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船用发动机第一阶段排放法规将要实施的情况下,为兼顾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采用基于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标定方法对船用发动机进行优化。根据排放法规的要求并结合船用发动机的推进特性和工况点,采用混合试验设计(Do E)设计试验工况点,在发动机台架上收集发动机试验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优化标定模型,以经济性最好及满足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要求为目标,以其他排放物和排温为约束条件,应用基于Pareto概念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验证结果表明:法规排放点满足船用发动机一阶段排放法规的要求,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油耗分别比原机降低12.34%、3.65%,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PM)排放分别比原机降低33.29%、13.21%;推进特性下工况点得到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船用发动机第一阶段排放法规将要实施的情况下,为兼顾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采用基于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标定方法对船用发动机进行优化。根据排放法规的要求并结合船用发动机的推进特性和工况点,采用混合试验设计(Do E)设计试验工况点,在发动机台架上收集发动机试验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优化标定模型,以经济性最好及满足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要求为目标,以其他排放物和排温为约束条件,应用基于Pareto概念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验证结果表明:法规排放点满足船用发动机一阶段排放法规的要求,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油耗分别比原机降低12.34%、3.65%,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PM)排放分别比原机降低33.29%、13.21%;推进特性下工况点得到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崔昌盛  高波  余猛 《船电技术》2009,29(9):59-61
本文提出了某型双极性堆式电池流道流阻计算的一种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使用迭代计算方法并引入由试验结果获得的修正系数编制程序就可计算出不同流道尺寸参数下的流道流阻。这样在流道设计过程中,只需先通过程序计算出符合流阻要求的流道参数,然后按照参数制作模型进行流阻测量的验证试验即可,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4.
《水道港口》2017,(2):212-216
为充分满足LNG接收站生产需求,保障接收站取水系统连续稳定、安全高效运行,取水工艺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水文特性、泥沙淤积等自然条件,按近远期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取水口及自流箱涵数量及形式。并根据循环泵的特点及要求布置流道和泵室,确定合理的尺度。结合工程造价、施工条件及方便检修等因素进行统筹设计。设计方案应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取水口、流道和泵室不同形式组合的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海水泵房竖向布置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提出三根自流管取水、独立流道和泵室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张煜鑫  王泽帅  钟琴 《机电设备》2023,(5):65-68+79
文章提出一种兼顾真实负载和模拟负载提取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液压加载系统设计方法,能够实时远程监控液压源的输出流量或输出压力,对提取功率的大小进行闭环控制。经功率校准后,液压加载系统的性能能够满足发动机试车大纲规定的试验要求。采用模块化设计,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试车台、传动系统试验器等科研试验设施。  相似文献   

6.
李成  马超  陈秉智  王焱 《船舶工程》2020,42(8):64-68
随着大型柴油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对发动机稳态、瞬态特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涡轮增压系统已无法满足船用发动机全工况性能的要求。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适配性,针对某8缸直列船用柴油发动机开发了带有定压排气管的相继增压系统,并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中、低转速时,相继增压系统使发动机比油耗可以下降5%-10%,排气温度降低30%-45%,烟度下降55%-60%;最大扭矩可以提升15.1%-36.4%;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工况突加突卸响应性提升约28%-29%;相继增压系统中定压排气管的设计使得发动机高工况性能也有所提升,从而实现发动机全工况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设计火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时,流道不完全按《火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及其布置设计技术规定(DLGJ150一1999)》的要求设计,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模型设计与制作,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优化进水流道体型以及改善进水流道流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余猛  曹建军 《船电技术》2009,29(7):49-53
本文针对某产品配套循环泵叶轮的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水力设计过程中增加叶轮出口宽度,在叶片绘型中保证流道过流面积随流道中线线性变化,对轴面图中的前盖板轮廓线形状进行修改。重新设计的叶轮使循环泵的水力性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船用脱硫装置设计及材料特性,结合项目产品特点及现有资源,设计3种船用脱硫装置特种不锈钢管焊接工艺。为确保新焊接工艺满足设计要求,体现实用性和经济性,对焊接方法、焊材种类进行遴选,并进行焊接试验以优化各项焊接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管材焊接接头的各项性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新焊接工艺通过评定并得到船级社认可。经实船应用,采用新焊接工艺的管路焊接接头耐蚀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产品介绍     
《航海》2010,(3)
<正>产品点击:改进发动机卡特彼勒公司增强发动机减排效果卡特彼勒公司作为船用发动机制造商已有超60年的历史。多年来,该公司一直在技术创新方面处于世界前列。公司投入了巨资进行发动机技术研发,希望公司产品在不影响正常运行和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还能满足全球废气排放的要求。当前,卡特彼勒有数千台发动机在全  相似文献   

11.
水下火箭的推进原理为军用水下航行体(如导弹)的应用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技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牢固性、调制性、可靠性和耐用性的要求都是相当严格的。火箭发动机不仅能用于各种水下导弹的发射、助推和主发动机工作阶段,而且还是满足特殊推进要求的一种可行的选择办法。本文给出了水下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实例和点火试验结果,还提供了包括固体火箭和水下冲击式喷气发动机在内的水下火箭的设计理论数据。火箭发动机工人时产生的水下噪声问题以及对声纳工作的干扰程度问题,在本文中也有所提及。  相似文献   

12.
船用应急发动机是应急发电机组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瘫船起动性能,因此一直是船东、船级社关注的焦点。以某进口柴油机为例,通过修改发动机燃油电磁阀安装形式及其控制线路,并经多次工厂台架测试和上船系泊试验,各项功能正常,满足了船级社、船东对应急发电机组规范和瘫船起动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该进口柴油机采用上述方法改造后完全满足应急发电机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洋工程装备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专用限速切断阀。首先进行了针对性的限速切断阀流道设计和限速切断阀各结构参数的理论计算,并利用UG软件进行限速切断阀各部件的模拟装配;其次,针对所设计生产的限速切断阀样件,设计了一种小缸径油缸拉动大缸径油缸的新型试验系统,对限速切断阀的前、后阻尼孔直径大小对限速切断阀动态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种限速切断阀在关断时间、切断流量等方面满足张力补偿器系统的要求,且前、后阻尼孔直径对限速切断阀的动态性能有较大影响;新型的试验方案可为同类阀的试验做借鉴参考,试验结论可为同类型限速切断阀的研制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文 《机电设备》2014,(6):37-37
近日,江苏安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和奥地利气体发动机研究中心联合开发的R8300ZT22型大功率中速天然气发动机成功下线。经试验检测,该机各项技术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动机功率为1650千瓦,热效率≥40%,转速为600转/分,成为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热效率最高、转速最低的新型天然气发动机。  相似文献   

15.
喷水推进进口流道特征参数较多,各参数之间相互联系,当改变其中某个特征参数时,其他参数也会发生改变。本文通过推导得出各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在给定进口流道特征直径 D、流道高度H、流道总长度L的条件下,以流道倾斜角为变量,开展进口流道的设计和建模,借助 CFD技术研究进口流道效率与流道倾斜角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进口流道效率会随着流道倾斜角的增加而降低,但是下降幅度不大。这一重要结论对进口流道结构与水动力权衡设计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喷水推进进口流道特征参数较多,各参数之间相互联系,当改变其中某个特征参数时,其他参数也会发生改变。本文通过推导得出各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在给定进口流道特征直径D、流道高度H、流道总长度L的条件下,以流道倾斜角为变量,开展进口流道的设计和建模,借助CFD技术研究进口流道效率与流道倾斜角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进口流道效率会随着流道倾斜角的增加而降低,但是下降幅度不大。这一重要结论对进口流道结构与水动力权衡设计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船舶发动机尾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产品,结合实船条件对几种尾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发现目前还没有非常适合实船应用的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现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继续改进或开发新的一体化脱硫脱硝工艺。通过中试试验对低硫油+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脱硝工艺进行验证和开发,初步发现该工艺可满足船舶尾气脱硫脱硝的要求。随着国际海事组织脱硫脱硝规范的生效,如果现有技术没有完善或没有新技术出现,发动机燃烧满足规范要求的低硫油并采用SCR技术脱硝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综合考虑双燃料发动机室的安全冗余要求、发动机室与燃气阀组室防爆空间的合理划分,以及双燃料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室内气压波动等诸多因素,基于LNG船中央集成自动化系统完成智能通风系统设计,从而实现根据双燃料发动机负荷自动调节双燃料发动机舱室通气量。经过实船试验验证,该智能通风系统设计能够满足大型电力推进LNG船双燃料发动机室通风系统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保持高效率和小尺寸的条件下,改善制动工况的限矩性能,是舰船对液力偶合器设计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偶合器流道的几何参数对它的限矩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根据液流在流道中的流动规律,结合各种偶合器的运转实践和模型试验的结果,对这些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符合船用要求的偶合器流道设计的某些设想,据此而设计的新型船用偶合器流道,其预期性能已为模型试验所证实。这种流道可供船用或其它各工业部门偶合器设计时参考或选用。  相似文献   

20.
进口船舶专用空压机上使用一种高粘度空压机油.该油品国内无成熟产品可替代,为了满足该类空压机的用油需求,必须对这种高粘度空压机油进行国产化研制.研究中根据进口空气压缩机组工作条件和国外相应油料技术要求,制定了国产油料的产品规范,并以聚α-烯烃合成油和加氢矿物油复合为基础油,通过加入多种功能添加剂,研制了一种新油品.通过理化性能试验、积炭生成倾向台架试验和使用寿命全尺寸台架试验,对研制油品和进口油料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产品理化性能达到了进口产品指标要求,积炭倾向性符合L-DAB标准要求,使用寿命达到中高负荷往复式空压机油所规定的换油周期和使用要求,研制油品综合性能完全达到国外同类参比油的性能,满足进口空压机的使用要求,可代替进口油料在引进装备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