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长江航运对长江航道要素信息服务内容、时效性、可靠性需求,结合长江航道要素种类多及演变复杂的特点,为克服基于专业移动测量的数字化采集方法在测绘频率上的不足、基于物联网的固定点数字化感知方法在空间感知上的不足,提出基于航船舶动态信息的长江航道要素感知方法,并从多传感器集成、多源信息质量评估、多源数据融合3个方面剖析新方法涉及的关键技术。重建航道外场终端设备感知、航道测量、在航船舶感知三结合的航道要素综合感知体系,对拓展航道信息生产来源、增进在航船舶船岸交互、提升对受自然演变及人类活动双重影响的非渠化内河航道的感知能力、全面改善航道综合信息服务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船舶设计技术交流》2005,(3):F0002-F0002
由长江船舶设计院为长江航道局设计的长江4m^3液压抓斗挖泥船主要担负长江航道水下整治,疏浚及港池的维护工作,该船航区为长江B.C级航区和J2级航段,为非自航船舶。  相似文献   

3.
<正>连日来,受三峡库区水位持续下降的影响,长江涪陵段水位今年首次跌至160m,部分河段内碛坝、浅滩、孤礁等逐渐显露,航道变窄、变浅、水流流速加快,船舶安全通行隐患与风险陡增。为全面保障航道畅通,长江涪陵航道处根据水位变化,及时优化调整航标配布,加大对过河标、横流标等标位移撤设力度,通过数字航道平  相似文献   

4.
利用长江在航营运船舶终端数据的测深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道水深是表征航道条件、开展航道维护决策、指导船舶航行最重要的航道尺度指标。针对日益增长的航道条件动态监测、航道信息服务需求,在现有航道水深测量、航道水位改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长江电子航道图船舶终端系统的功能,探讨在航营运船舶采集的水深数据的接入、传输、存储、处理、可视化与运用等技术问题。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船舶终端,提出了利用在航营运船舶终端数据的测深技术方案,并就技术方案的实施给出了建议。该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航道水深的监测能力、拓展航道水深信息来源、降低航道水深信息采集成本、提高航道水深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长江干线兰-鳊段数字航道的建设及运行,已实现了对航标动态信息(灯质、电压、位置等)的监控管理,俗称电子巡查航。但是对于航道现场水域、航标外观等情况依然无法在数字航道平台进行监管、巡查,只能采取传统的航道维护船艇开展航道现场巡查航。本文在分析现有的航道巡查航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航行的社会船舶来实现视频巡查航的新模式,弥补了电子巡查航对航道现场监管的不足,丰富了巡查航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研究可航水域动态计算的数学模型及算法,使其能够根据用户指定的船舶吃水需求,结合实时或预测水位,计算并更新可航水深范围,以辅助船舶驾驶员确定可航水域并选择合理航线。该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基于航道水深数据特征选取合适的水深数据动态插值算法、TIN模型生成算法、等深线追踪算法、等深线光滑算法等。最后,依托ArcGIS的二次开发功能和空间分析工具,完成电子航道图可航水域动态计算工具集的研制。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深水航道是目前船舶进出上海港和进出长江沿岸各港口的咽喉要道。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重栽船舶的日益增加,使得进出深水航道的船舶密度趋于饱和。为防止深水航道航行条件的恶化,保障航行安全,“开发、使用深水航道南北两侧可航水域”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各有关单位、船舶: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于2018年5月投入试运行,为保障长江江苏段12.5 m深水航道船舶通航安全,依据交通运输部《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13)》、江苏海事局《船舶航行富余水深管理规定》(2014年第3号通告),江苏海事局组织航运、航道等部门专家研究制定长江江苏段12.5 m深水航道船舶最大吃水控制标准,现通告如下:(1)江阴以上(南京新生圩至江阴大桥)12.5 m深水航  相似文献   

9.
曾涛  张文  张晓琴 《水运工程》2014,(1):128-133
长江上游以滩多、礁险、流急、水乱著称,在长达1 000余km范围内有200多个碍航滩险。急流滩在长江上游航道中虽不是最多的碍航滩险,但有急流滩的位置通常都会成为卡口或控制河段。近年来对长江上游多个急流滩险实施了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典型急流滩险的碍航特征和整治思路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长江及其他大型山区河流急流滩险航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江马(鞍山)-泸(州)段在不同航段、不同水位下滩槽碍航特征十分明显;这些情况影响了船舶的安全航行,更影响了船舶营运的经济效益。文中概述了该段航道对航运企业的影响,筛选出了重点碍航河段,并对其通航状况及碍航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简要分析了影响内河船舶下沉量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船舶下沉量的研究概况及相关近似计算公式.根据Ⅲ级航道船舶下沉量测试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了适合内河限制性Ⅲ级航道的船舶下沉量近似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公式达到了较高的计算精度,对航道水深计算及航道断面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依据船舶通过内河弯曲航道运动规律,考虑取水口对船舶航行的影响特点,以某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建立船舶通过内河弯曲航道凹岸取水口处安全横距计算模型。为保证船舶安全通过弯曲航道中取水口所导致的横流区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天津港复式航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港主航道可双向航行25万t级船舶,目前大小船混行,船流密度太大。根据预测2020年吞吐量将达到7亿t,到港船舶将进一步增加,届时主航道将难以适应。通过分析多年实际到港船舶资料和预测,70%以上为万t级以下船舶,据此提出在现主航道南北2侧各挖1条万t级单向航道,专供万t级以下船舶使用,万t级以上船舶仍航行主航道。大小船舶分道航行形成的复式航道,可以适应今后吞吐量发展的需要。同时调整进港锚地,避免进出港航行交叉。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双桨船和单桨船伴流场的不同特点,给出了双桨船切向伴流的分析方法和不同旋向下的螺旋桨设计结果,指出双桨船适伴流设计考虑切向伴流影响的必要性.内旋设计桨在大型循环水槽中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桨的空泡和脉动压力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5.
王更  许才广 《水运工程》2019,(9):181-185
为研究深圳港铜鼓航道通过能力,提高航道服务水平,通过分析港航系统作业流程,基于Flexsim仿真平台,构建了深圳港铜鼓航道仿真模型。基于不同水平年分航段、分吨级、分货类的通航船舶艘次预测结果,通过仿真试验,对深圳港铜鼓航道二期工程实施前后航道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港铜鼓航道二期工程可有效提升航道通过能力、缩短船舶等待航道时间、提高航道服务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航道建设方案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曾建峰 《水运工程》2021,(3):112-117
针对我国第一条30万吨级人工航道的扩建,从现状航道通航饱和度、核心港区船舶流量上升趋势、船舶大型化及靠泊需求等方面对航道扩建必要性进行阐述,通过对延长航道乘潮历时与航道通航能力的适应性分析,合理确定航道扩建规模和方案,对航道扩建后的水流条件改善、回淤、尺度模拟、船舶进槽和靠泊时机的匹配性等扩建效果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在现有航道基础上增深至-23.5 m、拓宽至440 m的扩建方案,通航效果良好,可满足到港船舶安全过槽及一潮靠泊的通航需求。  相似文献   

17.
张静  冯璐 《港工技术》2021,58(2):25-28
曹妃甸中区一港池是曹妃甸港区的重要作业区,港池内已建有20万t级泊位,现状航道等级规模为10万t级,限制了整个港池的发展,而航道等级的提升,口门尺度成为了最重要的制约因素。考虑到港池内的掩护效果,本文提出了在不拆除既有防波堤的前提下,口门位置处的拓宽改造方案,并结合模型试验,验证口门改造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上海港务局委托的金山咀新港区通航第三代集装箱船可行性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作者首先简略地介绍了杭州湾3条航道的现状,提出了北、中、南3条航线供最后比较选择,然后依据近年的潮位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预测乘潮过浅的能力,最后得出了航线比选的结论:以大戢山灯桩为起始点的杭州湾南航道为最佳航线,通航吃水以10.5m以下船舶为宜;吃水11.0m以上船舶进入杭州湾已相当困难,故在杭州湾要通航第三代集装箱船应对航道浅段疏浚增深。  相似文献   

19.
收集三峡水库常年回水区洪水急流滩——和尚滩大量的实测地形、水文及过往船舶航行资料,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汛期的航道条件变化,并得到和尚滩的船舶自航上滩临界流量条件。结果表明:175 m试验性蓄水后,和尚滩航道条件有所改善,流速、比降减缓,水深、航宽增加,万吨级船队及3 000吨船舶自航上滩临界流量有所提升,航运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沅水梯级渠化最末一级凌津滩枢纽建成后,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以下现行航道弯曲分汊、水浅流急、航道易淤积,船舶进出船闸困难,严重影响枢纽通航功能的发挥;在分析近坝河段航道碍航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水流和遥控自航船模、定床输沙物理模型试验,分别对左、右航线不同的工程整治方案进行研究优化;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废弃现行左线航道,选择右线开辟新航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