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分析珠江口水域因雷暴引发的船舶碰撞事故,结合船舶、航运企业和海事部门对该类事故进行安全管理的现状,指出对珠江口水域雷暴引发海事事故预防和控制上存在的问题,为船舶、航运企业、海事部门预防和控制雷暴引发海事事故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
船舶进出港操纵的风险预控是一个重要课题。就全球范围的海事统计表明,海事频发区多为近岸的交通密集水域,约有70%的海事发生于距岸3nmile以内水域。此文通过对船舶进出港发生的典型案例分析,对船舶进出港安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及有效控制,以促进船舶进出港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船舶碰撞的研究始终是航行安全或海上交通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介绍了应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碰撞过程的仿真技术,它是目前进行海上事故鉴定和事故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首先利用仿真技术对当事船舶的碰撞过程进行实时动态仿真,再通过船舶碰撞事故分析软件(船舶碰撞事故分析系统2.0)进行分析,最后的仿真结果对船长、驾驶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海上安全主管机关调查处理船舶碰撞事故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吕青 《珠江水运》2010,(8):68-69
甬江(口)水域,历年来船舶靠离泊期间碰撞、触损和险情多发;内航道频发搁浅事故。本文基于船舶流量实测数据,经统计分析,并借助大型操纵模拟系统实现船舶交通模拟,对该水域的通航安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前海事事故调查主要通过询问事故当事船舶上的船员及搜集船舶航海图书资料等手段进行定性分析,不仅调查难度大,而且会造成当事双方产生纠纷。因此,客观地还原船舶碰撞过程对海事事故调查及纠纷处理而言尤其重要。以一起船舶碰撞事故为例,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动态还原船舶瞬时碰撞姿态,将碰撞区域结构损伤的数值仿真结果与海事实际勘验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际勘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能为碰撞事故调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晞  段超  宋崇利 《中国水运》2007,7(5):25-27
建立规范化和信息化表示的船舶碰撞案例库,以适应船舶避碰理论研究、避碰决策研究、避碰仿真研究、培养船舶驾驶人员以及海事审判等多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多功能应用的船舶碰撞案例的规范化、信息化表示进行研究,设计实现了船舶碰撞案例库,并案例库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赵仓龙 《水运工程》2014,(7):127-131
我国内河水域新建桥梁在对主墩进行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船舶正常通航,海事部门要求实行单向通航。因此,主墩施工期间桥区水域可能出现船舶排队等候过桥的现象,船舶等候过桥势必增加桥区水域复杂的通航环境,目前海事部门规定桥区水域(单向通航)航行的船舶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过建立数学计算模型对桥区水域(单向通航)通航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进行量化研究,探讨出桥区水域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计算方法。为海事部门制定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维护桥区水域良好的通航秩序和船舶过桥安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州港内伶仃岛附近水域,船舶流量大、航道转向角度大、各种小型船舶横越航道频繁,船舶碰撞事故多发,特别是大量小型驳船和挖沙船未能严格遵守相关海事法律、法规,对该航段附近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从引航员的角度分析其中原因并阐述了船舶航行要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船舶的大型化、高速化以及通航水域船舶密度增加和会遇率的增大,船舶的碰撞事故时有发生,这就对避碰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紧迫危险及紧迫危险区域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紧迫危险距离的量化模型及紧迫危险下的避碰决策,并通过几何作图分析和模拟操纵仿真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拟器的宽水域船舶碰撞危险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海模拟器训练中,系统能对船舶危险性和训练者操纵水平自动地进行评价一直是亟等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应用海上避碰知识和模拟集理论,通过对宽水域多船会遇避碰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DMU开发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系统的宽水域船舶碰撞危险性实时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不均匀流中船舶操纵运动仿真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给出不均匀流中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研究了在不均匀流中作用于船体上流体动力的估算及不均匀流场的生成,提出了不均匀流中船舶操纵运动的仿真方法。最后介绍了在港口引航实践中的两个仿真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陆冬青  黄志清  邱云明 《船舶工程》2015,37(S1):206-208
建立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计算确定相邻的岸线线段和船舶轮廓线线段之间的凹凸关系,提出船舶操纵运动仿真中船舶碰岸检测算法,并对检测到的碰岸情况进行时间步长调整。编制了计算程序,对于船舶轮廓线端点位于岸线内侧和岸线端点位于船舶内部两种船舶碰岸情况进行了碰岸检测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良好,很好地避免了在船舶操纵运动仿真中出现船舶冲上码头或者岸滩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周莉  华承相  易成涛 《船舶》2007,(3):32-35
在避碰过程中,舰船一般处于机动状态.因而,对机动目标运动要素解算的精度直接影响到避碰的效果.通过对多种模型的比较,选用了"当前"统计模型,"当前"统计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目标的机动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收敛迅速并有较高精度,其解算所得的目标运动要素能够满足舰船避碰等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船舶在狭水道航行的碰撞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狭水道船舶碰撞事件的发生和避碰行为的基础上,应用模糊集理论,提出了船舶在狭水道航行的碰撞危险性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为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提供狭水道航行的碰撞危险性自动和实时评价。  相似文献   

15.
A number of authors have proposed probabilistic risk based ship design for ship–ship collision, conditional to the local trading area of a vessel. The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and consequences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traffic conditions in which a vessel is expected to operat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dequacy of currently available models for impact scenarios, i.e. models linking the traffic conditions to the conditions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An exploratory statistic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establish such a link. A probabilistic risk based design case study is performed for a fleet of RoPax vessels trading on a specified route in the Gulf of Finland. The available impact scenario models from the literature ar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probabilistic evasive maneuvering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scenario models have a very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calculated hull breach probabilities. No well-justified impact scenario models are presently available and also the presented probabilistic evasive maneuvering model is burdened with uncertainty. Hence, to move toward a probabilistic risk based ship design paradigm for ship–ship collision in a local trading area, more focus and research is needed to establish a credible link.  相似文献   

16.
船舶模拟器驾驶台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用于三峡船闸运行过程仿真的船舶模拟器为背景,介绍了船舶模拟驾驶台的结构及设计方案,以内河航运船舶为对象构成了驾驶台半实物仿真系统,建立了主机、舵机数学模型,对模拟驾驶台的结构,仿真方法作了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据融合的单目标船避碰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个用于对单目标船避碰操作进行评估的系统。介绍了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系统三级处理模型,并重点讨论了基于数据关联的船舶航迹提取,基于坐标转换和几何模型的船舶运动参数计算,基于多测量周期数据融合的船舶操纵识别,和基于知识的碰撞危险、避碰阶段及会遇态势的判定等模块。同时给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图,最后通过实例说明系统运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集成船桥系统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乐美龙  朱文蔚 《船舶工程》2000,(5):51-53,58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作者结合在船舶操纵运动数模、自动避碰、自动驾驶等方面的科研实践,对集成船桥系统(IBS)中的航线与航行计划制定、定位与导航、操纵与控制、避礁与避碰、通讯、系统集成六方面进行了较为概括的叙述,并对集成船桥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展望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X-LMS自适应逆控制理论的船舶自动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自适应逆控制理论和X—滤波LMS自适应逆控制算法,并针对船舶自动舵特点,用修正传递函数的方式来稳定船舶操纵模型,使用LMS算法对船舶进行模型参数辩识和控制器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相比,X—滤波LMS自适应逆控制算法具有动态响应快,抗扰动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