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喷油器的喷油时刻和喷油量由ECU控制。喷油器由喷油嘴(喷油器头部)、电磁阀和液压继动伺服系统组成。BOSCH喷油器的结构如图9所示。  相似文献   

2.
提高共轨喷油器工作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磁阀式共轨喷油器工作特点,研究了提高大流量电磁阀式共轨喷油器工作效率的技术途径。以喷孔前的压力为实际喷油压力,其与供油压力的比为共轨喷油器的有效喷油压力效率;以喷油量与喷油量和总回油量之和的比为共轨喷油器的有效喷油量效率。结果表明:喷油器有效喷油压力效率与有效喷油量效率相互影响;采用异型结构喷油嘴偶件可以有效提高喷油器工作效率;喷油器与燃油轨间高压管路长度、喷油嘴偶件及其他结构参数进行综合匹配,能够进一步提高喷油器工作效率。综合匹配的计算结果表明,在160 M Pa 标定压力下,最大有效喷油压力效率达到108.3%,有效喷油量效率达到96.8%。  相似文献   

3.
下面来详细地分析一下喷油器的工作过程。 图4的左部上图是喷油脉冲和三通阀升程曲线。图4的左部中图是控制压力变化曲线,点划线表示空腔(A)的压力,实线表示控制腔(B)的压力。图4的左部下图是喷油嘴针阀升程曲线。整个喷油器工作循环可以分成六个阶段: (1)喷油嘴开启前阶段 这个阶段从喷油器通电、三通阀开始升起,到喷油嘴针阀开始升起为止。 首先看三通阀升程曲线。喷油脉冲施加到喷油器上之后,三通阀立即开始  相似文献   

4.
日本电装公司的ECD—U2柴油机共轨喷油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靴型喷油率 靴型喷油率是通过在喷油嘴针阀达到某一个确定的预升程点的时候使喷油嘴针阀短暂地停顿而获得的。 图17表示一个靴型喷油器的构造和工作过程。通常的喷油器中采用的  相似文献   

5.
钱大 《汽车与配件》2003,(31):28-29
(7)喷油器 A.任务 喷油起点和喷油量由电触发的喷油器调节。这些喷油器取代了传统柴油机的喷油器壳体总成(喷油嘴和喷油器壳体)。 与现有的直喷式柴油机喷油器壳体总成相似,最好采用夹子将喷油器安装在气缸盖上。这意味着共轨燃油喷射系  相似文献   

6.
《公路与汽运》2007,(2):71-71
“电控”是指喷油系统由电脑控制,ECU(俗称电脑)对每个喷油嘴的喷油量、喷油时刻进行精确控制,能使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达到最佳平衡,而传统的柴油机则是由机械控制,控制精度无法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7.
喷油器的高压燃油泄漏涉及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包括喷油嘴、柱塞和三通阀。根据在开发的初级阶段进行的影响因素分析,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在三通阀里面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在装配喷油器之前,应首先清洁汽缸盖中喷油器的安装座面,若上面有零散的颗粒,要使用抽吸装置或者类似工具将其吸出,然后将一个新的热密封垫圈套在喷油嘴上。若是新的喷油器,还必须将喷油器上的C2I码输入到发动机的电控单元,如果换用已用过的喷油器或者不记得喷油器的安装位置,也应这样做。紧接着,将喷油器插入汽缸盖中,并用固定压板压紧,紧固螺母的拧紧力矩为28Nm。然后按照前面说明的方法装上高压油管,并重新插上电插头。  相似文献   

9.
电控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柴油机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趋势 ,指出了为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需要采用电喷技术。阐明了柴油机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之所以成为电控喷射技术的发展趋势 ,是由其对喷油压力、喷油量、喷油定时和喷油率的控制的灵活性所决定的。对国内外正在兴起的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的一些关键参数和部件的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为共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钱大 《汽车与配件》2003,(30):37-38
高压共轨(见图12)储存着高压燃油。同时,由于高压泵供油和燃油喷射引起的压力波动受到共轨容积的阻尼。 这种高压共轨是供所有气缸共用的,故得名“共轨”。尽管共轨提供了大量的燃油,但是它内部的压力实际上是恒定的。这一点保证了从喷油器开启的那一刻起,喷油压力都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1.
《运输车辆》2009,(5):148-148
3.国Ⅲ与国Ⅱ的差异性 (1)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①共轨与4气门技术。国Ⅲ柴油机目前一般采用共轨新技术、4气门技术和涡轮增压中冷技术相结合。4气门结构(2进气2排气)不仅可以提高充气效率,更由于喷油嘴可以居中布置,使多孔油束均匀分布,可为燃油和空气的良好混合创造条件;同时,可以在4气门缸盖上将进气道设计成2个独立的具有同形状的结构,以实现可变涡流。  相似文献   

12.
泵的效率示于图25。由于上述新型的出油率控制方法,达到了非凡的高效率。 4、高压控制的效能 (1)稳态工况 最大共轨压力随泵转速而变化的曲线示于图26。不论发动机转速高低、喷油量多少和喷油正时如何,共轨压力都可以在最大值和零之间任意地设置。即使发动机转速只有500转/分时。共轨压力也可以设置为100MPa。 (2)发动机起动工况 在发动机起动阶段,共轨压力必须上升得比喷油嘴开启压力快。共轨压力升高量按下式确定:  相似文献   

13.
14.
高压共轨是未来柴油机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针对共轨系统中重要的总成之一共轨管,开展内增压工艺研究。通过爆破试验确定共轨管的平均爆破压力为880 MPa,结合有限元分析设计了不同内增压强化压力,利用疲劳试验验证所设定强化压力的合理性,最终确定内增压强化压力为748 MPa。经内增压处理后,共轨管的疲劳寿命显著改善,在20~200 MPa压力下,疲劳寿命达1000万次,满足国六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钱大 《汽车与配件》2004,(18):38-39
燃油通过喷油嘴喷入柴油机的燃烧室。喷油嘴是与喷油嘴座一起装入发动机的(图23)。在高压喷射系统共轨(CR)和泵喷嘴(UIS)中,喷油嘴集成于喷油器之中。在这些系统中不需要喷油嘴座。 喷油嘴是由燃油压力开启的。喷油量主要由喷油嘴开口大小和喷油持续时间确定。  相似文献   

16.
在柴油机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工作,喷油嘴常会出现咬死的现象。喷油嘴咬死的主要原因以及咬死后的修复方法如下: 1.喷油嘴安装歪斜。或喷油嘴垫片不平而泄气,引起喷油嘴过热.产生积炭胶结而咬死。  相似文献   

17.
许勇  张凌露 《汽车电器》2015,(1):64-66,69
随着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高压共轨系统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电磁兼容性EMC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本文对某越野车的高压共轨电控系统敏感度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EOL解决方案及其具体实现,并着重阐述电控单元的CAN BSL(引导程序装载器)模块的开发以及EOL关键设备通信控制单元的设计。系统达到了EOL过程的相关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喷油嘴是电喷发动机关键部件之一,它工作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然而不少车主根本不重视发动机喷油嘴的清洗,或者认为发动机喷油嘴要隔很长时间才需进行清洗,殊不知喷油嘴堵塞会严重影响汽车性能!喷油嘴堵塞的原因是发动机内积碳沉积在喷油嘴上,燃油中的杂质等堵住了喷油孔以及长期使用后燃油的胶质在喷油孔凝集。  相似文献   

20.
为稳定控制超高压共轨系统中的共轨腔压力并缩短轨压控制算法的开发周期,利用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技术建立了超高压共轨系统轨压控制仿真模型,采取前馈+PID控制算法设计了轨压控制策略,并针对轨压控制中的瞬态和稳态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在试验台架上开展了轨压跟随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定的前馈+PID控制算法能使轨压稳定在目标轨压附近,上下波动小于3 MPa,且轨压突变时瞬态响应时间小于0.5s,控制结果能够满足超高压共轨系统对精度和速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