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面无人艇编队自主式协同联合作战是未来海军作战的主流趋势和新型样式。无人艇编队中用于电子战、通信、导航、警戒、态势感知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多,射频集成度也越来越高,迫使水面无人艇雷达电磁环境与单艘艇相比复杂度更高。本文提出一种水面无人艇雷达电磁环境新型预测方法,构建雷达电磁环境综合场强及其功率密度、主波束辐照叠加空间的数学模型,并设计开发了水面无人艇雷达电磁环境综合场预测计算程序。研究结果表明,水面无人艇编队雷达电磁环境综合场功率密度随着天线辐射功率、增益、无人艇数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艇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舰船电磁环境对电子对抗系统作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黄暄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3):87-90,93
舰船是电磁环境复杂的武器平台,电子对抗系统在此平台中,其作战性能会因各种电磁干扰而受到影响和危害.分析了大功率雷达、脉冲雷达、高重频雷达和大工作比发射设备对电子对抗系统作战性能的影响,并针对问题探讨了解决方案.最后阐述了实施舰船电磁兼容管理控制对提高全舰电磁兼容性和舰船综合作战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舰船编队的电磁干扰(EM I)分析预测比单舰要复杂得多,这是由于编队中各舰相对运动产生的不定因素对预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具体讨论了编队中舰舰间距离、方位和雷达天线转动等不定因素的扰动对耦合度的影响,提出了在舰船编队电磁兼容性分析预测中应采用统计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4.
舰船编队的电磁干扰(EMI)分析预测比单舰情况复杂,这是由于编队中各舰相对运动产生的不定因素对预测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讨论了编队中舰舰间距离、方位和雷达天线转动等不定因素的扰动对耦合度的影响,提出了在舰船编队电磁兼容性分析预测中应采用统计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5.
分析舰艇编队装备体系的概念和系统效能评估的主要方法,依据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特点,借鉴探索性建模与仿真分析思想,构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框架,讨论了基于探索性分析的舰艇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过程.对评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多分辨率装备体系结构模型、多层次指标体系及其基于作战过程的动态评估方法,为深入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舰船编队存在着频谱竞争的问题。提出舰船编队电磁频谱实时管理控制方案的设想,着重阐述实现该方案的舰船编队电磁频谱管理专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机制,并提出电磁频谱监测的内容和测量设备。  相似文献   

7.
电磁频谱管控是舰艇编队海上作战中各作战单元有效联合的关键环节。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海上作战电磁频谱管控建设是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通过对复杂电磁环境下海战场的电磁频谱动态管理进行研究,阐述了编队电磁频谱管控基本概念与内容,研究了编队电磁频谱管控的工作流程,设计了编队电磁频谱管控体系的总体架构,最后对编队电磁频谱管控系统功能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队形变化解决编队雷达间电磁兼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艇组成编队时不同平台上的雷达间可能会有新的干扰产生,因此需要研究编队雷达电磁兼容问题.当前多通过编队雷达间的电磁兼容管理,使存在互扰的雷达部分关机解决干扰问题.这种方法限制了部分雷达的使用,不利于充分发挥编队的作战能力.本文提出了通过队形变化解决编队中雷达间电磁兼容问题,对编队中雷达使用不加限制,可以保证编队的战斗能力的充分发挥,是解决编队电磁兼容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舰艇编队装备体系的概念和系统效能评估的主要方法,依据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特点,借鉴探索性建模与仿真分析思想,构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框架,讨论了基于探索性分析的舰艇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过程。对评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多分辨率装备体系结构模型、多层次指标体系及其基于作战过程的动态评估方法,为深入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海军舰艇编队雷达系统EMC预测分析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未来海军舰艇编队作战复杂电磁环境,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人手,建立编队雷达系统间EMC预测分析模型,并构建仿真软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能为实施舰艇编队频谱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