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2001年全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专项整治,尤其是交通行业管理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以来,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过小、过弱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日益朝着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业良性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上篇《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促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业良性发展》介绍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将预测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有关部门制订相关行业政策提供技术支持.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企业增速有所放缓 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业户自2005年以来平均每年以12.5%速度增长,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年均4.7%的增长速度不到普货的2/5.同时,从2010年开始受到国内外经济下行趋势的影响,2011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数量与2010年相比,增长速度仅为3.6%,增速放缓.  相似文献   

3.
2001年以来,全国进行了4次全国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工作。在此基础上,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发布了《关于印发〈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公交管[2005]49号),决定于2005年5月10日至2005年9月30日开展第5次全国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专  相似文献   

4.
《交通标准化》2011,(2):22-23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以下简称《危规》)自2005年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第10次部务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令2013年第2号,以下简称《危规》,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为了宣传贯彻《危规》,现将修订的必要性和主要变化作如下介绍. 修订的必要性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以下简称《原危规》)自2005年颁布实施至今,在规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市场监管、规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经营者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次修订《原危规》主要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5月以来,在全国范围已进行了5次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专项整治,2006年还计划开展第6次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整治,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形势有所好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建立预防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长效机制。因此,从本质上解决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问题的道  相似文献   

7.
在上篇《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促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业良性发展》介绍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将预测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有关部门制订相关行业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企业增速有所放缓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业户自2005年以来平均每年以12.5%速度增长,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市场准入门槛相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各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泄漏事故屡见不鲜,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诸多伤害和隐患。因此,进一步强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时不我待。2012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第10次部务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规定》,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距离2005年颁布实施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将进一步走上法制轨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交通部修订、颁布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作为《道路运输条例》配套规章,自2005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将进一步走上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02年开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管理经过连续几年的专项整治,特别是国务院《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后,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专业特性且符合资质条件的企业经营的局面,从业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运输装备也有很大的改进,但仍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水平不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频发,特别是油罐车造成的交通事故、道路遗洒、车辆侧翻、罐车爆炸,屡见不鲜.为了减少事故发生,交通运输部在管理上也是尽心尽力.从发布危险货物运输国家强制性标准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再到要求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出厂前安装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794-2011)的卫星定位装置,等等.2012年12月1日,由交通运输部牵头,五部委联合制定的危险货物运输五项新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实施.2013年7月1日,交通运输部新修订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规定》也将要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2.
自从2002年开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管理经过连续几年的专项整治,特别是国务院<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后,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专业特性且符合资质条件的企业经营的局面,从业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运输装备也有很大的改进,但仍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水平不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危规》)是为规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活动的.有关危险货物的概念是出自《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在实际操作中,货物是否属于危险货物以《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为准.这些内容在"释义"中已作了介绍,在此就不过多地介绍了.这样,人们普遍认为《危规》是管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为什么还能管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呢?这就需要阐述危险货物与危险化学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驾驶员越来越明显的高龄化现象,采用薪酬满意度、职业荣誉感、安全意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和服从管理性6个方面的调研数据,将驾驶员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驾驶员的生存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驾驶员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比较高龄与中低龄在各个维度的差异,得到高龄驾驶员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潜在风险,旨在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高龄”驾驶员在安全意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和服从管理性方面均低于中低龄驾驶员。  相似文献   

15.
无锡市交通局根据江苏省交通厅<关于对我省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文件精神,从2001年11月20日至12月7日对该市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组织了自查、检查和验收.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规范、有序进行,交通运输部于2005年重新修订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并于8月1日起施行;2009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30日签署第406号国务院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定了《条例》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道路运输经营和管理行为的行政法规.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实现道路运输管理现代化.推进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解决了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有法可依的迫切需要。道路  相似文献   

18.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危规》)是为规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活动的。有关危险货物的概念是出自《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在实际操作中.货物是否属于危险货物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为准。这些内容在“释义”中已作了介绍,在此就不过多地介绍了。这样,人们普遍认为《危规》是管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为什么还能管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呢?这就需要阐述危险货物与危险化学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系统整体最优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系统分析及风险测度研究,是实现规避高风险路段的基础关键技术.本文以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为研究对象,结合典型区域特征,进行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复杂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测度模型,并以典型危险货物液氯道路运输为例进行应用研究.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测度模型研究中,以泄漏事故导致的暴露人口风险损失和环境敏感区域损失两项指标作为评价对象,结合ALOHA模拟泄漏事故情景并将扩散情况载入ArcMap,分析泄漏事故所带来的价值损失.考虑运输成本,建立以系统整体最优--风险最小和运输成本最低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双目标规划模型.最后,基于实例结合蚁群算法对模型和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企业简讯     
为贯彻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其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两项国家标准,这两项标准已于2005年11月1日开始实施。鉴于道路运输危险货物管理部门和企业(单位)长期使用《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1986),同时考虑到新旧标准的顺利过度,本文在介绍新旧两个标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其差异,并提出有关应用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