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合运输》2006,(12):73-82
为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公路水路交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4年-2010年)》等相关规划.特编制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旨在明确行业发展任务,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提出交通工作重点,指导“十一五”期公路水路交通全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做好“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专项规划编制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启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一部署,2004年的工作重点是研究问题,理清思路,年底前在梳理并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比较清晰的“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的思路。针对今年规划编制的工作重点,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 贵在细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是我国的规划年,“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将会在年内制订。“十一五”规划与以前的规划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五年规划。因此在编制“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时,不能仅注重交通发展的数量,还要特别注重交通发展的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我国交通发展中存在的“气象非凡,诸多不便”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太重视表面上的形象工程。仅以北京的城市交通为例,尽管大马路又宽又直,立交桥星罗…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综合交通落实科学发展观,进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总结我国交通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提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综合交通发展政策及措施,是“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一、“十一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的发展环境及发展要求“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业化的加速为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城际和农村交通形成巨大需求;经济全球化对综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桂林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文章立足生态交通的内涵及规划原则,构建了桂林市生态交通规划目标,以实现生态交通发展目标为规划目的,为桂林市交通的系统规划提出自己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张菁  霍聪 《综合运输》2006,(5):83-88
2006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产业的交通运输业也把提高创新能力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交通规划的制定如何体现对“十一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支持,体现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精神的引导下,我国交通发展战略会有怎样的新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最近专访了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院长戴东昌先生。  相似文献   

7.
2006: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规划“十一五”蓝图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国公路交通行业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交通经济运行的稳缝性持续提升,发展的协调性继续改善,全年基础设施建养与客货运输生产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006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构建和谐交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公路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围绕如何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协调发展,2006年中国公路交通将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运输保障能力、增进市场行为监管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运输经理世界》2010,(20):13-14
前三季度中国公路客货运、水路货运继续快速增长,水路客运逐渐回暖。从2010年全年情况看,预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生产能够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西部交通科技》2010,(10):I0003-I0004
2010年9月28日,国家“十一五”交通建设规划重点工程——湖北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至此,武黄高速与黄黄高速将连成一体,武汉驾车至黄梅无需再绕道黄石市区,可节省30min时间。  相似文献   

10.
黄民 《综合运输》2011,(1):10-12
<正>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经过我们全国交通发展改革系统和交通运输各行业的共同努力,总体上看,"十一五"规划中设定的各项目标已经全面实现,有些甚至是超额完成。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11.
前两天和王庆云司长谈及“长三角综合交通十一五规划发展论坛”筹备情况时,我冒昧地问了句:“这次十一五规划是不是第一次将区域综合交通列入中央级规划?”王司长笑答:“其实早在1990年国家计委就搞过长三角综合运输规划研究,当时动员了近百名中外专家,调查研究历时一年半。”说着从书柜里找出一本1992年版《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运输规划研究》送给我。翻看这本近150万字的巨著,我有点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不好意思,同时从内心里对这些区域交通运输规划研究的先行者们深为敬佩。长三角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其一体化需要解决许多重大问…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输》2011,(2):94-94
<正>2010年,我国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大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完成"十一五"规划发展任务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总结2010年,我们关注综  相似文献   

13.
《西部交通科技》2010,(6):I0008-I0008
2010年6月11日,据贵州省公路局消息,贵州省“十二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贵州未来几年将重点解决农村交通“毛细血管”通行难题.到2012年全省可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十一五”前4年,贵州共完成8718个村通公路,实现建制村通公路率91.43%;422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实现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87.77%。到“十一五”末,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新时期,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抢抓机遇、奋力攻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取得长足发展的辉煌时期。"为八桂大地描绘经纬,让青山秀水和谐相连"——这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十一五"的精彩答卷,  相似文献   

15.
张菁  王毅 《综合运输》2006,(4):83-86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正式实施的开局之年,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召开的两会也备受关注。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被列入“十一五”纲要草案,纲要提出,我国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参加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针对农村公路建设、综合运输体系构建等人们关心的交通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有针对性的观点。在华润饭店的委员驻地,我们与全国政协委员、中交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副总工程师陆仁达先生的谈话也是从他的提案开始的。  相似文献   

16.
交通信息平台内涵和发展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斌 《综合运输》2007,(5):57-59
<正>一、交通信息平台现状分析交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对于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作为实现交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础,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部门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建设交通运输信息平台这一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输》2010,(5):94-94
根据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2009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果,运输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不断提升,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桂林市老城区交通现状,分析了老城区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桂林市老城区分流交通保护圈规划的总体思路,并根据这一思路设计出具体的老城区分流交通保护圈规划方案,为桂林市老城区交通系统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2010是规划之年,全国各地的交通规划部门都在忙着做新的五年规划。规划对于综合交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今天的规划将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各种运输方式的线网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综合枢纽的衔接却是综合交通发展的软肋,因此我们一再强调衔接决定成败,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的关键在一体化的综合枢纽。  相似文献   

20.
时下,云南各界都在热议桥头堡建设,都在探讨找准定位,为桥头堡建设发挥作用,推动全省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共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光成认为,建设桥头堡必须实干加苦干,加快突破制约全省发展的交通“瓶颈”,交通运输系统将以“交通建设冲刺年、交通运输管理年”为号召,扎实推进工作,在桥头堡建设中勇当“排头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