升坡和降坡并未导致速度出现趋势性衰减和趋势性升高;螺旋匝道并入主线时,驾驶人在合流鼻之前有明显的、共性的减速行为,这与现行设计标准中的设计假定相反;除涪陵长江一桥之外,其余3处都是下行速度低于上行速度;螺旋匝道设计速度越低,实测速度与设计速度之间的偏离越严重,并且速度幅值离散化,因此不建议使用20 km·h-1的匝道设计速度;螺旋匝道运行速度与匝道半径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目前规范中的视距确定方法,分析了该方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具体工程案例分析,指出了利用运行速度进行视距分析时,道路线形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深入探讨,认为在线形设计中应考虑运行速度的影响,以进一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车速与线形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解析。线形是公路的骨架,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及运营阶段的使用质量。车速则是线形几何设计的基本控制参数。车速是对线形设计效果最直接的反应,用其来检验及评价线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因此国内外大多将其作为线形评价的一个参数。但是车速对线形的敏感性是有一定范围的,即车速作为线形评价参数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公路限速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行车连续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公路线形连续与运行速度连续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行车连续性的影响因素,由此提出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并结合某2级公路线形连续性分析与评价结果验证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进而根据该标准对新建和已建公路分别提出相应的限速方案。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的相关研究和报道可知,限制速度不合理导致的城市交通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一些高等级道路,部分交通条件较好的路段往往因限制速度偏低而导致道路资源浪费。目前国内大中城市中,成都和厦门等大城市已对限制速度调整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大多数城市,限制速度不合理的问题仍广泛存在,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限制速度仍是城市交通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合理的制定城市道路限速值,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以舟山市滨海大道工程为依托,在对各路段运行速度调研后,根据公路限速设计理论计算方法,确定限速值优化调整方案,验证了以设计速度作为限速值存在的问题和以第85%位车速作为城市道路限速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中驶入匝道的车辆需停车后才能汇入主线的典型问题,提出了对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进行速度控制的方法。以速度为控制参量,在传统的需求-容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匝道汇入速度控制方法,使匝道上的车辆能够不停车地汇入主线;根据快速路主线上下游的通行能力以及运行特征,得到匝道汇入率,再由交通流基本流密速关系,确定匝道上车辆的控制速度。以上海市典型匝道———内环内侧武宁路上匝道为例,借助Vissim仿真软件,建立微观仿真模型,对该入口匝道进行速度控制的仿真评价。结果表明,与定时控制和无控制相比,对入口匝道进行速度控制可以减少路网平均延误和匝道平均延误,提高主线下游平均车速;减少匝道车辆平均停车次数。该类方法特别适合于上坡汇入高架快速路的匝道控制。  相似文献   

18.
公路平曲线路段大型车运行速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安全设计一致性理念出发,详细分析了驾驶员在高速公路自由流状态下平曲线路段的信息采集处理过程,认为大型车在平曲线路段的曲中点前后两部分运行速度是受不同的线形信息的影响,用大量的实测数据建立了相应的两阶段平曲线路段大型车运行速度统计模型。经过与实测速度对比验证,证明两阶段平曲线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这为利用运行速度制定公路线形设计标准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运行速度进行安全一致性审核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该文针对现行的以设计速度为依据的公路线形设计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用运行速度设计方法进行检验评价,结合实例介绍了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的方法和步骤,探讨了现行计算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一些道路与立交匝道形成了如小半径平曲线、陡坡等不良的平纵线形组合,在车辆超速、天气等不利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通过对规划、设计、速度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希望引起设计、管理部门的重视,并提出通过适度增加工程措施、加大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力度的方法,达到限制和降低车辆的运行速度,保障交通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