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汉动物文化内涵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民族由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对动物的认识和情感不尽相同。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的文化内涵是准确把握翻译的关键。文章在对照比较了我国与英语国家一些动物的不同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四种动物词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解释法、替换法。  相似文献   

2.
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不同民族具体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存在差异,从而引起文化差异,也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征.本文列举实例分别从词意转换、习语等方面对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对语言理解力的影响及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有利于人们更深层地理解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及两种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比喻在英汉习语中的运用较多,但由于文化的不同,设喻形象上有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习语差异的原因来论述英汉习语中设喻形象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形象语言,而形象语言是语言修辞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英汉成语中形象语言的来源,形象语言在翻译中的处理着手,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及如何结合语境、语篇灵活地进行形象语言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文化内涵的精髓,能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语言受文化的制约.本文通过英汉习语从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文化对比,揭示两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英汉商标品牌名称对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由于英汉两种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英汉商标品牌名称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差别:(1)取材来源不同;(2)音节数目不同;(3)商标品牌名称与商品属性的关系不同  相似文献   

7.
由于习俗、宗教、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他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提出在英汉习语中首先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隐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研究英汉隐喻。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隐喻的基本特征;继而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讨论了隐喻与文化的关系。每个隐喻背后都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就会造成文化冲突。人类文化的共性铸就了汉英隐喻中的相似之处,中西文化各自的特性又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理解隐喻本身的意思,更要深入学习隐喻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喻义,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要学好一种语言,了解、正确理解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文中从语义理解入手.对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差异从文化根源差异和英汉隐喻关系差异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英语隐喻,培养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民间吉祥图案中代表幸福寓意最多的动物就是蝙蝠。通过分析民间窗格装饰中蝙蝠图案的运用形式,探讨蝙蝠图案流行于传统建筑窗饰的原因,提出窗格装饰中蝙蝠图案的运用既巧妙结合了中国传统窗户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需求,又通过不同形态、不同数量、不同组合的图案赋予窗户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对英语修辞格英译汉,要遵循修辞效能对等原则,文化差异原则等。巧妙翻译英语修辞格将使其再现于译文之中,实现译文的语言风韵和语言效能与原文紧密吻合,从而复现源语言修辞美与意境美及其语感效能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略论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英汉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谚语,可以灵活运用四种译法一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英语广告制作精良,而且语言优美独到,内涵丰富,不仅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也具有一定的语言价值和审美价值。如果能把一些经典广告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去,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课上得更加生动活泼。本文结合实例从词汇教学、句法教学、阅读教学、翻译教学和文化教学五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Since1980's,Linguisticresearcheshavemadelargeprogressesintheories.In1981ChomskyprovidedGovernmentandBoundingtheory(GB).In1982,BrensnanandKaplanpresentedLexicalFunctionGrammar(LFG).In1985,GazdarpresentedGeneralizedPhraseStructureGrammar(GP…  相似文献   

15.
汉字从古老的象形字发展而来。汉字的字形直接显示字义的全部或部分。汉字的特、点使汉语作,特别是古代典籍的英译有着特别的困难。译在翻译古代典籍的时候,必须具备一定的字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从形态学的角度论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近下年来汉语中出现的英语借词进行考察,从字,形,义三方面把外来词分为音译,意译,中英混合词三大类,在此基础上继续分为不同的次类,然后,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名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小说中的人名则有着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他们的命运结局等,所以研究英文小说中人名的文化内涵,将这些人名能够准确的翻译出来,不仅对文学翻译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语重音与汉语声调的语音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归纳了英语词内重音、词内非重音、英语升降调几个因素与汉语拼音五个声调之间的语音联系规律,为英语重音设定声调标准,使汉语的发音惯性在英语语音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