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婕姝 《水运管理》2010,32(5):6-7,33
为推动国内船舶经纪业的发展,比较上海与香港、伦敦等地航运经纪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上海船舶经纪业存在的差距和发展制约因素,提出集聚和发展上海船舶经纪业的建议:尽快确立船舶经纪人的法律地位;建立船舶经纪业准入制度;成立船舶经纪人协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世界船舶工业和航运业逐渐聚焦于智能船舶,而智能船舶系统的研究则成为其关注热点之一。文章介绍了智能船舶和智能船舶系统,梳理智能船舶系统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总结国内外智能船舶系统的发展特点,展望智能船舶系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后期应通过国家智能船舶重点项目的引导,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系统设备的研发,有序推进各船型智能船舶系统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也带动着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市场对船舶技术的执行要求逐渐严格。船舶运行的核心就是要是船舶的动力装置,船舶动力装置的性能和质量对传播运行时的整体性能和质量有着影响。当前随着科技制造不断发展,持续更新着船舶的动力装置,本文主要是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发展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前言     
船舶力学的发展不断地推动和促进着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船舶力学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而船舶与海洋工程的需求又是船舶力学发展的基础,两者密切相关,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船舶力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科学论文交流的平台,把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于1997年联合创办了《船舶力学》杂志,同年9月份《船舶力学》第1期与读者正式见面.随后,每期都按时出版,迄今当她满二十周岁的生日时已出版发行165期.  相似文献   

5.
蔡晔敏  周亚兰  朱蕊 《上海造船》2011,(1):65-67,71
当前船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船舶机电设备与航海仪器的综合监视、控制和管理,即实现数字化船舶监控。文章论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船舶上应用的现状,分析了船舶自动化系统设计的理念对船舶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船舶与油船、散货船并列世界三大专业化船舶。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稳步增长,全球的集装箱运输保持着大幅度增加。本文分析了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和集装箱船舶发展潮流提出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春芳  王明志 《水运管理》2011,33(1):11-13,24
为更好地发展长三角地区内河航运,分析长三角地区内河船舶运力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提出推进内河船舶运力建设的建议:将率先推进长三角地区船舶标准化纳入国家内河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筹集内河船型标准化引导资金,加快船舶更新改造和淘汰老旧船舶;研究实施积极的船舶建造投融资政策;调整船舶折旧年限,加快船舶更新改造;支持内河标准化船型研发;建立长三角地区内河船舶运力及船舶工业联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概述智能船舶的由来和演进,综述国内外智能船舶的发展现状及智能船厂的发展现状,总结智能船舶相关配套技术,展望智能船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极地冰区船舶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极地冰区船舶发展的背景,对极地航道、资源开发等因素等进行论述,认为发展极地冰区船舶是未来船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了与极地航行船舶相关的规范、规则的发展情况,认为规范和规则对极地冰区船舶的运行安全和减少排放等要求日趋严格,各船级社对极地船舶的设计要求和验证方法逐渐统一。介绍了当今世界主要的破冰船船型及动力系统,并对极地冰区船舶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新型船舶向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发展;船舶监控向信息化、网络化、节能化发展;船舶航行技术向操作自动化、驾驶集成化发展的船舶科技发展趋势和高新技术应用的发展动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21世纪船舶运输研究的重点领域、重大研究项目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绿色和智能是当前船舶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提出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概念,并介绍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内涵、特点和系统构成;然后,从船舶航行、动力和推进3个方面分析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船舶的创新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引领船舶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发展智能船舶是当前全球船舶领域炙手可热的主题,中、韩、日、欧各方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各具特色、各领风骚。中国的智能船舶路径基本清晰,在规范标准和船舶数字化体系方面持续发力。韩国希望能够借助"智能"风口,在智能船舶方面成为超越对手的制胜关键。日本希望借助智能船舶的发展重回昔日巅峰时代。而欧洲,则有自己的节奏和步调。  相似文献   

13.
殷文伟  阳立军 《水运管理》2011,33(2):23-25,28
为推进浙江省船舶交易服务业的发展,从浙江省区位和资源条件、船舶工业和海运业发展基础以及政策条件等出发,并结合世界航运中心转移为浙江省船舶交易服务业发展提供的条件以及海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趋势为船舶交易提供的市场基础,分析“后危机时代”浙江省规范发展船舶交易服务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船舶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逐渐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对船舶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船舶舵机是船舶控制系统的核心执行装置,该装置的密封性能将直接影响船舶舵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对数字伺服步进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船舶舵机密封性进行研究,利用数字控制提高船舶舵机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因其显著的性能特点,在船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建造工艺的进步和材料性能的提升,船舶复合材料应用范围和比重逐步增大。研究船舶复合材料的结构属性、建造工艺和应用优势,梳理国内外船舶复合材料应用现状,分析船舶复合材料应用发展方向,研判船舶复合材料发展趋势,为我国船舶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6.
孙成琪 《中国水运》2007,7(2):15-16
介绍了现代最先进的航海技术——船舶集成驾驶台、电子海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并对船舶集成驾驶台和电子海图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国有船舶供应企业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供应公司以为到港船舶供应和服务为主,主要经营到港船舶物资、物料、燃油及食品供应、各种船舶劳务工程服务、免税品经销等业务。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来往我国港口的船舶数量日益增加,随之也就带来了船舶供应业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船舶综合舰桥系统位于船舶甲板的上层建筑上,是船舶的"大脑",起到船舶操纵、通信和指挥作业等作用。随着船舶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船舶综合舰桥系统已经难以满足舰船工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针对船舶综合舰桥系统的自动化、信息化方面进行优化。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舰桥系统的目标跟踪技术,详细介绍舰桥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基于雷达的目标跟踪技术原理,最后建立了船舶综合舰桥系统的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9.
为使船舶大型化发展符合水路运输实际需要,介绍欧洲内河船舶运输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内河船舶大型化发展现状,探讨影响船舶大型化发展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包括船舶最佳经济运营吨位、船舶吨位大小与港口作业效率的匹配关系、船舶吨位与航道规划的关系、船舶大型化与企业联盟的协同发展关系。船舶大型化是充分发挥水运比较优势的必由之路,合理权衡大吨位船舶发展及其对业态的影响,方能彰显出内河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我国智能船舶面临较好的发展形势,船舶智能化、无人化将是船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船舶工业和航运界在智能船舶领域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相关科研项目正在积极开展。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初显成效,已形成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但总体而言,全球智能船舶仍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智能船舶标准体系、测试与验证体系亟待建立,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十分有限,相关国际海事公约法规研究刚刚起步。因此,急需建立大型智能船舶综合测试与验证海上试验场,实现复杂海况下智能船舶航行与作业能力验证,为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和智能船舶运营无人化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对国内外海上试验场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建设国家级的智能船舶海上试验场对提高我国航运智能化、安全、营运效率,降低航运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大力促进我国船舶产业智能化升级,提升我国船舶制造和航运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