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采用连续模糊控制方法来实现具有地面不平度预测量系统的主动悬架动力装置的控制,并通过模拟计算证明了采用此方法可使汽车和行驶平顺性和行驶安全性同时得到有效改善,结果还明,它可以有效降低主动系统消耗的最大功率和一定程度降低总能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2.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模糊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汽车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以阶跃函数和模拟路面为输入,对汽车1/4主动悬架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并与被动悬架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控制的主动悬架,汽车车身加速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汽车主动控制悬架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动控制悬架有使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纵安全性得到改善,本简要地介绍了国外汽车主动控制悬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给出了流量控制型和压力控制型两种控制方式的简图;阐述压力控制型主动悬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天棚阻尼器控制、最优控制、预见控制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主动汽车悬架的非线性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新亮  张建武 《汽车工程》1997,19(3):175-179
本文采用1/4车模型对天棚阻尼器和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针对执行器的非线性特性,探讨了微分几何法和反馈法线必互法在主动悬架控制中的应用,在系统控制设计中采用了离散滑模法,仿真结果显示非线性控制律能有效地改善主动悬架的隔振特性。  相似文献   

5.
半主动悬架较被动悬架,在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同时与主动悬架相比具有性价比高、耗能小等优点,所以半主动悬架成为近年来汽车底盘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车辆4自由度1/2半主动悬架模型,提出了模糊PID混合控制算法,并基于该算法对半主动悬架进行控制,且对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时滞问题做了定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混合控制的半主动悬架在车身加速度、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前后悬架动挠度、前后轮胎动载荷、前后簧载质量加速度等在时域和频域中均有所改善,且一定量的时滞对该算法亦影响较小。这对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的研究和半主动悬架的开发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涂华刚  王庆丰 《汽车工程》2002,24(3):245-249
本文在理论上建立了一套基于主动力反馈原理的新型主动阻尼悬架的设计和优化方法。首先提出了该主动阻尼悬架的实现模型,该模型是在传统的液力减振器的基础上,应用半主动控制的思想,结合力反馈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内部液压反馈阻尼网络模型。理论优化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通过该液阻网络模型,即可以实现电控的主动阻尼悬架的功能,它可以根据汽车行驶路况的好坏,自适应地调节悬架阻尼大小以实现主动阻尼悬架的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7.
模糊控制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模糊控制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鲁棒性进行研究,以阶跃函数为输入 ,对汽车1/4主动悬架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1/2车4自由度主动悬架的T-S模糊模型,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模糊保性能控制方案,并且针对含有参数不确定性的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较满意的控制效果,也证明了主动悬架系统在减少振动、提高汽车平顺性方面要优于被动悬架。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1/4车辆2自由度的主动悬架系统数学模型如图34所示。以上给出的车辆各被动、主动或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均为线性悬架系统的振动模型,悬架和车轮弹簧刚度是定值,悬架的阻尼系数也是常数。然而,事实上车辆悬架中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线性,并且由于车辆悬架材料的变形老化以及使用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使得实际的车辆悬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主动悬架系统的非线性控制主要由其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来体现。依据控制策略不同所采用的控制理论也不同。通过对主动悬架系统施加一定的控制规则或策略,  相似文献   

10.
汽车悬架的主动控制非常困难,特别是要处理越野汽车的舒适性和操纵性。越野汽车的悬架位移量非常大,非线性时变特性和阻尼特性非常显著。一种能提高主动悬架系统的效率的方法是:保留线性控制方法的优点。同时用线性回馈方法识别并取消非线性特性。文中简略介绍了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和军用越野汽车的一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悬架是现代汽车的重要装置,对汽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通过性等多种使用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的被动悬架将被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而取代。文章简要介绍了这三种悬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主动悬架的五种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12.
车辆主动悬架的神经网络模糊控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丁科  侯朝桢  罗莉 《汽车工程》2001,23(5):340-343,336
利用神经网络来实现在车辆主动悬架中的模糊控制,通过对主动悬架实体装置的台架实验研究,在不同激励信号的作用下,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都具有很好地抑制车体振动的特点,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PID控制。在车辆主动悬架中,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具有设计新颖,实用性强,特别对于减振效果要求较高的车辆,更能发挥其优点。  相似文献   

13.
李治国  金达锋  赵六奇  张峻青 《汽车工程》2002,24(5):426-429,450
预测控制(包括轴距时间延迟)具有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能力,对性能指标的频率成型则可以改善乘坐舒适性。结合以上两种方法,提出了一种算法用于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的设计,并在时域和频域利用此算法对一个五自由度主动悬架车辆模型进行仿真,检验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汽车液压主动悬架系统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中华  刘少军  朱浩 《汽车工程》2003,25(5):471-473,517
设计了一个汽车液压主动悬架装置,运用模糊控制技术对所设计的悬架系统的控制策略及控掣登嚣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主动悬架装置是正确的,采用模糊控制策略能够保证悬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HA)汽车主动悬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含时滞的EHA汽车主动悬架模型,研究了时滞对模糊控制主动悬架动态性能的影响.论述了解决控制时滞问题的主要策略,对带有时滞补偿的EHA模糊主动悬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时滞补偿算法明显改善了EHA主动悬架的控制效果,为主动悬架样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选择LMS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权系数使二次性能指标达最小,根据单个样本方差的负梯度来调节权系数;得到控制输出。针对简化的车辆模型,将空钩控制、广义自适应控制与LMS自适应控制相对比。仿真计算表明,主动悬架系统LMS自适应控制策略不仅计算简单,而且理论上在主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性能明显优于其它对比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汽车悬架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现代汽车悬架,要求其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提供平顺性和安全性的最佳匹配。但是传统被动悬架,只能保证在一种特定道路和速度下达到最优折衷。为此,开发研制了各种悬架控制技术和方案。介绍了半被动、半主动、慢全主动、全主动四种悬架控制方案和应用,并作了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主动悬架力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关系,及基于模糊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以提高操纵稳定性为目标的主动悬架控制器。并进行仿真试验验证该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主动悬架控制器能够提高车辆横向操纵性能。  相似文献   

19.
汽车可控悬架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寇发荣  方宗德 《汽车工程》2007,29(5):426-432
总结了汽车可控悬架的发展状况,详细阐述了半主动悬架、主动悬架等的结构形式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新型可能量再生的可切换的主动/半主动悬架结构方案,并进行了台架试验。评价了用于可控悬架的主要控制策略,指出应着重研究非线性控制与智能控制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和开发可能量回收的汽车智能悬架,重点包含制动、转向、可控悬架的底盘集成控制。  相似文献   

20.
邓志党  刘献栋  高峰 《汽车工程》2003,38(Z1):92-97
本文采用了卡尔曼估计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对七自由度整车悬架系统进行主动控制,通过对各种路面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此控制方法汽车悬架进行主动控制,可显著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