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产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全面论述了企业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英语比喻修辞方法的巧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语言中,英语比喻修辞方法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我们在深入学习英美文学和西方文化时,应特别注意对此加以研究,以便提高对英语语言背景的理解能力,指导英美文学赏析。本文从妙用英语比喻修辞方法的语言技巧入手,结合实例,探讨比喻方法的多元功能。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要和企业经营管理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要进行变革.企业文化变革从流程上可以分成诊断、策划、实施三个阶段.本文从应用性研究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的案例,以理念层策划为主具体探讨了企业文化变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推销员之死》是现代悲剧作家大师米勒于1949年所写披露美国梦瑕疵的成名作戏剧。该剧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并成功演出,现译本存在三个版本。笔者通过分析陈良廷译本和英若诚译本,从文化负载词、比喻、口语化程度以及习语等方面的处理手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戏剧翻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蝗虫入诗可以追溯到《诗经》,经过朝代的更替,蝗诗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文章将从巫文化、天人感应的儒家文化、官逼民反的政治文化和和谐的生态文化四个方面来探讨蝗虫文化。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涵盖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信念的最佳载体.本文从6个方面以实例阐析了航海英语谚语在教学中的应用.航海英语谚语不仅可以作为好的语言要素例子应用于航海英语教学,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文化知识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依据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提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与行业文化对接的观点及理由,着重阐述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行业文化对接的路径,认为可以从构建校园精神文化体系、物质文化体系、职业素质培育体系三大体系入手找到与行业文化对接的接口.  相似文献   

8.
结合宁道高速特色,宁道公司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打造文化高速、书香高速,对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做了一些初步探索:从战略高度,全面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从实施向度,整体打造学习型团队组织;从人文深度,系统构筑品牌项目公司形象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主阵地,文化自信的融入可以有效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形式,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力量。但在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培养的现实融合中面临诸多实践困境,需要不断加强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与践行,推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群众文化"是一个外延十分模糊而内涵却又非常丰富的概念,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直接导致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随着十八大报告的精神深入人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学界的共识,"群众文化"也成为目前理论界的重点和热点之一。通过对"群众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的三大特点来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快速提升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比喻在英汉习语中的运用较多,但由于文化的不同,设喻形象上有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习语差异的原因来论述英汉习语中设喻形象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对英语修辞格英译汉,要遵循修辞效能对等原则,文化差异原则等。巧妙翻译英语修辞格将使其再现于译文之中,实现译文的语言风韵和语言效能与原文紧密吻合,从而复现源语言修辞美与意境美及其语感效能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要学好一种语言,了解、正确理解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文中从语义理解入手.对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差异从文化根源差异和英汉隐喻关系差异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英语隐喻,培养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绘画是文化的一种精神符号。中国画源远流长,它以丰富多彩的绘画手法和色彩画面折射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发展历程。中国画色彩的运用曾经历了从绚烂至极到质朴平淡的变换,这种绘画色彩运用风格的变换,是两种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互动的结果。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化思想对中国绘画色彩发展的影响,及促使中国画色彩变化的文化诱因。  相似文献   

15.
动物具有显著的特征,英汉语言中对这些特性看法总体相同,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动物词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通常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使用和翻译中应该注意到该词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歧义。英汉动物词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须考虑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对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开设中西方文化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打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日益重要,对此,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责无旁贷。此外,和外国人进行有效交流,了解西方文化是必备条件。中西方文化课作为留基委考试科目的有效辅助课程,为广大学员提供了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练习用英语表达相关思想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7.
在清代,中国化出现了一次明显的转向,一方面是中国化研究力求改变宋明以来,崇尚空谈的学术风气,力图重建社会与思想秩序;另一方面则是中西明之间所发生的大规模的相遇和互动,这种互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本旨在证明:异质化间的有益互动只能建立在彼此深入理解、以平等身份参与的基础之上,各种化形态都应当历史地反思自身在人类明发展史中的态度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超越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两极对峙.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是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割裂开来,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则是把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相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纪之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融合中的选择与繁衍--以中国狮子造型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的西亚、非洲各国的造型艺术中都能找到大量的狮子形象。中国的狮子造型在吸收外来造型影响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浓厚的驯良色彩,并充分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演绎了一种全新的华夏狮文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艺术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丰富多彩就在于文化融合中的选择性继承与新的繁衍。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深深地蕴藏在它的语言之中。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而大学语文涵盖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品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的具体体现。淡化大学语文教育即是忽略民族文化的弘扬,因此,必须加强大学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