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对旧水泥砼路面沥青加铺层产生反射裂缝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路面结构应力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应力计算,表明采用级配碎石可减小裂缝处沥青加铺层的荷载应力,延缓反射裂缝的形成;对在旧水泥砼路面改造工程中设置级配碎石防反射裂缝层后路面变形及排水等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旧水泥砼路面设置应力吸收层是防止和减少反射裂缝的有效措施之一,合理选择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至关重要.该文以混合料为最紧密骨架结构状态时对应的油石比为下限,以析漏拐点油石比为上限,在该范围内,兼顾高低温性能来确定最佳油石比.试验表明,按此方法设计的应力吸收层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可显著提高旧水泥砼路面加铺层的路用性...  相似文献   

3.
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层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防止反射裂缝。针对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在沥青层与水泥砼板之间设置裂缝缓解层,依靠裂缝缓解层吸收接缝处产生的应力,隔断上传应力。采取辅助防裂(减裂)措施可增强加铺层的抗拉、抗剪强度或应力吸收。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力吸收层在成都市一环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实践,为快速和高标准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实践证明:应力吸收层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使路面的使用性能大大提高,施工周期短.社会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旧水泥砼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病害,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路面温度应力在接缝不同传荷能力下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当温度降低、沥青加铺层变形受阻时,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集中现象会随着水泥砼路面接缝传荷能力的增强而得到显著改善,建议在旧砼路面改造工程中改善接缝传荷状态,延缓路面反射裂缝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应用Abaqu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旧水泥砼路面进行直接加铺和增设应力吸收层后加铺沥青层两种处理方案,通过与原未改造路面对比,结合温度场,进行不同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接缝弯沉和传荷能力分析,研究沥青加铺层结构强度和反射裂缝。结果表明,加铺沥青层后弯沉与传荷能力均有明显改善;温度场对旧砼路面弯沉和传荷能力的影响远大于荷载作用,加铺沥青层后弱化;结构强度指数能评价传荷能力,但对温度耦合下的超载有局限性;增设应力吸收层能有效阻止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7.
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水泥砼路面修补及改造利用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一情况在我国南部省份更为典型。文中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柳(桂林柳州)高速公路旧水泥砼路面沥青加铺层改造工程,介绍了改造方案的设计,提出了适宜的加铺层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8.
冲击压实技术在旧水泥砼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阐述了冲击压实技术处理旧水泥砼路面的机理,并以广东省省道S355线鳌头段旧水泥砼路面改造为例,系统地阐述了冲击压实技术在旧水泥砼路面改造中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分析,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之间设置了薄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经工程实例应用,设置应力吸收层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在温度及荷载周期性反复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抗反射裂缝能力,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冲击破碎技术处理旧水泥砼路面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冲击破碎改造技术不仅可以彻底解决加铺层的反射裂缝问题,而且具有经济、实用和高效的特点.文中依托国道321德庆段旧水泥砼路面改善工程,对采用冲击破碎技术处理旧水泥砼路面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中应用的应力吸收层和应力吸收带的材料特性及配合比试验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性能指标和生产工艺,发现高弹性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具有一定的优势,适合在水泥混凝土板上加铺沥青层的加铺改造和新建复合式路面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卢明华 《路基工程》2013,(4):116-119
目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工程中,采用沥青加铺层是比较常见的方案,并在其间设置应力吸收层来控制反射裂缝。利用BISAR30程序分析了应力吸收层厚度和模量变化,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非接缝和非裂缝区沥青加铺层结构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应力吸收层厚度的增加,沥青加铺层的路表弯沉和层底拉应力也不断地增加,并使路面内部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随着应力吸收层模量的增大,沥青加铺层内部的路表弯沉和层底拉应力及路面内部应力和剪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13.
结合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路面改造实体工程,运用STRATA应力吸收层进行加铺层反射裂缝防治,介绍了沥青加铺层结构方案及防治反射裂缝的措施,分析了STRATA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提出了沥青加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Sampave应力吸收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时在面板接缝处及开裂处,加铺层容易产生反射裂缝。为了研究Sampave应力吸收层在重载路面结构中的防反射裂缝的效果,文章依托山西省夏家营—汾阳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程,详细介绍了Sampave应力吸收层特种沥青混合料在试验路段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对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半柔性应力吸收层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半柔性道路材料兼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特点,可用作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中的应力吸收层,用来解决出现反射裂缝的问题,因此,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半柔性道路材料的属性和反射裂缝产生的原理,研发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半柔性应力吸收层技术,专门用于防治路面反射裂缝,并结合湖州市318国道南浔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半柔性应力吸收层技术能有效地防治反射裂缝的产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反射裂缝的防治是在旧水泥砼路面上加铺沥青砼面层所要克服的一个重要难题,也是水泥砼路面改造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在旧水泥砼路面上加铺沥青砼面层反射裂缝的成因,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提出了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产生的对策和措施,对水泥砼路面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罩沥青加铺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路面改造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在加铺层下面设置应力吸收层。为了减少反射裂缝的发生,采用ANSYS软件对不同层厚的加铺层以及不同弹性模量的应力吸收层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通过不同路面结构的加铺层底主应力、剪应力、拉应力以及弯沉的对比分析,确定合理的加铺层厚度以及应力吸收层模量。分析结果表明,应力吸收层的弹性模量宜为4~6 GPa,沥青加铺层厚度宜为5~10 cm。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从旧水泥路面处治、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及沥青面层施工入手,研究"白加黑"路面施工关键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设计了注浆孔布设方案及注浆深度,明确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温度控制范围、橡胶沥青及碎石撒铺量,提出了沥青面层施工温度控制范围、摊铺及碾压速度等参数,实体工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早期修筑的水泥砼路面大多处于大中修阶段,旧水泥砼路面的加铺改造设计需确定设计参数。文中以湖南某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加铺结构为例,利用FWD采集7个传感器位置的弯沉,得到共振碎石化加铺结构的实测弯沉盆,采用BISAR程序拟合得到各结构层的模量组合,根据动态弯沉值和拟合结果进行加铺结构刚度验算和厚度设计。得出旧砼板共振碎石化加铺层材料的刚度不得低于1 128.59 MPa;加铺结构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混合料层总的永久变形量满足要求,拟定的加铺层厚度合理。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水泥砼路面上沥青薄层罩面的力学行为,结合湖南省某国道改造项目工程实例,运用BISAR3.0程序对沥青薄层罩面及其层间的力学响应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层间结合状态对“白加黑”薄层罩面层内拉应力和拉应变影响显著,从完全连续到完全光滑,最大拉应力和最大拉应变显著增大,所以应加强沥青罩面层与旧水泥砼路面之间的粘结;超载对剪切应力影响显著,通过增大罩面层的模量可以有效减小沥青层的剪切变形;罩面层厚度对最大剪应力τmax 的影响,层间连续时以3 cm为界,层间光滑时以4 cm为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