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低温球磨结合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块体纳米Al晶体材料,并加入硬质Al2O3颗粒来进一步提高该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对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和观察,并对所制备块体纳米材料的密度、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当球磨时间从8h增加到14h时,纳米Al粉末颗粒的晶粒尺寸从55nm减小到43nm,微观应变从0.0272%增至0.0759%.经致密化处理后,该材料的晶粒尺寸从115nm减小到71nm.经热挤压后的块体纳米Al及Al—Al2O3晶体材料的相对密度都达99.4%以上,其最高显微维氏硬度分别为1.02和1.22GPa,比粗晶Al的显微维氏硬度分别提高了3和3.6倍.块体纳米Al的最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65和243MPa,比粗晶1050纯Al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7.5和3.2倍.当平均晶粒尺寸小于223nm时,得到块体纳米Al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晶粒尺寸之间的关系为σ=71.8+1.8D^-1/2.  相似文献   

2.
利用深冷球磨及真空热压技术制备块体Al及Al-Al2O3纳米晶体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测定晶粒尺寸,利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并测定了所制备材料的显微硬度和抗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深冷球磨14 h后,Al粉末颗粒的平均晶粒尺寸由50 μm变化到43 nm.块体纳米Al晶体材料的显微硬度随烧结温度升高而下降,加入纳米Al2O3颗粒后显微硬度约为粗晶纯Al显微硬度的4倍;块体纳米Al晶体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限σb为265 MPa,加入纳米Al2O3颗粒后的抗拉强度为322 MPa,比纳米纯Al晶体材料提高了22%.  相似文献   

3.
利用深冷球磨及真空热压技术制备块体Al及Al-Al2O3纳米晶体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测定晶粒尺寸,利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并测定了所制备材料的显微硬度和抗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深冷球磨14 h后,Al粉末颗粒的平均晶粒尺寸由50μm变化到43 nm.块体纳米Al晶体材料的显微硬度随烧结温度升高而下降,加入纳米Al2O3颗粒后显微硬度约为粗晶纯Al显微硬度的4倍;块体纳米Al晶体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限σb为265 MPa,加入纳米Al2O3颗粒后的抗拉强度为322 MPa,比纳米纯Al晶体材料提高了22%.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探讨纳米金属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塑性变形机制,对纳米金属Ni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冷轧变形.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对纳米金属Ni的微观结构和变形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变形量下的晶格常数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随变形量增大,纳米晶体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从最初的16.6nm增大到28.7nm,这种增长是由于部分方向(区域)晶粒长大的结果;变形量较小(小于30%)时,位错的活动与晶粒旋转是的变形主要方式,变形量较大(超过30%)时,晶界发射不全位错与孪晶的交互作用协调变形;纳米Ni的平均晶格常数为0.3533nm,略高于粗晶Ni的晶格常数.  相似文献   

5.
以Ti2AlC和Cu粉作为原料,分别采用滚筒球磨和高能球磨对原料粉进行预混处理,在1 150℃下原位热压反应制备了TiC0.5/Cu(Al)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Al从Ti2AlC溶出进入Cu中,Ti2AlC分解并转变成TiC0.5相,然而滚筒球磨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生成少量AlCu2Ti相.通过对原料粉高能球磨处理,制备后的复合材料AlCu2Ti相消失,细小的TiC0.5颗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维氏硬度试验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工艺能提高TiC0.5/Cu(Al)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同时维氏硬度略有降低.其中,高能球磨处理后制备的27% TiC0.5/Cu(Al)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981 MPa,维氏硬度为2.43 GPa.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冷加工对30Mn23Al4Cr5超低温无磁钢硬度、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冷轧比的增加,硬度和屈服强度按抛物线规律增加,塑性和韧性按抛物线规律降低,而抗拉强度近似线性增加,冷轧引起的位错塞积和形变孪晶结构导致强度增加及塑性与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室温缺口拉伸试验、显微硬度试验以及金相分析对Ti17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电子束焊接Ti17合金可获得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其接头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焊缝的缺口敏感系数均小于1.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均高于母材,焊缝区组织与母材组织基本相同,都是α相上分布着沿晶界及晶内析出的细针状β相,焊缝区的晶粒度要比母材的晶粒度粗大.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制备软磁纳米材料Fe2O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添加分散剂溶胶-凝胶法制备软磁纳米材料Fe2O3,采取添加分散剂和改变焙烧方法保证晶粒尺寸.实验结果表明:软磁纳米晶制备中添加分散剂尿素,然后在高温(600℃)焙烧前增加一个低温(400℃)退火阶段,两项措施能保证Fe2O3原始晶粒尺寸在30~40nm.试验操作简单、过程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铁路机车车辆用两种热轧耐侯钢经热处理双相化后的金相组织及各种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耐侯钢双相化后的显微组织由多力形等轴素体晶粒和不规则岛状马氏体组成,且原始组织对其有很大影响;两种热轧耐钢双相化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均无明显的各向异性。研究发现,双相化加热温度对马氏体含量、屈服现象、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强比、延伸率及加工硬化指数(n值)等双相化后钢的组织性能均有显著影响。根据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超声波作用下,使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Y2O3∶Eu3+荧光粉,考察反应物配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煅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产物晶粒尺寸及产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表征产物,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纳米Y2O3∶Eu3+荧光粉颗粒为球形,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0 nm.与微米晶相比,该纳米晶的激发光谱发生明显红移,电荷迁移态最大值(CTS)红移12 nm,发射光谱中发射主峰蓝移8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