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适应季冻区自然气候条件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特殊要求,克服单一外掺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改善的不足,选用石墨烯和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复合改性。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对基质沥青混合料、石墨烯改性沥青混合料、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及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和玄武岩纤维的同时加入极大地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在4种沥青混合料中,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表现最佳,低温抗裂性仅次于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可用于季冻区沥青路面工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干旱荒漠区的路用性能,对AC-13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掺入0.4%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试验路技术状况的检测评价玄武岩纤维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掺入0.4%玄武岩纤维能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是普通沥青混合料的2.7倍,同时可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玄武岩纤维沥青路面的破损状况、防滑性能与抗渗性能均优于普通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3.
基于橡胶沥青混合料低温及水稳定性较弱的特点,本文设计了木质纤维与橡胶粉复配方案,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木质纤维与橡胶粉复合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室内试验表明:一定量的橡胶粉与木质纤维掺入到SMA沥青混合料中后,SMA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及抗水损害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性能优异;纤维橡胶粉复合SMA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简单明确,施工工艺简单、便捷,无需增加额外的工序;木质纤维与橡胶粉均属于废物的再生利用,在提升SMA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同时,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应用实例表明:纤维橡胶粉复合SMA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对于其长期路用性能应持续观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质量控制,结合实例对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添加5%的A类再生剂、25%新AC-10沥青混合料以及0.3%新沥青的情况下,沥青混合料满足AC-13马歇尔配合比设计的技术要求,路用性能试验表明其满足沥青路面使用要求;指出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在于对混合料温度及施工温度的监测,并且给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及标准。  相似文献   

5.
连佳机  王桂霞 《北京公路》2010,(1):26-33,40
本文通过论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不同结构层的路用性能,分析探索不同结构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对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进行设计,采用滴落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对设计配合比下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室内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采用滴落试验选择最佳沥青掺入量的方法是准确可行的;通过对4种不同级配方案下透水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得到C方案为最佳级配方案;其最佳沥青掺入量为4.8%,孔隙率为20.5%,各项性能均满足相应规范要求。且经工程实例证明该透水性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7,(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经济性关系密切,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工作中心是确定矿料级配组成和最佳沥青用量,设计出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具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料组成,确定相应最佳沥青用量的一个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严格按照设计级配曲线进行控制,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总结了罗阳高速公路LM1标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8.
旧沥青路面铣刨料再生基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介绍了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利用。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对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用作路面基层材料的级配、配合比、泡沫沥青最佳用量、施工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旧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做基层材料具有良好路用性能,能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重庆涪南高速沥青路面工程,进行了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重庆地区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中面层的应用研究。研究中为降低湖沥青改性沥青加工难度和确保湖沥青中面层的工程质量,采取了取消软化点指标和增加湖沥青改性与NS复合改性方案,以弥补湖沥青改性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差,抗车辙能力弱等缺点,对25%掺量的TLA湖沥青AC-20C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并进行了试验路验证,为重庆地区湖沥青改性应用于路面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结合佛开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再生项目,探讨了旧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阐述了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再生的机理,分析了旧沥青路面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工程上的应用及成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旧沥青内添加适宜、适量的再生剂可以有效地改善旧沥青的路用性能,达到规范所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提出了沥青路面再生混合料在工程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袁万杰  王钊 《公路》2007,(2):101-106
结合南方湿热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要求,对我国现行规范中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在南方湿热地区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采用旧规范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果基本一致;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则增加0.3%,其抗高温变形能力、泛油以及抗水损害能力等长期路用性能尚需结合工程实践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12.
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白+黑路段沥青路面处治工程,介绍橡胶沥青的加工及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试验路的成功铺筑并基于现场综合分析评价,认为加强原材料检验、合理控制施工工艺和优化施工方案可获得橡胶沥青路面优良的路用性能,为今后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探索应用稳定型橡胶沥青改善再生混合料综合性能。在试验对比70#道路石油沥青、SBS改性沥青、传统湿法橡胶沥青以及稳定型橡胶沥青等胶结料性质的基础上,基于高模量混合料组成原理对橡胶沥青再生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通过基本性能试验、高温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及半圆弯曲试验探究了稳定型橡胶沥青再生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稳定型橡胶沥青在针入度、软化点和弹性恢复率等指标方面与SBS改性沥青接近,施工和易性和存储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湿法橡胶沥青;在旧料掺量低于50%的条件下,稳定型橡胶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高温、低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得以兼顾;随着旧料掺量的提高,稳定型橡胶沥青再生混合料动态模量、高温抗车辙能力、抗水损能力提高,低温稳定性及抗裂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S301线托乌公路TW-1标工程为依托,将破碎卵石应用于沥青路面面层,分析了破碎卵石在沥青路面中的适用性.上面层选用AC-13C型混合料,下面层选用AC-16C型混合料,分别对其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新疆大部分地区将破碎卵石进行抗剥落处理后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是完全可行的.另外破碎卵石应用于沥青路面面层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布敦岩沥青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沥青,与传统的沥青混合料混合使用,可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对布敦岩沥青进行了试验测试,通过对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及性能检测,得出:岩沥青在使用中应考虑其中细粉对级配的影响,在G1501高速公路南环大修工程中面层采用了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铺筑的工程实例中,表明岩沥青具有良好的高温性和水稳性。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橡胶沥青混合料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沥青混合料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具有优良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抗老化性能以及抗水损害性能,铺筑的橡胶沥青路面还具有舒适、噪音低、裂缝少等诸多优点。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橡胶沥青的优选制备、橡胶改性机理、橡胶粉种类及细度等对沥青性能影响,并以某市政路面改造工程为依托,进行了橡胶粉掺量设计、配合比设计以及路用性能验证,最后简要阐述了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和施工注意事项。通车近两年后,路面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基础上结合SHRP高性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优化。以不掺入导热填料的沥青混合料级配为基础配合比,分析确定掺入石墨后最佳油石比。同时,结合材料复合理论,对不同掺量石墨的导热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及导热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确定石墨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疆地区沥青路面在高温差条件下易产生疲劳和反射裂缝等问题,进行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和路用性能及关键施工技术研究,确定最佳配合比为橡胶粉细度40目、橡胶粉掺量18%、油石比7.3%;对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可应用于高温差地区公路工程。  相似文献   

19.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巍  卢何 《公路》2006,(10):191-194
针对京珠高速公路湖北段的铣刨旧料(RAP),采用3种材料方案进行了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旧料掺配比例范围内,再生沥青混合料有较好的路用性能技术指标,基本能达到新鲜沥青混合料的指标要求;再生剂的掺入有效地改善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种以胶粘剂为结合料的大空隙排水性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用冷拌混合料,并对其进行了配合比设计,通过路用性能试验以评价其作为排水路面坑槽修补材料的适用性和耐久性。依据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结果,以连通空隙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了冷拌混合料的最佳矿粉用量。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冷拌混合料满足水稳定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排水性路面渗水要求,可用作排水性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