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70 m预制箱梁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及耐久性的需求,通过调整胶凝材料的用量以及掺合料的掺配比例,进行多次试配、试验,配制出满足东南沿海地区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箱梁混凝土施工工艺需求的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开裂是影响路面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粉煤灰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综合耐久性。通过对不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在不同养护条件下开裂性的试验研究,验证了粉煤灰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拉萨地区平均海拔3649m,季节温差、日温差大,气候干燥,紫外线辐射强烈。结构物使用耐久性混凝土是必须的工程措施,耐久性混凝土的施工也因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常规的混凝土施工方法有所区别。阐述了特殊环境的耐久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李刚 《公路》2009,(10)
分析影响公路附属设施混凝土构件表观抗冻耐久性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表观抗冻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室内试验的研究方法,获得不同配合比组成、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冻融质量损失百分率试验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给出提高混凝土构件表观抗冻耐久性的合理配合比组成.  相似文献   

5.
针对内蒙古干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方法进行维修;研制了一种可用于沥青路面面层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增模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地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指标的合理取值范围。结合实际工程,对试验路段的渗水系数、构造深度及摩擦系数等指标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及耐久性都有较大提高,适用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上海地区五座被腐蚀的桥梁混凝土的现场取样测试结果显示,原设计强度为C30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均严重降低。近年来上海建成了大量桥梁、高架和轨道交通工程,钢筋混凝土防腐技术措施研究无疑将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主要对策是针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耐久性下降原因,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设计。  相似文献   

7.
大体积混凝土芯部温度监测及力学性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模拟大体积混凝土的芯部状态,连续监测混凝土温度变化,并制定混凝土匹配养护制度,在实验室进行匹配养护和标准养护,测试混凝土在不同养护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得到大体积混凝土芯部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对控制裂缝的出现,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桥梁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耐久性,在多种类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复合疲劳试验评价了不同结构组合的耐久性。研究表明:耐久性铺装的上层结构宜采用各项性能均衡的AC-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下层结构宜采用耐久性明显更优的环氧沥青混凝土,兼顾经济性,也可采用掺加聚酯纤维的AC-13高强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的盐冻破坏是导致混凝土耐久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2%、4%两种浓度的NaCl、CaCl_2、CaAc_2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引气剂,对单盐、复合盐环境条件下的C30、C50两种混凝土进行了抗冻耐久性快速试验,研究了不同除冰盐类型及同种除冰盐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引气剂对混凝土抗盐冻耐久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浓度一定的单盐作用下,CaAc_2对C30、C50混凝土破坏最小,NaCl和CaCl_2对混凝土破坏效果相当,NaCl稍大;在浓度一定的复合盐作用下,混凝土破坏程度随着CaAc_2的浓度增大而减少,随着氯盐类的比重增大而增大;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与其强度等级成正比;掺入引气剂能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  相似文献   

10.
张海涛  教天应 《公路》2012,(8):194-197
基于黑龙江省气候因素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的影响特点,探讨道路沥青PG等级技术在黑龙江省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通过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调查,建立了黑龙江省沥青混凝土路面气候分区及温度换算公式,确定了黑龙江省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PG等级要求,为进一步合理选用道路沥青PG等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广东省南澳大桥主桥箱梁混凝土施工为背景,通过调整C60海工耐久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入量,在保持水胶比及砂率一定的条件下,拌制不同试验组制成试块进行标准养护。通过测定混凝土的和易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这3项指标研究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纳米材料具备促进水泥水化、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等潜能,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将纳米碳酸钙采用常规分散方式掺入普通水泥混凝土中,以期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并为纳米碳酸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研究了常规分散方式下不同纳米碳酸钙掺量对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掺入纳米碳酸钙后各组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性能、抗碳化能力及干燥收缩等耐久性指标,并系统分析了纳米碳酸钙的掺入对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以常规分散方式加入,在掺量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明显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混凝土的压折比,增强混凝土的韧性;还会对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强了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性能和抗碳化能力,但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略有增大。采用常规分散方式向水泥混凝土中掺入纳米碳酸钙,其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质量的1.0%。若掺量过高,将显著降低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许将 《隧道建设》2009,(Z2):45-47
我国对铁路工程技术要求的提高以及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使得目前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以及混凝土材料本身和以往有了明显不同。在耐久性要求下,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及混凝土技术的进步,隧道工程填充混凝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设计强度等级与耐久性指标不匹配、某些配合比设计不能与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相适应以及客观存在的施工及养护问题等,本文初步探讨了这些问题,并给出了提高填充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按照耐久性要求设计填充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施工与养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滨海地区桥梁结构耐久性问题较为突出,一则是以前对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认识不足,一直未采取相应的措施;二则是由于环境、气候的因素加速了钢筋混凝土的劣化。国内外经验表明:从设计之初,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是提高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有效手段,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唐山市滨海公路建设工程,考虑工程所处的工程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等情况,依据桥梁设计使用寿命,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耐久性设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混凝土耐久性不足的问题,结合十白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研究了耐久性混凝土的设计方法。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实验研究,确定了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取值范围,并给出了十白高速公路中桥梁工程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推荐配比。通过本文研究,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一个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结构的腐蚀包括多种极限状态,代表了不同的耐久性寿命模型。文章通过对氯离子扩散过程的概率推导,分析了混凝土结构可靠性随服役时间的关系,建立了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模型,为在役桥梁的耐久性预测以及适时维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郑捷 《华东公路》2011,(4):24-26
研究了钢纤维和聚丙烯粗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特别是对其抗碳化及抗氯离子侵蚀耐久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适量的掺量条件下,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较聚丙烯粗纤维要好,但从长期耐久性来看,在碳化和氯离子腐蚀环境中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将有一个失效的过程,而聚丙烯粗纤维喷射混凝土可长期有效。因此,在腐蚀环境条件下,当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时,聚丙烯粗纤维完全可以替代钢纤维。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北京地区混凝土桥梁使用十多年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 ,主要有 :某些部位的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混凝土表面剥蚀等等。对此 ,本文就影响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的若干问题作了分析 ,并对提高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金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1):154-157,33
抗冻性作为衡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规范都有描述,两类规范用不同的指标(抗冻等级F与抗冻耐久性指数DF)衡量。通过有关混凝土抗冻性的诸多规范(规程、标准),明确了抗冻等级F与抗冻耐久性指数DF之间的关系,并阐明了抗冻等级F和抗冻耐久性指数DF衡量同一环境相同部位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能时的不匹配性。然后,根据对诸多规范(规程、标准)的有关混凝土抗冻性内容的理解,将抗冻等级F与抗冻耐久性指数DF紧密连接成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的气缸压力是影响发动机寿命的关键因素,但当车辆运行在不同的地域、气候、工况等环境条件下,发动机的寿命也会有很大差别。分别介绍了发动机测试时的各种使用条件,然后定义了使用条件综合修正系数K,最后通过实车试验确定了不同地域的使用条件综合修正系数K,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