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雾,是影响高速公路正常通行的主要天气现象之一,是交通运输的大敌。雾使能见度降低,还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据统计,高速公路上因雾影响造成的交通事故,大约占事故总数的1/4左右。因此研究大雾天气条件下调整公路运营保通方法不但对提高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有现实的意义,更对国民经济发展、交通战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雾天行车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雾天能见度降低、视野变窄,高速公路容易发生追尾事故。因此,根据雾天交通事故的特点,探讨大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而提出保证雾天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对于保证雾天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湖南作为中部交通枢纽,特别是西部山区的三条高速公路是与东部连接的纽带,同时处在大雾高发地段,降低雾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已成为交通管理和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通过2000年~2013年大雾资料分析湖南大雾发生时特点及雾的时空分布特征,找出高速公路大雾易发路段,并探讨了大雾预报预警方法,为高速公路建设交通气象站、天气预报预警服务、交通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3日5:20~5:40,沈海高速盐城段因突发"团雾"发生机动车追尾事故,造成11人死亡,19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其实因"团雾"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很多。以2012年为例:2月11日上午8:20左右,因受多处"团雾"天气的影响,宁杭高速公路溧阳往南京方向车道,陆续发生多起交通事故,近30辆车发生相撞;4月15日6:30左右,因大雾及局部"团雾"影响,沈海高速公路连云港段由南向北835K-840K的5公里范围内发生7起交通事故,造成5死11伤;5月28日6:37~7:20,在  相似文献   

5.
雾区引导防撞系统是应对大雾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行车的重要交通安全引导设施。通过详细剥析运城到三门峡高速公路K99—K104段落雾区引导防撞系统,结合现有技术手段及科学有效的安全引导方案,从具体诱导设备、气象采集设备、数据传输、网关设备等方面,结合运三高速总结雾区引导防撞系统的技术参数,为雾区引导防撞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东交通》2008,(1):61
当地时间1月9日清晨,美国佛罗里达州波尔卡地区一条州际高速公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70多辆汽车发生连环相撞。事故造成至少4人死亡,38人受伤,其中5人伤势严重。据悉,附近山火引起的烟雾和大雾天气导致公路能见度较低,这是造成车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由冰、雪、雨、雾等不良天气而引起的交通事故比例很高.自动路况检测技术能利用设置在路边的ITS专用CCTV设备,能实时采集路况信息和环境信息,通过系统的演算法识别干燥、积水、积雪、结冰等路面状态,提供给经过该路段的驾驶员,对保障不良天气下的行车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雾天气造成的低能见度已成为高速公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行车安全。ZigBee技术具有功耗低、结构简单、可大规模组网以及有效避免无线电载波之间的数据冲突等优点,基于ZigBee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低能见度雾区的主动诱导系统的解决方案,并探讨了车辆检测子系统架构、功能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识别影响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害程度(TAIDME)的相关因素,本文构建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耦合度模型(RFNB-CDM)对其进行研究。首先,处理2016—2020年云南省1760起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数据,综合考量后,将涉及事故信息、道路信息、肇事机动车辆信息及驾驶人信息等4类18个相关因素作为初始特征进行研究,使用RF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并得到各因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TASME)的重要性排序;其次,将新特征输入 NB 模型,对TAIDME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为改进原有模型不能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刻画的缺点,本文引入耦合度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RFNB模型相较于RF和NB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分类性能分别提升5.56%和14.79%。其中,追尾碰撞、18:00-次日 6:00、事故车辆数2辆、下坡段、夜间无路灯照明、货运、大中型货车和直行匀速这8类因素存在时更易加重TAIDME,追尾碰撞和直行匀速这两类因素发生耦合作用时,最易导致重大伤害事故; 道路表面干燥、路侧金属防护和中央绿化带隔离这3类因素存在时可降低TAIDME,路侧金属防护和中央绿化带隔离这两类因素发生耦合作用时TAIDME最低。研究结论可为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防及降低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发生后的伤害程度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是一把双刃剑,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高速公路具有交通量大、速度高等特点,自1988年我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事故发生数和死伤人数持续上升,由于我国高速公路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虽然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但仍然暴露了我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些问题.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体系涉及面极广,内容很多,建设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新加坡在安全管理上依靠严格的交通法规和科学的交通管理创造并保持交通事故率最低纪录良好业绩.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高速公路的特点,建立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未来4年,广东将投资3600亿元建设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到2012年,广东出省高速公路通道总数将达到17条,实现与陆路相邻省区均有两条以上高速公路相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应用沪渝高速公路重庆绕城段(G5001)和渝昆高速公路(G85)重庆段上的天气、交通检测设施采集到的信息以及重庆高速公路路网的雾天管理信息,分析了雾对高速公路交通的影响,并对高速公路路网雾区路段的雾灾害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不同能见度下雾使G85高速公路重庆段运行车速降低7%~61%,流量损失6%~95%,G5001运行车速降低4%~29%,流量损失24%~93%。综合考虑雾的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以及路段交通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法建立了高速公路雾灾害严重影响程度指数计算模型,提出雾灾害指数的分级标准。对重庆高速公路网146个管理单元的雾灾害指数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确定特别关键路段19个,关键路段24个,次关键路段49个。  相似文献   

13.
应用沪渝高速公路重庆绕城段(G5001)和渝昆高速公路(G85)重庆段上的天气、交通检测设施采集到的信息以及重庆高速公路路网的雾天管理信息,分析了雾对高速公路交通的影响,并对高速公路路网雾区路段的雾灾害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不同能见度下雾使G85高速公路重庆段运行车速降低7%~61%,流量损失6%~95%,G5001运行车速降低4%~29%,流量损失24%~93%。综合考虑雾的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以及路段交通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法建立了高速公路雾灾害严重影响程度指数计算模型,提出雾灾害指数的分级标准。对重庆高速公路网146个管理单元的雾灾害指数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确定特别关键路段19个,关键路段24个,次关键路段49个。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4个隧道的交通事故资料,从时间因素、隧道环境因素和交通动态因素3个方面选取9个输入变量,以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为输出变量,建立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然后,通过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各个输入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程度,并对各个输入变量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和大型车混入率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最大,天气、线形、坡度和事故发生地点在隧道中的位置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基本相等,事故发生时段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5.
正我省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北段(下简称"京珠北")今年春运顽强经受了通车十余年来历史最大车流量的考验,战胜了自2008年冰雪春运之后最恶劣冰冻雨雪灾害天气,实现了"安全有序、高效优质"的总体目标,圆满完成了春运各项工作任务。京珠北是南岭山脉的主峰所在,全长109.84公里,该路段的中间点、海拔最高的云岩镇是京港澳高速公路华南段的最高点,从南北两侧向云岩行进,仅20公里里程,海拔高度便从不足400米上升到808米,形成坡陡弯急的雾多、天气恶劣的特殊路段,成为京港澳高速公路全线的瓶颈和咽喉,加上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超载超重严重,交通事故频发。  相似文献   

16.
陆刚 《交通与运输》2012,28(6):74-74
冬季会有雾重、冰雪等诸多的异常天气,安全行车尤为重要。一、下冰雹时行车的安全事项冰雹会使车辆的漆面受损,车速越快,漆面受到的伤害可能越大。因此,突遇冰雹时,最好找个合适的地方停,至少要降低车速,以避免或减轻损失。另外,雹灾属于车损险的保障范围之内。如果车辆由于雹灾受损,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提供相关材料,申请理赔。二、大雾中驾车倍加小心秋冬季节容易出现阴霾天气,大雾笼罩,天空灰蒙,能见度极低。此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迅速增加,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2000年~2007年全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得到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与时间、天气和交通最有关。最后从人、车、路、环境和管理5个方面分析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并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车辆的行驶行为可分为自由行驶、跟车行驶和换车道行驶等三种不同行为。换车道行驶过程中,车辆容易发生侧刮、对向相撞、追尾等交通事故。根据车辆运动规律,提出了换车道过程中三个避免碰撞约束条件,选择运行速度和加速度为安全评价指标,通过二阶加法评价方法计算危险系数,确定了不同换车道危险系数的安全等级,并以某山区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了换车道安全评价的分析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天气变化对道路交通事故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以贵州省为例,分析特殊天气条件下的特大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特殊天气对特大交通事故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11-2014年贵州省特大交通事故总体呈下降趋势,且2013年特大交通事故年内差异最大;2011-2014年贵州省特大交通事故呈现"两峰一谷"现象,即11月和2月是特大交通事故两个高峰期、12月是一个低谷期;各种天气指标对特大交通事故影响均非常显著,且呈正线性相关关性,其线性模型拟合指数为0.922 4.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由于车速快、车流量大等原因很容易形成交通事故,为深入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关特征因素,利用空间缓冲区方法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内蒙古G65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在不同条件下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交通事故分布的显著性因素.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分布于服务区、收费站、超限站及临近路段,且道路沿线城市的发展状况、车流量、交通组成特点及旅游景区的分布对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而在不同条件下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同特征.此外,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与事故发生时段、事故形态以及交通拥堵程度密切相关.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交通事故预防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