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水运文献信息》2002,(10):18-18
《韩国经济新闻》日前报道说,中国的造船企业已开始建造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韩国的现代重工、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等3大造船企业闻讯后,深感紧张。  相似文献   

2.
张远平  刘昌荣 《船舶工程》2005,27(4):i0002-i0002
近日,青岛现代造船有限公司在胶南市灵山卫镇举行成立仪式。该公司由韩国现代综合商社与青岛灵山船厂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中韩两国企业间合作正式建立的第一座造船企业,也是韩国企业在中国正式投资建立的首家船舶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数字化造船和数字化造船企业的概念,绿色造船与数字化造船之间的关系,发展数字化造船对中国造船工业的意义等问题,并对我国发展数字化造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造船     
《中国船检》2006,(1):78-80
韩国造船稳居霸主地位;韩国扩大船用配套设备生产;韩国增加进口中国船用厚板;波兰造船工人严重短缺;越南加速船用配套设备本土化;希腊2005年新船订单萎缩;韩国大型造船项目落户青岛;挪戚入股台州造船厂;[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日本、韩国将造船能力向中国转移,国内造船业有准备但不充分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不断地深化。各种产业向最具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促使世界经济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研究世界造船业近百年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演变规律,即世界造船中心由西方国家逐步向东方国家转移。当前世界造船产业的转移,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韩国同欧洲争夺霸主地位一样,产业转移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中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国际船舶市场发展的趋势看,当前的日本和韩国造船企业虽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但迫于日益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和日益紧张的造船用地,促使他们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提高造船效率,保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在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力度,以期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和土地优势,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4年海运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新船需求的增长.尽管日本、韩国和中国等造船大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造船能力,但造船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上造船成本急剧上升,美元持续贬值.多重因素导致2004年新船价格全面上涨。  相似文献   

7.
《中外船舶科技》2009,(4):45-45
据英国伦敦克拉克松研究服务公司报道,中国造船首次超过占据全球造船统治地位十年的韩国。中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已经达到了5496万修正总吨(CGT),超过了韩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5362万修正总吨,中国所占世界造船的份额34.7%已经超过了韩国的33.8%。  相似文献   

8.
《机电设备》2006,23(1):27-28
世界最大的造船企业-现代重工日前已开始在韩国浦项市迎日湾内建设一个新的造船基地。由此,在韩国的东南部沿海一带将形成以蔚山市和浦项市为轴心的造船工业区。  相似文献   

9.
《珠江水运》2011,(16):4-4
韩国国内造船行业今年上半年订单量赶超中国,位列全球第一。知识经济部和韩国造船协会17日表示,韩国今年1-6月订单量为892万CGT,赶超中国的517万CGT,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4年来,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造船业是中国机电行业中较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造船市场竞争的行业。市场竞争对发展造船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造船技术的发展是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并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90年代和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更体现科技实力的竞争,造船技术将更迅猛地发展。中国造船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简要描述韩国在船舶工业和造船学方面的历史和发展,并较详细介绍韩国大学与船舶设计有关的教育大纲,以及由韩国船舶教育设计师学会提供的短期课程和该学会舰船设计研究小组的活动内容。对未来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也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活动     
《机电设备》2006,23(2):39-40
JECKU造船峰会10月在韩国釜山举行,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第15次会议在蛇口召开,外高桥第五届发展论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2,(9):I0009-I0009
尽管造船领域受运力过剩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影响.韩国造船业仍然在全球造船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据韩国知识经济部统计,今年1至6月份.韩国船厂赢得的新造船订单达330万总吨.占全球上半年造船总数877万总吨的377%。韩国在今年上半年保持了世界第一的造船地位.  相似文献   

14.
《船艇》2006,(3):78-79
世界5个主要造船国家和地区日本、欧盟、中国、韩国和美国,今年10月25日至27日将在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举行JECKU造船峰会。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公司总裁担任这届峰会的执行主席。日本、欧盟、中国、韩国和美国大型造船企业等的100多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将出席这届峰会。  相似文献   

15.
船业动态     
《中国海事》2010,(5):45-45
熔盛重工总裁:“兼并重组”是船舶业发展之路“中国三四千家造船企业的产能只抵韩国前几家造船企业的产能,船舶业太过于分散。”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总裁指出:“兼并重组才是中国船舶行业下一步发展之路。”进入2010年,全球船舶行业继续处于萧条期,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时候签的订单陆续完工交付,新的订单却没有跟上,船舶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特别是今年一季度,韩国船企采取低价策略,夺去了很多订单,给中国船企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此外,钢材涨价增加了造船成本。  相似文献   

16.
船舶市场     
《水运文献信息》2005,(11):32-32
2009年全球造船生产力过剩将达75%,船舶共同结构规范半年后生效,巴西将自建自用30艘油船,新型油轮吸引中国船东眼球,韩国造船企业有意扩大中国钢材进口……  相似文献   

17.
继欧洲船厂在造船合同中新增“升级条款”以来,最近亚洲部分有实力的造船企业也开始采用这种签约方式。据报道,韩国SLS造船厂最近在签订21艘新造船的建造合同时首次引入“升级条款”.此外,台湾国际造船(CSBC)在承接5艘新造船时也在合同中加入“升级条款”。据说,这些船厂与船东之间都有着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外船舶科技》2006,(3):45-45
由于韩国造船企业拥有的设计、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超群,所以预计韩国造船企业今后二十年将继续保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海运情报》2006,(1):11-11
根据韩国造船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韩国造船企业获得了全球大部分LNG船的造船订单。  相似文献   

20.
浅谈巨型总段造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伟康 《上海造船》2009,(2):42-44,47
巨型总段造船法是韩国近几年采用的几种新造船方法的基础和代表,它可以方便地与平地造船法、浮船坞造船法结合使用,具有提高造船效率和产量、减少投资费用、较快形成产能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巨型总段造船法的特点、发展历程、应用现状、相对于大型分段造船法的创新突破,以及巨型总段的运输、吊装、精度控制等相关设备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