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首先,研究4个二能级原子与1个单模腔场相互作用下量子系统的演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运用concurrence和tangle两种度量对4个二能级原子之间及与腔场的相互纠缠的周期性演化进行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比较两种度量之间的关系发现此量子系统只存在两体纠缠,而不存在多体之间的纠缠,另外,在恰当选择时间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单个二能级原子在强经典驱动和大失谐的双重条件下,系统可以等效化为反J-C模型.在此模型中将一对纠缠二能级原子中的一个注入该腔中,演化之后,对腔外原子做选择性测量,可以调控腔内原子的布居和偶极压缩.经过研究发现利用此种方法来远程调控原子的布居和偶极压缩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考虑利用腔QED理论模拟伊辛模型,双原子在腔中演化之后,可以实现特定量子态的稳定存储,调节相互作用时间和外驱动场的频率可以实现最大纠缠态的制备.  相似文献   

4.
理论研究了在COA1(v=0)~e3-(v=1)体系和He,Ne和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考虑一级波恩近似,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在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给出了态双原子分子的碰撞量子干涉角.  相似文献   

5.
理论研究了在COA1Ⅱ(v=0)-e3∑-(v=1)体系和He,Ne和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考虑一级波恩近似,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在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给出了Ⅱ态双原子分子的碰撞量子干涉角.  相似文献   

6.
基于量子遗传优化算法的图像稀疏分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减少图像稀疏分解的计算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与匹配追踪相结合的图像稀疏分解快速算法.量子遗传算法能用较小的种群规模实现较大的空间搜索,全局寻优能力强,基于匹配追踪的图像稀疏分解是最优化问题,因此可用量子遗传算法快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每步分解所需计算的图像或图像残差与原子的内积仅4 000次,由分解结果重建的图像具有较好的主观质量.  相似文献   

7.
首先阐述了量子密码术(quantum cryptography,QC)在保密通信中的重要意义,然后简要地介绍了量子保密通仪协议安全性的基本原理和几种量子密码术协议,综述了空间量子保密通信实验研究的进展,最后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卫星的量子保密通信终端及其关键参数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基于近年来微波腔与磁子相互作用的实验进展以及非线性库理论,提出将腔-磁系统与压缩库耦合,分析其中的磁子阻塞效应,以实现磁性量子级的操控。在一个受驱动的微波腔中放置一个钇铁石榴石小球,球体中的Kittel模与微波腔模耦合,同时腔场与压缩真空库耦合。通过数值求解系统的量子主方程,详细分析了关联函数受耦合强度、失谐量、耗散率等因素的影响。从理论上证明了与压缩库耦合的腔-磁系统可以产生单磁子阻塞和双磁子阻塞,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驱动强度或者失谐量灵活地在单磁子阻塞、双磁子阻塞、双磁子隧穿之间进行切换。所提出的磁子阻塞方案主要由压缩库的非线性诱导得到,为腔-磁系统实现单磁子和双磁子阻塞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BB84协议为基础,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了变形,这种改变的核心思想在不影响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的安全性的基础上,通信双方通过在第三方普通公共信道上的对话,提高量子通信的传输效率.发信方在对话过程中故意发出一部分假的信息,诱使窃听者上当,以探测窃听者的存在;同时又通过协商一部分量子接收的规则来提高双方的传输效率.这种改进方案对其他带有噪声的量子密码协议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量子代理签名方案.基于可控量子隐形传态,采用3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不同于经典的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代理签名方案,本方案利用量子隐形传态的物理特性来实现签名及验证,具有无条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A new group key management scheme against the unreli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and unsafe environment was proposed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In the proposed scheme, broadcast polynomial, generated over finite field Fq based on the secret sharing, was employed to revoke compromised sensor nodes. In order to tolerate key-update message loss, group session keys were generated as one-way hash chain sequence and distributed in advance. The analysis showes that the scheme has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he compu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verhead.  相似文献   

12.
基于DSSS的多移动机器人无线组网通信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DSSS通信支持移动机器人群协同的无线移动组网方案;对DSSS宽带通信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DSSS通信仿真验证模型,并对QPSK—CCK,8PSK—PBCC等宽带通信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案可使通信数据传输率分别达到11,22Mb/s,能满足移动机器人群协同无线移动宽带组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监测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4GHzZigBee通信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的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实时监测系统方案,由自组多跳的多无线传感器节点构成数据采集传输簇群,通过GPRS模块将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辅助决策,对此已完成通讯测试和模拟组网调试,充分证明了该方案设计能够满足边坡稳定性实时监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2.4GHz ZigBee通信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的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实时监测系统方案,由自组多跳的多无线传感器节点构成数据采集传输簇群,通过GPRS模块将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辅助决策,对此已完成通讯测试和模拟组网调试.充分证明了该方案设计能够满足边坡稳定性实时监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基站覆盖优化问题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核心问题.针对网络节点严重冗余,基站之间相互干扰的情况,提出了一个移动通信网络基站最优覆盖模型,并利用人工鱼群算法对移动通信网络基站覆盖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了最优设计方案.最后选取某城市核心区域对模型与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覆盖率,减少了节点冗余,从而达到减少网络建设成本,提高网络规划效率和准确度的网络优化目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个非对称半导体量子阱结构中基于带间跃迁的光学双稳态与多稳态行为.量子阱结构被放置在一个单向环形腔中,并与一个控制场和一个探测场同时作用,详细讨论了合作参数、控制场强度、频率失谐对系统光学双稳态及多稳态的影响.半导体量子阱易集成、易调节,其光学双稳与多稳特性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高速公路电力监控系统的通信要求的基础上,从变电站与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通道、组网模式、变电站内部通信、通信规约及标准四个方面分析确定常虎高速公路电力监控系统的通信方案。该方案已在常虎高速公路成功实施,系统运行稳定,通信效果良好,对其他高速公路电力监控系统通信方案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区域交通网络中各信号控制器的配时方案,利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RLS)和同时扰动随机近似(SPSA)算法,由检测器流量估计DynaCHINA动态网络交通仿真与分析系统的动态OD矩阵,输入并标定各路段的速度-密度模型参数和饱和流量,获得网络状态的准确估计,包括各路段的速度、密度、流量、队列长度等;在此基础上,利用SPSA算法优化各信号控制器配时参数,包括各信号控制器的周期、相位差和绿信比,使得网络中车辆的平均旅行延误、队列长度、或交叉口通过量等指标最优. 针对实际路网的测试表明,本文的参数标定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检测器流量估计,结果明显优于Ashok K的动态OD矩阵与检测器流量估计方法;与现有的基于Synchro信号配时优化软件获得的结果相比较,该方法可较大幅度缩短车辆在路网中的平均旅行延误,并可推广应用于更复杂的区域路网的信号控制参数优化等场合.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wo novel efficient scheduling schemes with network coding in multi-relay wireless network to maximiz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The first one uses adaptive forwarding with network coding (AF-NC), in which each relay adaptively calculates the number of packets having innovativ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from the sink. With AF-NC, duplicate packets are not sent,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time slots needed to complete transmission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second scheme, named adaptive forwarding with network coding and retransmission (AFR-NC), combines AF-NC with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to guarantee reliable end-to-end communication with limited resource occupation.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simple forwarding with network coding (F-NC), AF-NC has close successful delivery rate with dramatically less time slots, while AFR-NC achieves strict reliability with limited resource c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