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8年全国科技系统要抓紧抓好八项重点工作。其内容是:一、落实《科技进步法》和《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加快推进重大专项组织实施。要确保《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落到实处,及时研究解决落实中的问题。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实施,争取今年3月前,基本完成任务6个重大专项的论证工作,年内完成全部重大专项的启动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11月3日~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为全面宣传"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04专项)6年来取得的成果,推动专项成果的应用,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在本届工博会期间举力、了"2015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论坛",会议主题为"技术突破与产业化一高端装备助力中国制造2025"。同时,还在工博会设立设立"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展区,以实物和展板的方式展示专项产品和成果。  相似文献   

3.
行业资讯     
《上海公路》2014,(1):5-10
<正>【视点】2014交通运输科技十大重点推进方向日前,交通运输部确定了2014年交通运输科技十大重点推进方向,并向行业发布。这是交通运输科技聚焦重点、实化抓手,整合优势力量、支撑引领"四个交通"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围绕"四个交通"发展,部科技司确立了"沥青路面快速维修技术及装备"、"高效水上溢油处置技术、材料及装备"、"基于物联网的公路智能管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1,(5)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交通运输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基石,研究交通运输支撑国家安全的路径问题是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从交通运输与国家安全各领域的关系入手,分析交通运输对国土、经济、社会、科技、生态、资源、海外利益安全等直接相关领域的支撑现状;从思想认识、应对非传统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体制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未来支撑国家安全中交通运输不适应的问题;以统筹交通发展与安全为根本着力点,从完善顶层设计、全面改善运输保障能力、提升应对非传统安全能力、确保交通运行安全和应急响应有力等4个维度提出交通运输支撑国家安全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鸿雁 《运输车辆》2013,(24):73-73
2013年12月10日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执法专项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介绍,即日起交通运输部将在全国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执法专项整改活动。  相似文献   

6.
《上海公路》2014,(1):I0001-I0001
日前,交通运输部确定了2014年交通运输科技十大重点推进方向,并向行业发布。这是交通运输科技聚焦重点、实化抓手,整合优势力量、支撑引领“四个交通”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行业资讯     
《商用汽车》2011,(14):91-98
政策与法规交通运输部发《通知》:就"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计划作出说明2011年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发出《关于"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计划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计划的定位和组成,指出"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计划由7类计划组成,涵盖原"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计划"和原"行业联合攻关计划"等。  相似文献   

8.
王成  甄子健 《汽车工程》2006,28(5):415-417
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是“十五”期间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实施的12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国家863计划经费投入8.8亿元,于2001年9月正式启动。经过5年实施,我国电动汽车研发取得显著突破,在世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中迅速崛起,电动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正在逐步得到方方面面的共识。作为这一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的项目管理人员,笔者亲历了专项规划、论证、启动、执行、实施以及总结的全部过程,目睹了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可以认为“十五”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是我国新型汽车工业自主研发道路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9.
<正>临合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交通运输部"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临合高速公路建设特点与需求,通过实施临合高速公路交通科技示范工程,开展系列科技攻关、示范项目及推广应用专项工作,来保障和提高建设品质。项目建设提出"科技引领,管理创新,优质安全,标准统一"的示范理念,突出"低碳、节能、安全、环保"为特色,积极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交通科技重点推进方向近日正式确定,“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特大型桥梁防灾减灾技术研究”等七大重点技术领域入选。这是交通运输部连续第三年发布年度科技重点推进方向,旨在聚焦重点、凝聚力量,合力实现新的重大技术突破。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在发展“四个交通”的支撑引领作用,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围绕国家  相似文献   

11.
《中外公路》2013,(1):76
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应该把握的科技创新的重点是什么?日前,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发布了2013年公路水路科技创新重点推进方向,旨在引导行业科技创新、统筹各方资源,整合优势力量,有序推进重大科研攻关。  相似文献   

12.
正为庆祝"2018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进一步提升江西省公路交通科技工作者对大数据发展与应用的认识水平,不断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5月30日,江西省公路学会在昌举办"新交通新IT新使命"学术报告会。  相似文献   

13.
《驾驶园》2018,(2)
正中国(厦门)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将于2018年4月20-22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交博会以"智慧、创新、融合、共赢"为主题,立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城市厦门,辐射两岸四地,链接东南亚、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通过展览展示、高峰论坛及配套活动等多种形式呈现交通运输行业产品、技术理念,聚焦行业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旨在为交通运输行业打造一个汇聚全球创新科技、业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内容要求,回顾总结国内科技示范工程与绿色公路建设实践及发展现状,着眼于公路交通行业改扩建工程建设发展趋势,从"绿色"、"科技"理念出发,结合济青高速改扩建绿色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对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内涵及特点进行了科学解读,同时分析论述了科技示范工程的发展模式,对发挥科技创新在公路交通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驾驶园》2018,(10)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管理办法》(交科技发[2018]114号),对之前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旨在进一步把握行业研发中心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市场化的基本定位,充分发挥各方管理主体作用,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规范化、科学化、高水平发展。为加强研发中心管理,2011年部印发了《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管理办法(暂行)》(交科技发[2011]437号)和《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认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厅科技字[2011]179号),建立了研发中心的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交通运输的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各种安全事故呈现频发多发态势。"6.28"安徽省道路运输重大事故、"6.29"湖南省道路运输重大事故、京昆高速"8·10"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再次警示行业安全管理者抓实、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将重大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点。本文就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形势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交通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当前实际,给出具有实操性的建议,探索交通运输行业走向更安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7):110-110
《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近日正式发布,对北京到2020年12年的科技发展进行了一个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战略规划,确定实施18个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其中,在市域快速通勤科技专项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消息称,正认真研究重大节假日收费公路免收通行费有关问题,按程序报批后争取尽快实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介绍,交通运输部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承担的4个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能力建设项目:《交通运输"十三五"期节能减排关键因素、潜力及资金需求研究》《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研究》《合同能源管理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研究》《交通运输能效管理相关制度研究》,通过验收评审。《交通运输"十三五"期节能减排关键因素、潜力及资金需求研究》,重点识别出交通运输行业"十三五"期节能减排关键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了交通运输"十三五"期  相似文献   

20.
9月9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将科技创新摆在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明确了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突出了科技创新的主要抓手,提出到2020年,形成开放协调、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行业创新能力得到新提高,行业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