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海洋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原因分析,制定了主通航孔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标准。根据温控标准,采取了原材料优选、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缩短层间间歇期、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表面二次收面、冷却水管设计和聚苯板保温材料使用等方法,进行施工过程控制。监测结果表明混凝土各项温控指标均满足要求,未发现混凝土开裂现象,达到了混凝土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的基础上,以西江特大桥主墩承台为背景,通过采用低水化热胶凝材料体系、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及级配良好的碎石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埋设冷却水管及蓄水保温养护等温控措施,进行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并对浇注后承台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控,有效避免了有害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水胶比低,胶凝材料用量大,水化热高,大体积UHPC易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结构开裂。基于ANSYS的仿真分析技术,采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开发了一套大体积UHPC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计算程序,将其应用于沱江大桥塔梁固结段施工期温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块分层浇筑方式并采取聚氨酯保温和通水措施后,浇筑块开裂风险较低,宜加强底板保温养护和优化实心区水管排布保证温控质量。  相似文献   

4.
海洋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环境中混凝土由于胶凝材料用量大,混凝土水化热高和自收缩大等原因,更容易产生温度裂缝。通过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海洋环境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提出了相应的温控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北盘江大桥3#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例,介绍了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贵州山区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的经验。通过对冷却水循环系统进行改进,对冷却水进行强制降温,使得冷却水得以回收利用,并采取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以及混凝土表面保温养护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
彭再勇 《隧道建设》2016,36(9):1139-1146
红谷双向6车道沉管隧道管节具有横断面尺寸大且结构形式复杂、一次浇筑混凝土体量大、内外温差及温度应力大和防渗抗裂性能要求高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首先通过水化放热性能试验和小圆环开裂试验优选了胶凝材料体系,进而通过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抗渗性能试验确定了低热低收缩的混凝土配合比,然后开展现浇试块和管段的温度测试,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内温度变化规律和冷却水管的降温作用,并结合温控测试与信息化施工技术指导了后续管段预制中冷却水管的布置及相关温控防裂措施的动态部署。最后结合试验分析结果与现场施工环境,形成了管节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分段分次分节浇筑和快插慢拔捣固工艺、循环冷却水管通水时间和管节拆模时间控制、管节各部位针对性养护措施等贯穿管节预制全过程的防裂技术,确保了沉管管节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7.
灌河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根据仿真计算得出温度应力场,提出了相应的温控标准,采取了优化配合比、匀质化施工、混凝土配制环节的原材料温度控制和浇注环节的冷却降温等措施。浇注过程中开展温度监控,动态调整温控措施,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内表温差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防止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提高了构件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参考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从配置强度、水胶比、单位用水量、胶凝材料用量、砂率五方面详述各参数选取。依托工程实践,介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中搅拌、振捣、养生工艺,对工程项目干缩性能和抗渗性能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合比下高性能混凝土其干缩率随龄期的增长而增长,掺入适量粉煤灰能有效减少收缩并提高抗渗性能,但随着胶凝材料用量增加,其抗渗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梅溪河特大桥主梁所需C60高性能混凝土高早期强度、高韧性;体积稳定;在严酷环境中的使用寿命长等特性,根据所选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和配合比设计原则,文章通过对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的分析,对大桥主梁的C60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以粉煤灰为辅助胶凝材料,实现了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收缩裂缝等指标,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0,(7)
针对机制砂的特性,通过混凝土配合比参数优化、外加剂复配、胶凝材料用量优化、矿物掺合料用量优化等方法,制备出初始坍落度大于230mm、坍落扩展度大于600mm、倒坍落度筒流出时间不大于10s的C30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总结出配制技术并确定最佳配合比参数。提出可从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施工和混凝土养护方面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制备出满足工程要求的高质量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防裂是一项系统工程,施工前和施工中的系列温控措施均对后期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抗裂性能有重要影响,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制定合理的温控指标和采取严格的温控措施,将裂缝的生成和扩展控制到最小程度。该文以澧水大桥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为背景,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温度控制、有限元仿真计算、施工中的温度控制与监测、冷却降温等一系列具体温控措施的应用,有效地防控了温度裂缝的出现,为同类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3号桥塔墩盖板混凝土设计方量13 285m~3,属于大体积混凝土。为防止盖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内部或表面产生有害温度裂缝,从混凝土原材料优选、配合比优化、温控计算以及现场温度裂缝控制等方面进行防裂控制研究。结果显示:优化试验后选出了符合要求的盖板原材料和C40混凝土配合比;根据盖板温度应力场仿真计算结果,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制定了原材料、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等的温控标准;通过在现场采取骨料遮阳、胶材筒喷淋等措施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布设冷却水管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采取仓面喷雾、顶面蓄水等措施进行保温保湿养护,达到了预期的温控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惠青黄河公路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背景,提出了该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温控的思路和标准,介绍了混凝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设计、温度控制、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主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以往多个大体积混凝土项目的施工经验,提出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初凝时间、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养护、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等一系列措施。在第一个承台分层浇筑过程中,合理布置冷却水管,埋设测温元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并整理分析测量数据,反馈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温控措施并运用到第二个承台施工中,有效控制了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主桥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有害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王聪  彭浩 《隧道建设》2020,40(10):1433-1440
襄阳市东西轴线项目沉管预制采用节段整体式全断面顺浇法,具有高强度、大断面、大体积的特点,管节控裂难度较大。为验证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以及裂缝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采用Midas FEA软件,进行沉管管节在设计工况下的水化热温度应力数值仿真模拟计算,分析管节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及应力变化情况。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管节连接处抗裂安全系数较低。进而选取理论开裂风险最高的边墙倒角位置和施工难度最高的中隔墙倒角位置进行模型试验,实际模拟钢筋及预埋件施工工序,全面检验原材料、配合比和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可靠性,并布设智能温度监测系统。通过局部块体试验,合理优化钢筋及预埋件的结构形式和安装工序,验证混凝土性能并优选施工配合比;同时,通过提出的原材料温控标准对模型试验进行温度智能监测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钢壳内浇筑的无法振捣的混凝土难以填充密实,尤其是混凝土与顶部钢壳无法密实接触,容易出现大面积脱空等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在确保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指标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制出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并通过优化浇筑工艺和仓隔设计,实现管节高品质、高工效预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以大掺量粉煤灰和小掺量矿渣粉复掺的胶凝材料体系制备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满足工作性能要求,浇筑后混凝土内部匀质性好、填充密实;2)通过控制混凝土浇筑速率和下落高度,增加仓隔排气孔数量,钢壳与混凝土之间无大面积脱空产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施工前进行温控计算,施工过程中采取原材料的选择和温度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施工的现场监测等技术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不出现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相似文献   

18.
对于高空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实际施工条件的限制,规范规定的冷却水温与混凝土温差、降温速率等温控指标往往较难实现。以贵州平塘特大桥为背景,参照规范"大体积混凝土内表温差应不大于25℃"的温控指标,对人工冷却降温措施进行了优化。通过主塔实心段温控过程中实测温度结果与有限元仿真模拟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冷却水温与降温速率控制指标的优化方法。按此方法进行温控的平塘特大桥主塔大体积混凝土未出现有害裂缝,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此方法可为同类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非洲地区基础工业差,优质混凝土原材料选择空间小,且混凝土单次浇筑方量大,强度等级高,施工环境恶劣,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难度大。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避免出现温度应力裂缝,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物中布置循环冷却水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非洲地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桥面陶粒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轻质、耐久等性能优点以及保温、隔音、抗震等功能特点,既可用于非承重结构,也可以用于主要承重结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文章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陶粒体积用量对混凝土各龄期强度的影响。由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水胶比是影响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关键因素,随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增大;粉煤灰能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对后期强度有提高;陶粒体积用量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影响不大,对后期强度有一定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和验证试验,提出满足设计力学条件要求的配合比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