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养护维修普查信息管理中数据量大、录入困难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普查信息采集平台.详细介绍了平台的框架设计和工作流程,重点对平台的数据封装、数据推送和安全认证机制方面进行了研究.实践表明,该平台运行良好,可以有效提高普查效率.  相似文献   

2.
养护的温度、湿度、时间是保证混凝土养护质量的关键,及时有效的养护是提高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必要手段。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养护应在拆模后立即实施,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以强度作为养护效果的评价标准,从养护效果的优劣上讲,标准养护>洒水养护(人工)>喷雾养护>喷淋养护>养护剂养护>半自然养护。推荐喷雾养护(非雾炮车)和喷淋养护作为隧道衬砌养护的主要手段。采用喷淋养护时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强度的降低,当采用回弹法作为主要手段进行检测时应引起注意。隧道拱顶布管自动喷淋养护、隧道拱顶布管双流体养护、喷雾养护系统等几种新型养护工艺有其科学合理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养护工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养护好坏直接决定混凝土技术性能的实现 ,养护工艺采用,根据施工天气状况及施工环境确定,考虑气温、湿度的影响,对养护用水也有要求 .养护工艺通常分为自然养护、太阳能养护、蒸汽养护及加速硬化等.工地施工或工地预制场多采用自然养护.工厂化施工为加速模具周转多采用蒸汽养护.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将各种养护工艺混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在标准养护、沸煮养护和烘制养护3种养护方式下,分别加入粉煤灰和矿渣粉,分析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从而判断混凝土达到标准养护28 d 强度时的最佳沸煮或烘制养护时间。结果表明:标准养护时,掺粉煤灰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最大,其次是掺矿渣粉的混凝土,再次是基准混凝土;标准养护3d后,沸煮养护48 h或烘制养护16~24 h与标准养护28 d 强度接近;标准养护7 d 后,沸煮或烘制养护24 h强度超过标准养护28 d强度;沸煮或烘制养护能快速激发水泥、粉煤灰和矿渣粉的潜在活性,使混凝土快速达到标准养护28 d强度;为达到标准养护28 d强度,随着粉煤灰、矿渣粉掺量的增加,所需沸煮或烘制时间减少;烘制养护混凝土的强度略高于沸煮养护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隧道衬砌养护期裂缝的形成机理,找到养护期衬砌裂缝控制的3个要素:湿养天数、环境相对湿度、衬砌内部与表面温度差和衬砌表面与隧道内环境温度差,进而提出混凝土养护期控制要求,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湿度控制方法、养护期温度控制要求及结构强度控制要求等。2016年开工建设的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采用添加粉煤灰和石粉的现浇高性能混凝土二次衬砌。现浇混凝土衬砌养护使用养护台车结合自粘式节水养护膜进行养护,同时采用充气式帆布气囊对养护中的隧道衬砌进行保温,取得了良好效果。结合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衬砌智能式养护经验,介绍包括智能式养护设备、自粘式节水养护膜及保温充气式帆布气囊等智能式养护成套技术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干燥环境条件下不同养护方式对京雄城际铁路混凝土桥墩的养护效果,开展了标准养护、养护剂养护、土工布养护、养护膜养护4种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干燥条件下养护膜中储释的水分单向迁移,保证了混凝土表面湿度,使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相对充分,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均得到提高;养护膜养护对竖立、高大、不定型尺寸的混凝土桥墩养护效果优于养护剂和土工布的养护效果;采用土工布养护桥墩时,水的自重作用会导致桥墩上下部混凝土性能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混凝土养护膜吸水性、保水性、释水性和透水汽性等保湿性能参数,对比了不同养护方式对混凝土收缩、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养护膜可维持内部密闭空间的湿度在养护期间高于95%。与自然养护相比,采用养护膜养护可大幅降低混凝土早期收缩和长期收缩。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养护膜养护对水泥水化产物组成无明显影响,表层水化程度与标准养护相近,略高于自然养护。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养护膜养护可增加水泥净浆表层密实度。  相似文献   

8.
隧道衬砌结构病害严重影响着隧道运营安全。衬砌混凝土浇筑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所以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养护,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等病害出现。衬砌混凝土养护需要选择合理的养护方式,并且能够实现对养护温度、湿度和时间等智能控制,从而提高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依托京张高铁某隧道工程,研发出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养护的专用设备—隧道衬砌养护台车。该设备能够实现养护区域内温度、湿度智能控制,满足混凝土养护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从而可以提高隧道衬砌养护质量。通过工程实践,与传统养护制度对比,衬砌经养护台车养护后,表面强度提高百分比达到预期,碳化深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隧道混凝土在现有常规养护方法下养护不到位,引起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性能达不到相关验收要求,以至于出现养护裂纹、强度不够等问题,研发了一种封闭式二衬混凝土恒温恒湿养护新工艺,研制了一种恒温恒湿养护的数字化养护台车,并实际运用到隧道进行试验验证。其通过薄膜密封系统与隧道内壁形成密闭养护空间,再通过恒温恒湿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雾化系统在密闭养护空间内进行恒温恒湿养护。与传统养护台车相比,在温湿度自动控制、养护数据检测及采集等方面有大幅提升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地铁混凝土管片养护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混凝土管片,一般要求对管片进行浸泡养护和长期淋水养护,这种养护制度增加了建厂投资和水的消耗.笔者在管片预制的生产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对比试验,提出了取消浸泡养护、缩短管片保湿时间或不保湿的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论述如何在不进行大规模的分片区城市人口和就业调查情况下,依据社区人口调查和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作为工具,将社区人口和经济普查数据中的就业岗位经分析计算转化为客流预测所需的交通小区的居住人口数和就业岗位数。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与信息化给城市和轨道交通领域带来了更多机会和挑战,不同来源信息数据的整合需要跨尺度理论、综合化技术手段及跨平台分析方法。轨道交通领域需要跨部门、多专业协作,而数据融合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性差、相关专业之间存在技术壁垒等问题提供解决途径,并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二维信息向三维信息的转变搭建技术平台。针对当前轨道交通领域信息化趋势及信息集成的需求,通过建立比较框架,探讨在数据融合环境中,打通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车站建筑设计等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一体化平台在数据支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从CAD、GIS以及规划支持系统(planningsupportsystems,PSS)3个不同阶段综述规划信息平台的发展,探讨每个阶段针对轨道交通一体化的技术特征、进步和局限。通过对理论趋势、城市规划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需求和相关技术现状等方面的研究,显示城市规划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平台和数据标准均呈现出整合化特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整合的发展趋势与数据融合需求,提出BIM和GIS软件平台及数据标准的集成,是城市轨道交通科学化、智慧化发展的技术关键,也是大数据时代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专利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分析旨在发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提供导向参考,为该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情报支撑。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内专利数据,综合利用专利计量、文本挖掘、关键词共现网络、专利地图方法,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专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稳中有升的成长期。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投资大、回收期长,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近年来其造价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也是制约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此文根据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投资的构成,从多个专业出发,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和参考指标,对各系统造价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主要因素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确定车站结构和规模、车站装修标准、提高国产设备应用化率、统筹线网规划,注重资源共享等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保大数据在轨道交通领域规范运用、良性发展,在总结大数据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轨道交通行业内大数据的基本特点、数据类型、主要内容、处理流程及关键技术,并选择其中的某个典型专业,总结轨道交通大数据在统计分析、应急辅助决策、乘客出行诱导、客流预测和调度管理等方面的运用现状。最后,阐述大数据在轨道交通应用方面的挑战,从轨道交通数据系统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轨道交通大数据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交通")建设、运营及管理需要信息化手段支撑,但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周期长、投资大、涉及系统多、集成和实施难度高。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以及逐渐成熟的应用模式,使得建设符合城轨交通行业管理需要的云服务成为可能;同时可解决由于城轨交通企业各自建设信息系统导致的资源分散、难以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可快速提升行业信息化普及水平,降低整体建设成本。通过分析城轨交通信息化的现状,探讨城轨交通云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在行业内采取合作与合资2种建设模式,搭建Iaa 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 S(平台即服务)、Saa S(软件即服务)3个层次的城轨交通云服务,以及分阶段实现的云建设思路,为城轨行业在云计算时代加速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需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需求进行全面统筹规划。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目标、原则及内容,提出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信息化网络架构的基本原则和规划内容,剖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规划的关键技术、规划方案、资源管控原则,可为优化整体资源配置,构建节约、高效、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实现网络化运营以及为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管理部门合理配置网络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量预测单一模型可能存在预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相组合的预测模型。该组合模型利用奇异谱分析(SSA)将轨 道交通原始时间序列客流数据进行分解和重构,对重构后的时间序列按奇异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得到含有原始 时间序列数据主要信息成分的重构序列,将重构后的时间序列作为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的输入条件,最后进 行各站点的短时进站客流预测。采集 2015 年 11 月北京市全网的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数据,对提出的短时客流 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模型预测精度相比 ARIMA、SVR、CNN-LSTM 和 T-GCN 模型具 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稳定的预测表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大规模实施,按照轨道交通运营承载实体及轨道交通的客流特点,结合国内安全形势及维稳、反恐需要,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承担巨大的安防压力.简述国内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的现状,如系统建设各行其是、系统繁简不一、系统目标各有不同,就轨道交通安防系统建设发展变化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建议形成较为完备的轨道交通安防系统建设规范及行业标准,成立统一的行业风险评估机构,扩大安防系统信息数据采集范围,强化安防系统功能.通过对国内轨道交通安防系统的探讨分析及建议,以期达成行业共识,并推动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