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世界海运》2009,32(12):5-5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追求规模经营效益,越来越多的大型集装箱船舶被投入到国际航运市场中。船舶趋于大型化之后,船公司更加关注船舶所挂靠港口的船舶使费、集装箱装卸费用及船舶作业效率,因此,港口要致力于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船舶作业效率,以便降低船舶使用和装卸作业收费,加速船舶周转,保证船公司能够从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应用中获得预期的规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郑丕显  孟飞  梁跃 《航海》2020,(2):63-66
船舶清舱作业是船舶日常运营保养中的关键环节,高效、合规的清舱作业程序能够保障船舶安全运营,防止水域污染。本文从船舶燃油舱清舱作业典型案例出发,阐述了船舶清舱作业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并就提高清舱作业安全性给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坤 《船舶》2023,(3):97-106
船岸匹配校核是船舶安全靠泊、离泊及进行高效作业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对LNG船舶靠泊开展装卸作业前船岸匹配校核程序进行确认与分析,归纳总结匹配校核的基本流程,重点就如何开展船岸间信息交换、资料收集和系泊分析等,指出作业中实际操作的控制要点,突出船岸匹配校核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针对靠泊船舶装卸作业过程中实际操作环节监控、船岸安全检查、港口国安全检查及已通过匹配校核的船舶长期未到港的复审工作提出要求及合理建议,列举匹配校核不充分导致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处理措施,以指导其他岸站充分开展匹配校核工作、进行船岸界面安全检查及港口国安全检查,安全高效完成靠泊船舶的对接、作业、离泊及再次靠泊等相关工作,提高岸站的船舶作业效率,实现泊位运行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刘永刚  刘强 《水运工程》2021,(10):252-255
分析智能船舶发展趋势及船舶进出港管理模式,提出与其对应的船岸交互系统——港口岸基辅助系统建设构想。针对智能船舶的特点,提出岸基建设需求;针对港口、海事、引航等部门管理模式,提出信息共享模式;针对船舶靠离泊作业,提出辅助靠泊建设需求;针对智能船舶的运营模式,提出船岸交互的监管要求。基于港口现有基础设施,采用通信网络及感知网络,通过增加部分传感器及信息数据处理体系和云平台的建设,构筑智慧船舶进出港作业的岸基系统,对提高港口作业效率、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言 目前我国港口生产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能源供应及需求的不断增加,作为海上原油运输的船舶大型化趋势不可避免,但由于各港口航道水深受限制及汕码头建设的相对滞后,港口采用锚地油轮过驳(过驳作业:在锚泊中,将原油从一船舶输送到另一船舶所进行的一系列作业)的作业方式会越来越多,而且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会是主要的作业方式,因此,做好锚地油轮过驳的安全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王彤 《集装箱化》2008,19(8):22-24
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全方位地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实施智能化管理,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提高码头堆场周转能力,加快船舶装卸速度,进而改善码头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黄骅港内航道、港池、泊位水域,采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艏吹施工工艺进行吹填施工,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减少疏浚船舶施工与正常航行作业船舶之间的干扰,保证了进出港船舶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邱奇  徐玲江 《中国海事》2012,(10):44-46
随着世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海域内船舶油料供受业务的不断发展,由于船舶油料供受作业存在较大的污染风险,因此,如何加强船舶油料供受作业监管是海事管理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文中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船舶油料供受作业监管的法律规定,然后分析了目前船舶油料供受作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船舶油料供受作业海事监管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9.
船舶在航行、系泊或执行特殊作业时,雷达桅的高度会对船舶造成影响,限制船舶的行动。可倒式雷达桅杆装置可在船舶需要穿越狭小空间和执行特殊作业等情况下将桅杆放倒,在正常航行时将桅杆竖立固定,极大提升船舶在各种复杂环境和作业工况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程时登 《珠江水运》2014,(17):73-74
船舶主体结构安全主要取决于焊接质量与检验,及早发现焊接缺陷,客观评价焊接接头的质量,对于确保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船舶建造焊接质量与检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焊接接头常见的缺陷及控制措施,希望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