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SUV白车身刚度仿真分析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车身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车身的弯曲扭转刚度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和试验.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车身刚度试验分析结果,确认仿真的正确性.建立进一步的结构分析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长安之星"微型客车车架刚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反求“长安之星”车架结构的弯曲和扭转刚度,建立了适用于“长安之星”车架结构的弯曲和扭转刚度测试的试验台,对其弯曲和扭转刚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基础上,模拟了刚度测试过程中的约束和加载条件,进行了车架结构刚度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二者吻合得较好。该研究结果为同类车型开发、改型及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轿车的车身刚度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轻型汽车技术》2010,(3):14-19,23
本文对轿车的车身扭转与弯曲刚度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概述,并以一种轿车为例,介绍了试验的全过程及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进一步论述了这些试验对车身结构设计验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静刚度在评价汽车安全性与舒适性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白车身刚度试验和仿真是获取刚度参数值的有效手段。文章论述了轿车白车身静态弯曲和扭转刚度试验,并综合考虑对白车身刚度影响的区域,对比分析了不同加载工况下的试验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弯曲和扭转刚度及门窗调扣变形试验和仿真数据能定量分析车身重要部位的强度,为提出加强或减弱结构的有效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CFAST模拟焊点建立某A级轿车白车身模型,并进行弯扭刚度和模态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FAST单元模拟焊点在向车身弯扭刚度分析中与试验误差在5%以内;在模态分析中,1阶弯曲和扭转模态与试验结果误差也在5%以内。  相似文献   

6.
建立汽车车架的CAE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汽车车架进行弯曲刚度计算、扭转刚度计算与校核。通过4点约束进行弯曲刚度计算。在计算扭转刚度时,对后轮和右前轮约束、左前轮施加力。在校核扭转刚度时,对车架前、中、后三部分分别算出对应扭转刚度。通过分析计算,验证该汽车车架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某白车身弯曲和扭转刚度,在不改变其结构的前提下,引入了焊接结构胶和点焊混合连接的手段,并提出通过分析车身应变能分布形式决定结构胶分布的方法,得到了优化的结构胶布置方案。与原结构相比,优化结构胶布置位置后,以最少的结构胶胶线获得了较高的白车身弯曲和扭转刚度,BIP弯曲刚度提高11%,扭转刚度提高5%;BIW弯曲刚度提高10.7%,扭转刚度提高6%。  相似文献   

8.
SUV白车身静态刚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汽车公司引进的SUV汽车,建立了白车身刚度试验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对SUV白车身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进行了测试试验,得到了SUV白车身在弯曲、扭转工况下的刚度和关键部位的变形规律.试验研究表明,该测量系统的固定及加载方式合理,使得试验结果重复性好;所述刚度测试方法适用于其它SUV汽车或轿车.  相似文献   

9.
吴江  王进  王香廷  谭继锦 《客车技术》2014,(1):45-48,44
针对某型货车驾驶室,建立了该驾驶室白车身静刚度测试系统。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方案合理有效,试验数据重复性和对称性好。通过测试分析该驾驶室扭转和弯曲刚度,得以了驾驶室扭转和弯曲工况下各测点的变形情况和静刚度特征,为该驾驶室的研发建立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白车身等复杂的焊接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过程中,不同焊点的模拟方法对结构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影响较大的问题,文章对CWELD焊点进行研究,以RBE2刚性单元为参照,得出CWELD焊点对弯曲和扭转刚度的影响,为焊点的有限元建模方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红旗CA7220轿车白车身刚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有限元法对红旗CA7220轿车白车身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进行了研究,采用3节点或4节点空间板壳单元离散整个白车身,建立了细化力学模型。从轻质量,高刚度角度出发,找出对整个白车刚度影响比较敏感的零部件;并综合考虑各因素,提出提高刚度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车身主断面几何特性对白车身刚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白车身(BIW)板壳单元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车身主断面对白车身刚度影响灵敏度的分析,获得了对白车身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影响显著的主断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主断面面积、主惯性矩等几何参数对白车身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身主断面几何特性对白车身刚度的影响呈非线性相关;主断面主惯性矩或面积的增大是否有利于白车身刚度要视该断面的具体位置而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刚度和模态性能的轿车车身轻量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某型轿车为例,建立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应用以灵敏度分析为基础的修正可行方向优化算法,在保证车身刚度和模态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以车身结构质量的最小化为目标,优化车身零件的厚度,从而实现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车身减轻的质量为原来的6.22%,车身结构的弯曲和扭转刚度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主要模态频率变化在1Hz以内。  相似文献   

14.
客车车身结构件对整车刚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兰凤崇  李涛 《汽车工程》2002,24(2):137-140
客车车身刚度对客车车身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满足车身刚度要求是客车车身结构初步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客观地了解客车车身各结构件对整车刚度的影响,对指导的客车车身结构初步设计的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就客车车身各结构件对刚度的影响作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摘要:以白车身钣金件厚度为设计变量,以白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以白车身扭转刚度不低于原有结构的扭转刚度为约束函数,得到扭转刚度对各板件厚度的灵敏度,通过调整板件厚度,对白车身结构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扭转刚度性能略有提高的情况下实现了减重目标。  相似文献   

16.
李根 《上海汽车》2021,(2):55-59
以汽车变截面悬架稳定杆为研究对象,基于卡氏定理推导了该类型悬架稳定杆扭转刚度计算公式,并与CAE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良好。基于文中推导的扭转刚度计算方法,以某型实际车辆稳定杆为例,分析并研究了空间安装角、过渡区圆角半径、中间部位杆径及长度对扭转刚度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实际底盘调试工作,提出了一种可快速改变稳定杆扭转刚度的改制方案,降低了调试成本并提升了调试效率。  相似文献   

17.
大客车结构有限元分析及轻量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旭  苏瑞意  范子杰 《汽车技术》2007,(7):28-30,48
建立了某型大客车结构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完成了整车振动模态、扭转刚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壳单元厚度为设计变量,以1阶扭转频率和扭转刚度为联合约束函数,以整车质量最轻为目标函数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对整车刚度、模态和强度的分析与校核,表明该大客车轻量化方案满足性能要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独立悬架汽车转向系统刚度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剑  管迪华 《汽车工程》2001,23(5):337-339
汽车转向系统刚度是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测量独立悬架汽车转向系统刚度的试验方法,分析了汽车转向系统的受力状况,推导了转向系统中各环节刚度的计算公式,对一辆实车进行的试验测量得到了可靠的数据结果,对进一步探讨转向系统刚度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