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脸识别是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图像处理等多学科交叉的一门科学,肤色分割是人脸识别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针对基于YCrCb颜色空间的肤色分割在强光下分割不准确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CrCb空间的肤色分割方法,本文利用改进YCrCb颜色空间提高了强光下肤色分割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实验证明该算法减弱了光线强弱对人脸肤色分割的影响,更加准确的找到人脸区域,误检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基于肤色CIELab空间的视觉窗口手势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手势的应用场合,手部肤色作为特殊的识别标记往往区别于环境,因此加入肤色分割对手部图像序列进行分析以及跟踪.在CIELab空间,采用了平均转移分割算法提高了分割速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单目视觉中对指尖的识别,提高了手部分割的可识性和未来手部语义应用的可行性.跟踪则采用了卡尔曼滤波处理后的窗口跟踪.手指尖的半封闭特征的利用以及窗口算法保证了处理过程中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YCrCb颜色空间的肤色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脸识别是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图像处理等多学科交叉的一门科学,肤色分割是人脸识别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针对基于YCrCb颜色空间的肤色分割在强光下分割不准确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CrCb空间的肤色分割方法,本文利用改进YCrCb颜色空间提高了强光下肤色分割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实验证明该算法减弱了光线强弱对人脸肤色分割的影响,更加准确的找到人脸区域,误检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出租车驾驶员蓄须行为自动检测技术展开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视频图像的、完整的自动检测方法。首先,根据复杂交通车流的特性,提出一种用车窗区域代替完整车辆的出租车检测方法,同时基于检测到的车窗区域实现对驾驶室的精准定位。其次,利用基于亮度通道的多尺度视网膜(Multi-scale Retinex, MSR) 增强的图像预处理算法实现对图像的光线平衡及细节恢复。最后,通过libfacedetection 算法的精准下巴区域提取、结合非肤色像素点提取以及灰度阈值法的正反验证来提升算法的鲁棒性。利用交通监控视频对整套方法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出租车驾驶员蓄须行为进行识别,进而提高执法效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特征向量的敏感图像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色情敏感图像识别技术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特征向量的敏感图像识别技术.用YIQ彩色坐标系的色度和YUV彩色坐标系的色调作为皮肤的肤色模型,以5×5象素窗口的SSD(sum of square difference)作为皮肤的纹理模型.从敏感图像的皮肤掩码图像中提取与肤色区域数量和比例等有关的6个特征.将提取的特征向量输入到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分类机,根据输出结果判断是否为敏感图像.对含457张敏感图像和1 101张非敏感图像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分类的精确度平均达到89.3%,查全率达到85.8%,误检率为4.4%.  相似文献   

6.
针对疲劳驾驶视觉检测技术中驾驶员脸部定位快速性与准确性难以同时满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将肤色和面部几何特征相结合的自适应脸部定位方法。该方法对YCbCr空间肤色相似度和传统Otsu闾值分割算法进行改进,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采用新的区域连通和区域标记算法定位出脸部位置。最后,根据人脸几何特征对脸部区域做进一步确认: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驾驶员图像脸部进行快速、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快速检测和定位驾驶员面部区域的方法。首先将驾驶员面部图像映射到YCbCr颜色空间,建立肤色高斯模型;然后通过似然图自适应阈值分割获得驾驶员面部区域,对获得的二值化面部图像进行形态学操作消除毛刺和小孔;最后对处理后的面部图像进行灰度积分投影,结合面部特征获得驾驶员的面部区域并框定。并试验证明了方法的实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人脸-人眼两层结构的定位方法.首先利用YCbCr空间的肤色模型粗定位可能的人脸区域,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的训练结果组成分类器,对人眼进行初检,最后根据人脸特征完成信息融合,最终标定人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简单及复杂背景下都能够得到较高的定位速度和精确度,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为鲁棒检测自然环境中驾驶人的通话行为, 提出了一种驾驶人手机通话手势的识别方法。运用Adaboost算法检测驾驶人面部区域, 在YCgCr色彩空间中分别对面部肤色亮度分量和色度分量进行稀疏网格间隔采样, 由此建立了肤色的高斯分布模型; 针对驾驶室光照强度的不均匀性, 提出了肤色分量的漂移补偿算法, 建立了适应光照变化的在线肤色模型, 以准确分割左右手部肤色区域; 运用HOG算法获取手部肤色区域的2 376维HOG特征向量, 运用PCA方法将HOG特征降至400维; 同时提取手部肤色区域的PZMs特征, 并采用Relief算法筛选出权重最大的8个PZMs特征向量, 建立了融合PCA-HOG特征和Relief-PZMs特征的通话手势支持向量机分类决策。试验结果表明: 基于PCA-HOG特征的手势识别率为93.1%, 对光照变化的鲁棒性较好, 但易受到手部与头部转动的干扰; 基于Relief-PZMs特征的手势识别率为91.9%, 对于头部与手部姿态的耐受度较好, 但光照鲁棒性较差; 基于PCA-HOG和Relief-PZMs多元特征融合方法的手势识别率达到94.5%, 对光照波动、手部与头部转动等干扰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王冀 《家用汽车》2008,(4):I0001-I0001
现代汽车业已经历了百年的发展,诸多风流人物、许多有着传奇意义的车型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但如果一定要评定一个“惟一大奖”的话,在我看来,比尔·福特先生和T型车是汽车发展史上惟一不可超越的丰碑,因为福特先生最先提出了家用车的概念,并通过T型车付诸实现。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文中对建筑色彩的演变历史,建筑色彩的作用及人文特征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建筑色彩的运用规律和造型形式,通过对建筑功能与色彩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色彩对建筑形象表达在美学上的重要意义,并对建筑色彩的发展方向作了概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船舶造型是功能与美的统一,船舶色彩设计是造型的重要手段.笔者从色彩的心理感觉、船舶色彩的功能、船舶外观和内装色彩特点几方面,阐述了搞好船舶色彩设计的思路和手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真彩图像与灰色MRI(核磁共振图像)切片在亮度及纹理等特征上进行配准而实现灰度MRI切片的彩色化,可以得到有效的符合真实人体器官组织的真彩仿真图片。对多种搜索算法如穷举法、随机法、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与点邻域亮度分布纹理和局部颜色结构分布相结合并应用于Welsh图像彩色化的算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着重分析和修正遗传算法在Welsh彩色化上的应用。该算法将源图像块和目标图像块的亮度特征以及纹理特征构成适应度函数,并依据代数的增加而降低交叉和变异的概率以减少进化后期的跳跃性。其搜索的彩色特征种群经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后逐代进化而得到最终彩色化图像点。最终彩色化的MRI切片的三维重构模型能多层次清晰地反映器官组织的分布和构造。  相似文献   

14.
顺应产品造型变化的配色调查有助于设计师获得较为精确的配色意象,为了节省大量的配色问卷调查统计时间,以较少的已知的色彩样本意象评估量值去预测待测的产品配色量值,文中建立了产品配色方案灰色关联的数学模型,提出配色方案灰色聚类分析的算法,并详细阐述了该算法对配色方案进行定量评价的过程,最后通过案例应用和基于类神经网络预测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文章提出的算法对于多色组成的产品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A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 based color image restor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The test color images are firstly mapped into the YUV color space,and then SVR is applied to build up a theoretical model between the degraded images and the original one.Performance comparison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versus traditional filtering algorithms are give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raditional filtering algorithms and has less computation time than iterat...  相似文献   

16.
城市色彩     
本文阐述了城市主导色的重要性和影响要素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陆剑卿 《交通标准化》2010,(11):170-172
简述彩色沥青路面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概况,介绍彩色沥青混合料制备过程中涉及的色彩、沥青胶结材料和矿料的选择以及性能测试方法;从材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疲劳性等方面对彩色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分析;论述彩色沥青路面的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方面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