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长江航道测量中心进行电子航道图管理特点及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电子航道图生产成果资料管理的电子航道图管理系统设计思想。分别论述了系统逻辑结构设计、功能结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试验系统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该系统很好地满足了测量中心对航道图管理的需求,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生产与数据管理的效率,开发基于.NET框架技术的长江电子航道图测量成果文件及产品文件管理、数据生产流程管理等功能的软件。在有效管理生产数据的同时,实现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生产的流程化管理,可为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生产提供有效的辅助。  相似文献   

3.
以研发长江电子航道图航标数据更新系统为目的,开发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的管理、航标数据信息更新等功能的生产软件,实现了航标技术管理人员通过编辑达到长江电子航道图航标数据及时更新的目标,有效地提高了长江电子航道图航标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电子航道图的应用管理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航标信息,更好地发挥了长江电子航道图的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港口与航道     
《中国海事》2008,(10):71-72
首段数字航道在长江建成 长江南浏段数字航道示范工程目前顺利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的验收。数字航道上起安徽与江苏交界的慈湖河口,下至江苏太仓浏河口,全长369.5公里。工程建设主要包括电子航道图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系统支撑平台三个子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实现了航道图数字化、航标监控实时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作为中国第一段数字航道,它使长江航道维护管理和对外服务从传统模式迈入到数字与信息化时代,成为中国航道建设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张浩  代礼红  吕刚  徐红 《水运工程》2023,(10):158-163
针对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期所在河段不断航,且来往船舶多,临时航道通航环境复杂的情况,设计开发了施工期智能航道系统,该系统以电子航道图为显示基础,实现航道水位、流速流量和水深的实时监测、航标遥控遥测、船舶动态管理等功能,并提供共享与服务接口,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对河道表面流速场的非接触、无人值守的实时测量,以及对航标、船舶的动态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龙溪口枢纽工程施工期工程河段的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沿江经济和长江水运快速发展,港航管理部门、通航船舶、航运企业等对长江电子航道图应用服务需求十分迫切,长江电子航道图(3.0版)系统重点研究了基于WebService技术的信息集成应用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底层数据资源扩展、Web服务接口设计发布、前端应用研发集成,将所有功能充分融合Web服务,实现了长江航道各类数据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从而形成了完整的长江电子航道图服务体系。通过示范应用,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及时、丰富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的时效性,在分析数据预处理更新流程的基础上,研究电子航道图快速更新工具的开发方法。利用本工具自动处理电子航道图数据的更新,简化了人工操作的繁重步骤,提高了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预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ArcGIS平台搭建、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系统是整个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相关标准规范、定制开发多种辅助工具及质检功能模块,实现数据模型扩展、多源数据入库、物标自动编辑、多版本产品定制等功能,从而保障电子航道图的快速生产和更新,为电子航道图应用服务提供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的愈发迅猛,内河航道对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需求极大提高。数字航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内河航道的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当前我国航运经济发展及国内外内河航道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数字航道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总体结构组成和工作流程,并分析数字航道技术在我国内河航道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电子航道图预处理流程及成果进行技术规范分析,以提高电子航道图预处理工作效率为目标,总结了工作中发现的几条关于提高电子航道图预处理效率的方法,成功解决了电子航道图在水深数据处理和图形裁切等方面的棘手问题,提高了电子航道图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长江在航营运船舶终端数据的测深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道水深是表征航道条件、开展航道维护决策、指导船舶航行最重要的航道尺度指标。针对日益增长的航道条件动态监测、航道信息服务需求,在现有航道水深测量、航道水位改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长江电子航道图船舶终端系统的功能,探讨在航营运船舶采集的水深数据的接入、传输、存储、处理、可视化与运用等技术问题。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船舶终端,提出了利用在航营运船舶终端数据的测深技术方案,并就技术方案的实施给出了建议。该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航道水深的监测能力、拓展航道水深信息来源、降低航道水深信息采集成本、提高航道水深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上海港公共航道维护保障中存在的“点多、线长、面广”、维护作业安全风险高等难题,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建模及系统研发,对航道维护保障智慧管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基于AIS轨迹数据的船舶作业异常实时检测方法,实现对于航道维护保障全过程“一图全面感知、一键可知全局”的目标。研究成果在上海港洋山港区、外高桥港区、罗泾港区等港区的公共航道维护保障中得到全面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林强  徐峰 《水运工程》2011,(3):126-130
"南浏段"数字航道系统主要由电子航道图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系统支撑平台等组成。综合监控系统是数字航道应用系统的核心,主要由航标遥测遥控平台、船舶监控平台、水位监控平台3部分组成。该系统正式运行后,在航标技术信息动态监控、工作船舶动态监控、水位动态监测、标志被打及船舶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等航道维护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航道维护工作效率。未来随着航道科技的不断进步,综合监控系统将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到2010年,航道养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建立高效、协调的航道管理体制,航道养护机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通过加强航道养护与管理,巩固航道建设成果,保障航道畅通,高等级航道的养护及其作用显著增强;基本健全航道法规体系,航道管理与保护工作得到切实加强;航道养护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以创建文明样板航道为重点的行业文明建设达到新水平,职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具体任务是: 1.深化航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建立起职责明确、精简高效、运转协调、有利于加强航道养护管理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5.
夏辉宇 《水运工程》2016,(5):110-115
手动处理生成航道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费时耗力,存在着效率瓶颈。提出并构建长江航道水下数字高程模型自动化处理系统。该系统由水深数据自动监测读取模块、DEM自动处理模块、成果自动加工模块以及流程监控显示模块组成,实现了从原始水深点自动监测到规则格网DEM及其专题图的快速自动化处理,有效节省了人工操作,提高了DEM产品的时效性,解决了效率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6.
石昕  杨保岑  彭文  张典 《水运工程》2012,(4):196-199
长江电子航道图作为数字航道建设的核心内容,在长江航道现代化现设中将起到数据基础和系统支撑的关键作用。介绍了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和系统的总体架构,对空间数据库、生产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的逻辑结构、功能模块等进行设计,重点对生产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了阐述,为数字航道、智能航运的早日实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综合监控系统是数字航道系统建立的重点,本文就数字航道、综合监控系统及相关功能进行具体介绍,然后以长江建立的数字航道为工程实例,具体分析了数字航道综合监控系统在长江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最后对数字航道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以期实现航道管理维护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推动新时代下长江航道现代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长江航道局付绪银局长关于数字航道"必须用、全面用、好好用"的工作要求,长江航道测量中心作为长江航道信息化建设管理单位,全力做好数字航道"一图一站三平台"维护管理工作,目前在长江航道系统内已全面"用起来",实现了长江航道信息资源数字化,进一步给用户提供更加及时、便捷、高效的长江航道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9.
李菁  李佳恒 《中国水运》2011,(10):38-39
结合三峡坝区数字航道系统建设,针对三峡河段水位变化频繁的特点,提出了内河电子航道图动态水沫线算法,并通过计算机软件编程,实现了水沫线的动态显示,方便航道管理部门及时掌握航道动态。  相似文献   

20.
秦振中  田明春 《水运工程》1996,(3):73-74,85
简要介绍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船闸运行调度管理、行政事务管理及应用条形码技术的船舶自动登录系统方面的运用情况,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措施。并对系统投运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