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奥运火炬在广州市传递日为例,分析了大型活动期间交通管制措施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首先介绍了交通管制措施的种类,然后从影响的形式、机制、决定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道路交管措施对周边路网交通的影响,以及对人们出行方式、时间、路径选择的影响,最后针对如何降低交管措施对交通正常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在城市路网规划、交通控制、公交运营及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武汉市已出台多项以阻断为主要目的的交通管理措施。总结疫情期间武汉市交通需求管理的经验和不足,是识别城市应急交通设施短板的重要途径。通过反思本次非常态实践,总结提出仅依靠交通管理措施无法解决疫情期间所有的交通需求,需要交通管理措施、应急响应和资源协同的"组合拳"。由此,从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法律政策与应急预案、智慧交通建设三方面提出提升城市交通的应急保障能力。最后,针对武汉市从非常态向常态交通过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新冠肺炎疫情下交通防控政策对长沙市人口流动的影响,本文根据长沙市在新冠 肺炎疫情期间颁布的交通防控政策和疫情实时防控情况划分防控阶段,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利 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长沙市不同阶段的交通防控政策以及量化防控效果,分析交通防控政策对 长沙市人口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沙市在交通管制阶段,平均人口迁出强度、平均人口迁入 强度及城市内部出行强度分别下降了83.68%、69.24%及59.74%,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流动,降低了 疫情扩散危险。在交通恢复阶段,长沙市人口流动强度逐渐反弹,城市内部出行强度基本恢复到 2019年同期水平。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了交通管制对疫情扩散限制的有效性,为常态化疫情防控 下精准防控政策和复工复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对调整优化城镇群空间布局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交通一体化发展提出的要求,从战略区位、社会经济格局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总结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特征,并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在运输结构、交通设施网络空间布局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最后分别从客运、货运以及体制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包括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为导向完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提升区域运输组织效率和一体化服务水平、加强区域规划统筹、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以及加强土地和资金等相关保障。  相似文献   

5.
孙闻鹏 《交通与运输》2020,36(4):96-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对经济及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交通运输生产、交通运输企业运营和河北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其对河北省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的影响,着重对比分析了河北省自启动一级响应以来运输生产等行业发展与去年同期的变化。并从指导客运企业制定运输组织方案、给予中小型运输企业财税减免与运营补贴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恢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研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交通运输应对策略。分析疫情发生以来在中国大陆境内传播的时空特征,将疫情发展分为警戒期、大流行期、过渡期和消退期四个阶段。从警戒期、大流行期最大限度减少甚至阻断人员流动与聚集,到过渡期、消退期逐步有序恢复人员流动;从全国一盘棋式的交通管控,到基于分区分级的交通管控,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对策根据疫情时间发展阶段和空间发展差异做出的动态调整。最后指出,当前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平衡交通服务供给与在途疫情防控,提供需求可感知、客货可追踪、行程更便捷的多元化交通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既要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又要满足公众安全流动。以南宁为例,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城市交通应对策略,结合手机信令大数据对城市人口迁移、客流运输、交通运行、出行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判断疫情对城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和复工复产后城市交通的恢复状况,总结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下城市交通特性。从倡导韧性城市建设、强化城市交通供给多样性、优化城市物流交通体系和重视城市智慧交通建设等4个方面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对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产生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公共汽车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期间,既要持续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保障性出行服务,又要有效地控制病毒传播的风险。在研究室内病毒通过飞沫在空气中的传播机理基础上,分析公共汽车车内病毒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公共汽车运营管理特征指标,确定公共汽车交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7项具体控制指标。最后,重点针对疫情恢复期的公共汽车交通,从降低车内易感人群数量、防止出现车内感染者、缩短车内暴露时间和优化通风条件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加强道路公共交通管控以有效切断传播路径。道路公共交通包括道路长途客运、公交、出租车和网约车。疫情风险等级不同决定着道路公共交通运营策略差别,宿迁市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道路公共交通运营实践具有一定代表性。不同道路公共交通工具采用的管控措施亦有所不同,但加强场站、车辆、人员的卫生防疫工作是一致的,消毒、通风以及人员测温和佩戴口罩是强制要求。执行乘客实名制乘车需要从信息技术手段上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的工作进展缓慢.继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事件,还发生了货船和美国航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事件.LNG船作为一种专用于运输和加注液化天然气的特殊船舶,传染病期间的安全运营和管理更需要全面考虑和探索.指导船舶建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管理计划,包括船上隔离计划,指导船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由船长担任组长、船上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完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制度,监督船上所有人员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亟须探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系统回顾了广州市城市交通规划与实践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交通理论与实践探索起步,到90年代对城市交通整体研究与系统建设,再到21世纪强调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城市交通规划的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也促进了交通建设、实践更加科学。实践表明,在交通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及时做好交通应对措施对于引导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趋势——更加注重大区域交通,重视轨道交通、交通管理,以及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交通运输行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应急保障中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从系统韧性角度出发,结合此次疫情的突发性和新特点,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复杂动态系统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和挑战。充分借鉴联合国、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等关于韧性交通运输系统构建和交通应急保障的经验,梳理出交通运输行业系统韧性分析要点。从疫情防控与应急保障两方面,提出了建设韧性交通运输体系、做好客货运输保障和丰富应急管理手段等措施建议,以期有利于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并为下一阶段综合交通网建设及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急交通运输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一定程度的不足。为完善我国应急交通运输体系,首先剖析了我国应急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的问题,即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不足、重大疫情防控救助措施和手段有待提升、重大疫情联动响应机制尚需优化等;然后,总结了美国和日本应急运输的经验做法;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应急交通运输体系的一些政策建议,如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在交通运输部常设国家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协调中心,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社会性功能,优化联动响应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正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最新情况。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韩光祖在发布会上表示,为继续防控海外疫情输入,民航局日前发布了第四版《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再次加强优化防疫措施。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国大流行性流感国家战略》《大流行性流感国家战略实施计划》《大流行性流感准备、响应和恢复指南——重点基础设施和关键资源》等3份文件核心要点的解读,介绍了美国联邦运输部在大流行性流感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及采取的措施,提出美国大流行性流感防控机制对我国交通运输部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启示,包括:借鉴美国大流行性流感防控理念,完善我国交通运输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建议我国交通运输部门在充分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参考美国大流行性流感防控体系,制订我国交通运输业防控大流行性传染病的顶层计划,为应对未来疫情暴发做好准备;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和疫情结束后,始终加强科学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科学决策,完善各类政策、法规和标准。  相似文献   

16.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我国区域性疫情频发,如何量化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运行和客货运输的影响成为社会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设计了高速公路运输指标计算方法,提出疫情防控措施的等级与阶段划分流程,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疫情防控措施对高速公路运输指标的影响。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为对象,基于2020年5月—2022年4月高速公路收费数据和疫情防控信息开展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I级(加强)防控措施下,客车流量显著下跌,各案例降幅在8%~27%之间,货运指标变化不明显。深圳和东莞在II级(严格)防控阶段,客货运指标均剧烈下跌,两市客车流量分别再下降 46.3%和 33.7%,货车流量分别再下降 42.7%和 27.6%,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降幅与货车流量相当。高速公路客车市际平均运距在I级防控措施下存在下降趋势,但在II级阶段下,客车和货车市际平均运距均显著提升。本文为城市与城市群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疫情发生以来,广州成立了交通检疫组,按照"一断三不断"的工作要求,"一断"是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三不断"是公路交通网络不能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能断,群众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通道不能断,目前广州交通保持正常运转。快速响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广州市交通部门在第一时间制定包括机场、铁路、地铁、公交等各交通运输行业的工  相似文献   

18.
正免征缴纳民航发展基金、对执行重大运输飞行任务的航空公司给予必要补偿、支持航空公司疫情期间国际航班不停飞……日前,民航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强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一揽子减免税费、给予疫情防控补贴等政策出台,助力民航企业应对疫情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正常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冲击,加大了不确定性和经济增长压力。为此,采用文献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本次疫情对交通投融资产生的影响。首先回顾并量化分析了“非典”疫情和美国次贷危机等重大事件下,交通投融资具有的受冲击大、波动性明显、地位作用突出、效用缓释等特征,然后剖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交通投融资活动的具体影响,最后结合当前中央和地方开展的积极应对举措,从完善顶层设计、稳定并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财税金融扶持、优化前期工作等方面,提出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快速响应阶段,城市运行遇到系列应急性问题。以构建"可信、可控、可靠"的交通服务体系为目标,利用大数据研判疫情整体防控、对外交通客流、城市交通运行、重点区域活动、企业复工复产等态势。围绕如何动态、精准识别市民出行需求变化以及全人群出行链特征变化等关键问题,提出城市交通系统从传统追求"大客流、高效率"向追求"安全可信、精准调控"转变的完整措施建议。最后,提出将韧性交通构建纳入长期交通战略,持续保障城市运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