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升港口内部管理数字化以及与外部单位业务协同化的水平,利用物联网、无人机、北斗定位等感知和监测技术,实现对大型散货港口物流基础数据的智能感知和实时采集。通过对港口现有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优化,推动"互联网+港口"的应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互联网与港口业务的深度融合。基于对港口大数据的集中管理、互联互通和增值应用,建立干散货信息数据元行业标准,为铁路、海事和港口客户提供业务协同支持和物流信息服务,从而提升港口、口岸单位效率和港口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青岛港提出了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以"码头无人化、管理无纸化、物流全程化、电商平台化"为显著特征的智慧港口发展目标,并将打造以线上全程服务为主要特征,形成以港口为枢纽的物流用户聚集、物流产品聚集、物流服务聚集的港口物流服务生态圈作为重要的建设任务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港口,是建设世界一流物流强港的重要内涵,也是现代港口适应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客货滚装在生产效率、客户体验、监控监管、信息业务融合等方面存在的缺点,依托湛江港徐闻港区客货滚装工程,通过"智能、高效、便捷、安全、互通"示范主题,结合BIM技术,打造湛江港徐闻港区客货滚装智慧港口,推动"互联网+票务"、港口作业无纸化、渡海车票电子化、闸口作业智能化、安全监管智能化等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创新客货滚装物流运作新模式,提高客货滚装港口物流运作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营口港EDI中心,对于促进营口港数字化建设、推动港口间协同、建设南北物流通道及专项物流体系、支撑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配套体系和提高物流服务数字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港口业务模式持续转型升级,对港口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码头EDI中心系统数据交换服务范  相似文献   

5.
陈华 《港工技术》2021,58(2):39-43
本文结合某港散货港区智慧港口规划项目,介绍了该港南作业区智能化项目的核心在于构建一套适应现代散杂货港口发展趋势、突破传统散货港口作业模式的全新港口智能化系统。本次规划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AI人工智能、5G等新型基础设施与生产业务融合,创新生产作业流程及资源配置,显著提高港口的作业运营能力、物流协同能力、口岸支持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助力某港打造全国领先的基于5G+数字中台+AI的智慧散货港区。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面向服务、协同应用、标准引领、带动产业"的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建设、整体架构、统一标准"的思路,从码头生产智能化、港域调度智能化、海运物流协同化、金融普及便利化等方面着手,推进上海港智慧港口建设,努力实现"提升口岸运作效率,降低客户物流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业务系统互连互通,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全程实时监控,创新客户体验""统一行业标准,用‘互联网+’思维促成公正、公平、公开的行业环境"的智慧港口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效。秦皇岛港作为我国"北煤南运"的主枢纽港,在国家能源运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秦皇岛港实际生产业务需求为出发点,提炼总结港口货运费收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港口货运费收模式创新的系统功能设计,介绍了系统技术框架,并阐述了该平台在秦皇岛港的应用效果并实施效果。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实现了港口生产业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创新了港口货运费收模式,提高了港口客户服务能力,提升了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正>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港口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发展成果与港口运行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港口"模式的智慧港口,已经成为新时期港口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构建的"互联网+传统行业"发展模式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2014年6月,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港口的推广应用,促进智慧港口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港")与网盛生意宝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建设和运营"宁波港液体化工交易市场",共同以交易市场为依托,为交易客户提供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物流仓储等更为全面交易服务。宁波港率先在国内各大港口中率先通过第三方平台,真正实现了"互联网+港口"的"软着陆"。据了解,宁波港与生意宝的战略合作,通过"大数据+电商交易+互联网金融"三大平台,可全方位助推港口物流企业的"互联网+"实质性落地。  相似文献   

10.
<正>整体上,北部湾智慧港口将实现北部湾集团港口群智能化、自动化、平台化建设,助力港口智慧化转型升级,在北部湾地区打造"信息广泛互联、资源优化配置、业务协同联动"的全新智慧港口生态圈智慧港口是现代化港口发展演进的新概念。广西北部湾智慧港口将主要围绕港口智能运营、危险品精细管理、供应链互联协作、物流区域协同、服务敏捷保障、业务开放创新等6个方面开展建设,以推进智慧港口在港口作业  相似文献   

11.
针对港口不同管理领域的技术资源融合开展技术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构建以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为核心的双中台技术资源管理模式,突破职能、资源、数据壁垒,打造企业内外部管理协同。系统架构建议采用"微服务+双中台+智能边缘计算站"的组合架构设计数字化管理工具,以满足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研究成果作为国内首个以技术资源引领管理需求、以技术支持引领职能管理视角的技术管理业务体系,对港口行业技术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借鉴,为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探索相应的技术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突破港口传统经营模式和范围,通过对"互联网+传统港航业"、平台化电商等一系列运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努力打造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将港口、航运和第三方电商平台集合于一体的港航电商平台。在国内外各口岸现有业务受理服务模式基础上建立港口互联网产业大数据垂直电商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港口现有优势资源,建设多条优质"智慧航运"线路,建设"港港合作"网络布局,整体提升国内大宗物资贸易的繁荣度,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整体联盟的优势提高国内港航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世界海运》2015,(3):10-13
<正>一、指导思想大连东北亚铁矿石物流中心建设紧紧抓住国家推进港口物流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大连港矿石码头优良的港口自然资源优势、口岸开放优势和市场需求,遵循"市场拓展、业务增长、服务提升、资源优化和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形成以培育核心产业竞争力和创造更大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以转型升级的基础业务、重点发展的新兴业务和辅助发展的配套业务为支撑,以先进管理制度和优秀企业文化为导向的战略架构,夯实以码头及临港产业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传统港口进口原油运输模式中各服务商之间结构松散,难以实现服务的集成供应、高度衔接、全程覆盖等问题,以建设智慧港口为契机,依托现代物流技术和科学物流理念,采用微服务、云计算等技术,搭建起一套基于智慧港口理念的进口原油全程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基于智慧港口的进口原油全程物流方案,强化运输过程的安全管控,降低客户物流成本,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港口》2016,(Z1):111-114
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文化服务也在向"智慧"和"互联网+"转型。博物馆利用互联网不断丰富自身的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打破了传统以"历史文物"为主的观念,让观众享受到优质文化生活,提高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本文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经验和互联网+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展望,希望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起到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我国智慧港口建设进程,分析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存在码头改造成本高、港口集疏运信息共享不充分、港口服务模式灵活性低、港口物流链业务协同能力不高等问题,对智慧港口建设提出建议:智慧港口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指导和政策支持;智慧港口的发展需要依托港口企业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加大新技术的应用;智慧港口的发展需要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技术在航运物流数据采集以及货物安全位置确定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互联网技术能够储存大量的数据并且与云计算平台实现组合服务。互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满足客户对港口的需求,从而实现港口服务的升级转型。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不足的局面,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服务平台,并且阐述了其服务的整体架构,详细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航运物流和港口服务中的作用,希望相关技术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智慧港口建设原则和智慧港口内涵,研究了智慧港口的系统架构,提出了智慧港口的操作层、业务层和服务层3层架构模式。从装卸效率、信息共享、物流服务、节能减排4个方面分析了智慧港口建设对航运业的影响,为促进智慧港口与航运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和有机融合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智慧港口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为结构框架的港口。通过物联网技术搭建物流信息平台,进而提高港口和相关物流园区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以及对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慧港口的生产作业、仓储管理、物流跟踪等方面的建设中,使物联网智慧港口具有智能化、共享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为现代物流提供更安全、高效和高品质服务的新型港口。  相似文献   

20.
《水运管理》2008,30(11):42-42
大连港集团与淡水河谷公司日前签订了至2020年底的港口矿石物流合作协议,联手打造中国北方矿石物流分拨中心。期间,大连港集团将为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提供卸货、混矿、堆存和再分拨等服务。预计在未来5年至10年间,大连港集团矿石中转量将增加500万t至1000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