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千喜 《中国水运》2006,(12):24-25
从支持或反对保留航海过失免责制的理由出发,探讨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制对现行海上货物运输规则体系的影响,并就我国应持的立场进行简单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航海过失免责存废论一直是业界及学者们激烈争论的热点问题。航海过失免责的取消决不是单纯的承运人归责原则方面的变化,它势必会对其他海运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海上保险业。本文主要论述了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对海上保险制度及海上保险利益各方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吴辉生 《水运管理》2004,26(8):28-29
本文从一起海上运输货损纠纷案谈起,引出对不可抗力的沿革、构成要件和航海过失免责的一番深入探讨,指出:已预告的台风仍应构成不可抗力,船长驾驶和管理船舶的过失应该免责。  相似文献   

4.
随着船舶智能化的推进,无人船的商业化运用已可预期,当无人船进入水上运输市场后,应明确航海过失免责是否适用于使用无人船载运货物的承运人、无人船的岸基操作员,以及适用航海过失免责对岸基操作员和无人船的要求。运用历史分析法和横向比较法,经分析得出无人船仍需要人的参与,航海过失免责规则将长期存续。分析结果表明:航海过失免责应适用于使用无人船载运货物的承运人和无人船的岸基操作员;岸基操作员应具备相应的适任能力,无人船应当适航;具体的适任要求和适航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需不断修订。  相似文献   

5.
王建伟 《集装箱化》2010,21(11):30-34
《鹿特丹规则》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对现有海商海事制度产生诸多冲击,为降低船方风险和保障货方利益,从船货两方角度出发,分析航海过失免责取消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为我国是否加入《鹿特丹规则》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鹿特丹规则》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对现有海商海事制度产生诸多冲击,为降低船方风险和保障货方利益,从船货两方角度出发,分析航海过失免责取消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为我国是否加入《鹿特丹规则》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海商法》中,关于航海过失免责的规定似乎与人们一般认为的公平理念大为相悖,为何这种过失的免责权呢?此种过失免责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此点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海商法下的承运人航海过失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锦兵 《水运管理》2004,26(10):29-31
我国的《合同法》是以严格责任制为原则,以公平责任制、过错责任制等作为补充,整体上体现出公平合理的归责原则。然而,《海商法》中的“航海过失免责”却似乎与其相悖。目前在法律界,如何修改《海商法》的话题被议论得沸沸扬扬,其中一个争论的热点就是“航海过失”留存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作者个人的观点,并针对我国水运法律双轨制之现状,结合现阶段国情,分析了保留该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共同海损的概念出发,说明了共同海损制度的基础,接下来论述了承运人的免责范围与共同海损范围的关系,分别从海牙规则和汉堡规则关于承运人责任制度的规定阐明了其对共同海损制度的影响,存此基础之上,分析了UNCITRAL运输法公约对共同海损的影响——对航海过失免责的取消冲击了共损的基础.使得共损调整范围的缩小和案件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从航海与战争有许多相似性入手,分析了运用“兵法”指导航海的意义。阐述了如将“兵法”纳入航海教育,将航海特点战争化,用战略的眼光看待航海,借鉴培养军事指挥艺术的方法训练航海员,对职业素质的提高,人为事故的减少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市场为中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经营理念已经被企业、社会所广泛接受,文章就如何在经营过程中贯彻这个理念,谈了一些做法和看法,认为应该与顾客建立“诚信”为本的经营战略伙伴关系、提高顾客满意度、提供人性化的售后服务、以顾客满意度测评结果为依据,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市场维稳却暗含危机 2009年被认为是世界经济最为艰难的一年,企业裁员之声不绝于耳,大学生就业竞争也尤为惨烈.然而,就在众多毕业生饱经严冬煎熬之时,海上专业却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4.
目前,船舶设计部门、船舶修造厂.验船部门及港航监督部门,在船舶设计、修造.检验及安全检查中,主要是以1999年《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2001年《钢质海船八级与建造规范》和2002年《钢质内河船舶八级与建造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依据。《规则》中明确指出:“本法规是执行法定检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历史上曾经以"刺桐"之名为世界所熟知。刺桐港是12-14世纪(宋元时期)中国最大的贸易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和东西方交流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论述刺桐港的发展史,来说明没有历史上的"世界的刺桐港",就没有现在的"世界的泉州学";通过举例论述两百多年来世界各国、各界人士对泉州和"泉州学"的关注、兴趣和研究,验证"泉州学"具有的世界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安飞 《中国船检》2008,(1):58-6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对海运业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海事产业格局正经历着重大调整。标准国际化成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船舶缺陷性资源"与"船员走神"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长期在船上从事驾驶台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正确处理“船舶缺陷性资源”与“船员走神”这两个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8.
小型船舶因稳性、进水角和储备浮力决定了它倾覆时间小于大船的瞬间性和事故频率高于大船的规律性。预防和控制小型船舶事故就应把重点放在预防和控制险情发生上,而不能放在险情发生后的应变上。  相似文献   

19.
挑战"寂寞"     
当今海员穿一身得体的海员服,戴一顶大沿帽,有与众不同的风度,有传奇的经历,有普通人望洋兴叹的美元,确实令人羡慕,难怪一些大胆的姑娘非海员不嫁.但是他们也有远离陆地,远离亲人,远离当今各种信息常人难以理解的.我做过专门调查,问他们当海员经受的最大考验是什么,十之八九回答是:寂寞.  相似文献   

20.
"两会"观澜     
2009年3月4日至3月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3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中共中央委员、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以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的陪同下,来到广东团驻地,亲切看望了广东团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