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析了渐开线齿轮轮齿表面在干摩擦或润滑不良情况下的质量磨损及线磨损规律;用一对圆盘滚子试件在JP-DB1500型实验机上模拟一对齿轮啮合规律,这是通过把试验机中一对偏心挂轮的运转规律传动到试件上实现的。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45~#钢在不同热处理情况下,润滑良好时质量磨损量随载荷、磨粒变化的规律,以及齿轮轮齿表面线磨损量随载荷、磨粒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型有限元商业软件ABAQUS建立了车辆-齿轨铁路导入装置耦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仿真了齿轨车辆通过齿轨铁路导入装置的过程,分析了车辆与齿轨铁路导入装置的动态相互作用;考虑不同参数的影响,研究了齿轨铁路导入装置振动响应、结构应力、动态接触力等动态特性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支撑弹簧预紧力的增大,齿轮转速能更快达到...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轮轨材料更好地匹配,降低轮轨磨损与损伤,利用MMS-2A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3种不同含碳量车轮材料与U71Mn热轧钢轨干态对磨时滚动摩擦磨损与损伤性能.结果表明:车轮材料变化基本不影响轮轨滚动摩擦因数,其摩擦因数保持在0.4左右;随车轮材料碳含量增加,车轮磨损量呈线性下降趋势,钢轨磨损量呈线性增加趋势,总轮轨磨损量呈降低趋势;不同车轮材料与U71Mn热轧钢轨对磨时的磨痕表面形貌具有较大差异,当碳含量为0.57时,车轮损伤以剥落损伤为主,试样塑性变形相对轻微,随车轮硬度降低(碳含量为0.51),表面剥落损伤轻微,但塑性变形严重;对磨钢轨试样以粘着和剥落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获得弹流润滑下摆动活齿传动的摩擦功率损失,根据摆动活齿传动的啮合原理,探讨了弹流润滑状态下,活齿与内齿圈之间滑动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传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因数的时变规律.在对活齿与内齿圈间的接触正压力和相对速度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弹流润滑下,摆动活齿传动在一个啮合周期内不同啮合点处的瞬时滑动摩擦功率损失的计算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啮合周期内的瞬时滑动摩擦功率损失函数,通过对其进行积分运算导出了平均滑动摩擦功率损失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摆动活齿传动啮合过程摩擦功耗的计算模型是可行的,当活齿与内齿圈在齿廓曲线拐点处啮合时,瞬时滑动摩擦功率损失最大,其值为118.4 W.   相似文献   

5.
在MHK-500环块试验机上进行轮轨环块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轮轨材料的硬度对轮舅滑块磨损影响很大,轨块硬度提高,轮环的滑动磨损量大大增加,对于淬硬轨,轮环硬度提高,其滑动磨损量明显减小,而轨块滑动磨损量变化不大,当轮环硬度达到HRC36-38时,双方磨损量都都小;对于非淬硬轨,随着轮环硬度的提高轮环磨损量减小,轨块磨损量也减小,而当轮环硬度超过轨块硬度时,轮环几乎不磨损,而轨块磨损量却较大,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获得非晶态Ni-P,SiC化学复合镀层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复合镀层在晶化条理过程中,显微硬度及磨损量的变化情况,得到了硬度高、耐磨性好的晶化处理条件,同时还研究了SiC粒径及共析量对复合镀层磨损量的影响,并对镀层的微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根据章动活齿传动的原理,利用Pro/E软件完成滚锥齿章动活齿传动装置的整机三维实体模型.应用接触力学的有关理论建立了中心盘的受力分析模型,分析了传动装置中滚锥活齿与中心盘的受力状态.分别利用Hertz弹性接触理论和有限元软件完成滚锥活齿与中心盘齿面间接触强度的分析与计算,验证了所建立的力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得到关键件中心盘齿面受力时的应力分布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后续的产品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几何参数的变化对漏磁场的影响规律,选取不同的密封间隙、极齿宽度、齿槽宽度、齿槽深度及密封级数建立物理模型,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各模型的漏磁场.结果表明在密封结构的轴向和径向距离上存在某一临界值,在临界值的两侧,漏磁场磁感应强度随密封结构几种几何参数的变化趋势不同:在轴向距离大于临界值时,轴向漏磁场磁感应强度随间隙的增大而增大,随级数的增加而减小,随齿宽的增大而减小,随槽宽和槽深的增大而增大;在径向距离小于临界值时,径向漏磁场磁感应强度随间隙的增大而减小,随级数的增加而增大,随齿宽的增大而增大,随槽宽的增大而增大,随槽深的增大而减小;径向距离大于临界值时的情况与小于临界值时的情况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9.
通过热弹塑性变形有限元法,建立了7075铝合金铣削加工热力耦合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各切削分力和切削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研究了不同切削参数对各切削分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给定切削参数范围内,切削深度对各方向切削力均产生较大影响,其中,随着切削深度从0.1 mm增大到2.6 mm,吃刀抗力增加84.5 N,影响程度最大;主轴转速对各方向切削力影响较小,均在5 N以内;切削温度受每齿进给量影响最大,随着每齿进给量从0.005 mm/tooth增大到0.08 mm/tooth,切削温度从146℃增加到317℃,而切削深度对切削温度影响较小,在20℃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10.
公路线型最终是以平面线型和纵断面线型组合成的三维立体线型而表现出来的,平纵面线型组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线型的优劣和行车的舒适性。选用横向加速度及其时变率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平曲线与竖曲线不同的重叠情形,建立不同工况的分析模型,考虑汽车速度变化的影响,推导出不同工况下的车体横向加速度及其时变率的一般计算公式,同时选用AD—AMS/CAR软件进行整车仿真。通过对比分析,工况4的平曲线、竖曲线重叠设置为最优。  相似文献   

11.
三角转子发动机一个关键核心技术就是转子的径向密封技术。径向密封片在气缸中的磨损过程,各状态参数随时间而改变。在考虑压力对磨损影响的同时,加入了温度影响因素。利用仿真技术对磨损量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径向密封片磨损的动态仿真模型,并用UG Grip编写了仿真程序。在此仿真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径向密封片磨损量的分布与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降低沥青路面温度的热反射涂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新型路面热反射涂层涂布于沥青路面表面,在夏季高温季节时,可有效降低路面温度5~10℃,将该涂料使用在排水性大孔隙路面中降温效果更好;同时对该涂料进行了综合路用性能分析,研究表明,热反射涂层铺装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随着涂层用量的增加,涂层的抗滑性降低,在密级配试件中使用该涂层时必须添加防滑粒料。由于涂层的高反射率可降低路面温度,因此该涂层对路面车辙病害的预防及缓解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际应用中,由于磨损和受热等原因,使得齿轮齿廓以及啮合过程中啮合线都发生了畸变。通过对电力机车变速箱中齿轮的实测数据分析,建立了齿轮齿廓的数值模型,给出了磨损齿轮啮合的必要条件及磨损齿轮传动过程中啮合点的运动方程。结合实例分别研究了不同磨损程度的齿轮的啮合特性,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啮合线形状。  相似文献   

14.
微表处在某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表处用于预防性养护罩面填补轻度车辙和表面磨耗层,在国外既用于沥青路面,也用于水泥砼路面的罩面.在我国,微表处目前大多用于沥青路面和水泥砼桥面.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采用了微表处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规范中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提出了用灰色预测系统理论对嵌岩桩单桩承载力的预测。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桩基工程GM(1,1)模型,结合桩基试桩实践,所得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较好,经过精度检验,证明精度较高,为桩基工程承载力预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规范中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提出了用灰色预测系统理论对嵌岩桩单桩承载力的预测。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桩基工程GM(1,1)模型,结合桩基试桩实践,所得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较好,经过精度检验,证明精度较高,为桩基工程承载力预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含间隙往复机械的动力学模型,并用数值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从数值结果可以看到连杆与曲柄之间的间隙和活塞与气缸间隙对动力性能的影响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磨损造成的间隙在振动响应上的表现和提取磨损的故障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超薄磨耗层技术在沈环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薄磨耗层技术在沈阳环城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情况,试验路采用UTFC-10和SMA-10两种混合料类型,通过配合比设计过程、施工设备的组合、施工工艺等分析其特点,试验路铺筑并通车运行后,对试验路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良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高速公路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19.
李彬 《北方交通》2011,(5):56-59
结合辽宁省某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方案决策,利用寿命周期的方法,对超薄磨耗层和微表处两种预防性养护方案的效益费用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薄磨耗层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