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描述了一种可以分析扩散燃烧和预混合燃烧的新燃烧模型方案,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预混合和扩散燃烧火焰分析,并将火焰区中各项物理量的分布值与试验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分析值能以一定的精度再现试验值。  相似文献   

2.
在一台光学高速直喷柴油机上采用多级喷射方法进行了低温压缩发火燃烧研究。对放热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自然火焰光度摄像,实现了整个循环燃烧过程可视化。测量了排气管内的NOx排放值,分析了引喷定时、引喷燃油量、主喷定时、运行负荷以及喷射压力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低温燃烧模式是通过采用喷射定时远在上止点之前的小量引喷及随后在上止点之后的主喷来实现的。试验结果与传统柴油机(扩散)燃烧进行了对比。在所有低温燃烧下观察到以预混合为主的放热率曲线模式,而在传统燃烧方案下观察到典型的扩散火焰燃烧放热率模式。在传统的燃烧条件下观察到高亮度火焰,而在低温燃烧方案下观察到亮度低得多的火焰。在较高负荷和喷油量较低的方案,观察到在有些方案下有液态燃油喷入低温预混合火焰中。与传统扩散燃烧相比,低温燃烧在相似的运行负荷下取得了碳烟和NOx同时降低的效果。对于高负荷条件,由于缸内温度较高,NOx排放量较大。不过,与传统燃烧相比,高负荷条件下碳烟量有明显降低,这表明,增大喷射压力可显著减少碳烟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当今,经济、技术、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趋势都发生了变化,汽车用户的要求也随之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未来车用动力装置具有更低的有害物排放、更高的效率,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就必须通过综合汽油机和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优点来达到这个目标。Volkswagen公司动力研发部将这种新技术称之为“复合燃烧系统的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4.
部分顸混合燃烧(PPC)在燃烧可控性高和排放特性方面接近于均质充量压燃发动机。为了实现PPC,滞燃期必须足够长,以使燃油在燃烧前与空气充分混合。喷油需足够早,同时采用高废气再循环(EGR)率,以获得较长的滞燃期。为了明确PPC的原理,创建了燃烧特性随喷油定时、EGR率变化的脉谱图。在一台6缸重型柴油机上进行燃烧特性的研究,喷油始点由早到晚变化,EGR率的范围也很大。在参数扫描期间监控发动机的排放情况,在低排放、高效率的最佳区域内,研究了喷油压力和发动机转速对燃烧的影响,以获得对燃烧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根据隧道火灾的特性,通过参照DIN53436标准建立的燃烧装置,在室内模拟汽油、柴油和煤油的不完全燃烧,并测定燃烧过程的O_2浓度、CO_2浓度、CO浓度和温度变化,证实其不完全燃烧程度符合ISO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12V180ZJC型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放热规律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我厂在90年代初与奥地利AVL研究所联合开发研制的12V180ZJC型柴油机为例,将在AVL研究所试验台上按Ne-1324kW的螺旋桨特性试验所得试验数据和在各工况下所取得的燃烧放热率图为依据,进行分析,提供燃烧放热特性的帮助,寻找燃烧放热率图与柴油机之间内在的联系,希望对研究高速直喷式增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催化燃烧法是净化有机废气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它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条件,如使用不当,会造成大量的能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催化燃烧法的合理应用,供阅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重油燃烧产生大气污染。针对重油燃烧的机理分析污染原因,并在生产现场进行试验和监测,提出控制烟气污染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排烟黑度在3~5min降到林格曼1级以下,正常燃烧过程中排烟黑度均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阐述高压喷射燃油雾化的机理,以及喷雾燃烧的机理,使用快速压缩装置和各种光学摄像系统观察了高温、高压气体中燃油喷雾动态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马自达公司开发的怠速停车系统“istop”燃烧技术获得日本燃烧研究方面的权威机构,即日本燃烧学会授予的2009年度日本燃烧学会“技术奖”。该奖项主要是授予在燃烧应用技术的研究及开发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研究小组。  相似文献   

11.
铁路机务段油品检验和着色探伤配件检验过程中释放出以苯为主的有害气体,影响操作者的健康和污染环境。南口机务段利用有机气体催化燃烧加热元件,设计安装了适合机务检验要求的净化装置,使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气体催化燃烧净化。达到低于国家容许标准排放。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内燃机》2014,(1):28-28
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院的内藤健教授针对汽车、飞机及发电设施等采用的发动机压缩、燃烧原理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可将影响性能的热效率提高到现在的2倍水平。应用新原理的发动机压缩和燃烧过程不在整个燃烧室范围内进行,而是集中在燃烧室中央的某一点,这样,除了能提高混合气的压缩比外,而且由于燃烧后的高温气体不接触燃烧室周围壁面,热能难以泄漏到外部,因而可以取消冷却装置。并且,可以有效利用原本会逸人冷却液等处的热能。  相似文献   

13.
在1台均质充量压燃式发动机上测定了着火定时的特性、失火条件、燃烧噪声和排放。在发动机试验中,利用详细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发动机循环模拟,揭示出着火定时的特性,并观察到了低氮氧化物(NOx)燃烧。通过利用动力学模型的定容燃烧模拟,推算出燃烧期内燃烧噪声与压力升高率的关系。基于废气再循环、进气温度、压缩比和燃料组分对着火定时、燃烧噪声和NOx排放的影响,探讨了均质充量压燃式发动机的燃烧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直喷式柴油机抑帛 合燃烧和激活扩散燃烧可以同时降低NOx排放和油消耗率的原理,作者试制了在主喷孔附近设置微小孔径副喷孔以抑制初期燃烧和活化后期燃烧的组合喷嘴。在单缸柴油机上与现用的普通喷嘴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变频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范围广泛的一门技术,尤其在节约电能、自动控制等方面更为突出。变频技术应用在锅炉的燃烧控制中,既节约了电能,又使燃烧充分而节约了燃煤。由于改变了传统控制模式的运行方式,使锅炉自动燃烧控制系统运行更稳定,安全可靠。该系统应用于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山海关桥梁厂、齐齐哈尔车辆厂、南口机务段等单位,经测试效果明显,推广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16.
燃烧重油对大气产生的污染是我厂重大环保课题,受到工厂和青岛市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现场调查分析,重油的供油状况及燃烧工况是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本文为解决污染选择了三种试验方案,经选择论证;提出了治理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排放废气已达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为今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二维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液体燃料费用的上升,排放标准更加严格,需要采用更经济、更有效的燃烧方法。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由于具于较好的排放特性,爱到研究人员的关门。为了改善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本文采用离散型液滴模型模拟喷雾,采用k-ε双方程模型模拟湍流运动,用多步快速反应模型模拟燃烧化学反应。建立了双燃料发动机二维燃烧模型,并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地得到的偏微分方程组进行离散求解。对一台单缸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本文的数值计算正确地反映了缸内燃烧过程的实际规律,能够反映引燃油量、发动机转速与负荷等运行参数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因而该模型对于进一步优化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揭示影响其燃烧的主要因素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排放控制、二氧化碳值、舒适性、驾驶性、可靠性和成本是未来所有动力装置开发的主要框架。为了在保持燃油耗优势、良好运行性能和可接受成本的同时,满足未来的欧洲排放法规和现行的美国排放法规,在这个框架内,无论是轿车,还是商用车的柴油动力装置都面临一些挑战。其中之一是不同国家柴油品质的差异,包括不同的十六烷值、挥发性、含硫量和分子成分。此外,由于经济和环境的原因,越来越多具有不同燃油品质和特性的代用燃油将被推向市场。目前,大多数柴油机采用的喷油系统控制算法是开环控制。采用这种控制方法时,燃油品质的变化会增加校准的难度和校准持续时间,同时还会降低燃烧强度和排放。控制不同燃油燃烧的一种可能解决方案是采用闭环燃烧控制。一旦这种设想被发动机试验证实,针对不同品质燃油的校准会变得更快、更容易。另外,车辆使用期间的在线校准修正还可以避免发动机故障,并确保适宜的驾驶性能和排放性能。介绍一种补偿燃油品质变化的创新方法。依据2种市售燃油(EN590欧洲柴油和低十六烷值美国柴油)的品质,通过燃烧分析研究了燃油对燃烧特性和排放的影响。基于这些数据和结果,介绍了一种能补偿燃油品质变化的创新闭环燃烧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EN 45545-2:2000标准中列出了轨道车辆橡胶弹性元件的燃烧性能参数并要求测试试样的结构需与产品的结构保持相关性。文章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对于纯橡胶的弹性元件,燃烧性能随着橡胶厚度的不同而不同,橡胶厚度为6 mm左右时燃烧性能最差,随着橡胶厚度的增加而改善,当橡胶厚度超过15 mm后,改善效果不再明显;对于橡胶与钢板复合的弹性元件,橡胶厚度在15 mm以内时,钢板明显影响橡胶的燃烧性能,可使其燃烧性能参数MARHE、DS,max大幅降低;对于橡胶与钢板叠层复合的弹性元件,对橡胶起到分隔作用的钢板能够明显改变橡胶的燃烧性能,钢板间距越小,改变程度越大,燃烧性能参数MARHE、DS,max越小。因此,橡胶弹性元件的燃烧性能参数值与试样的形状和尺寸相关,即与产品设计结构相关,不应认为是橡胶材料的固有基础性能。  相似文献   

20.
《国外内燃机》2012,(4):52-59
氢可以从各种再生能源中产生,因此预计,氢将会在社会长期能源需求中起到重要作用。传统氢发动机存在的一些缺点是:冷却损失较高导致热效率较低,以及不正常燃烧(回火、早燃、燃烧速度较快)限制了大负荷运行。氢燃料直接喷射是克服这些缺点的一种有效办法,但是要实现高效率和低氮氧化物(NO。)排放的燃烧方法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研究。采用一种试验性氢高压喷射器(最大喷射压力30MPa)对高效率和低NOx排放的氢燃烧进行了研究。采用1台2.2L4缸涡流形燃烧室柴油机进行试验,氢喷射器安装在气缸中心,火花塞安装在预热塞位置。为了能向1个气缸提供氢气,对这台发动机进行了改装。通过控制喷油定时和点火定时研究了氢气的均相和分层燃烧。另外,还研究了联合使用火花点火的扩散燃烧(即火花点燃辅助扩散燃烧)。结果显示,采用高压直喷的分层扩散燃烧与传统的均相燃烧相比,指示热效率提高了约39/6。热效率提高的原因是:(1)分层扩散燃烧改善了冷却损失与等容度之间的折衷关系;(2)接近上止点喷射的压力恢复效应十分有利于热效率的提高;(3)在废气再循环(EGR)与扩散燃烧相结合的情况下,能使EGR更为有效。通过抑制喷束的贯穿度以减少较多的冷却损失,使这台小型发动机达到了52%的优良指示热效率,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和可视化缸内燃烧研究得到了证实。另外,还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认识:EGR除湿能增加工作气体的比热比,并能在降低NOx的同时提高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