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深入研究公路路基震害特征及震后路基工作状态的安全评估,根据汶川地震灾区的大量路基震害调查、检测与抢通保通的成果,概括介绍了汶川地震路基的损毁情况;归纳总结了公路路基结构的典型震害表现形式及特征;探讨了路基及其支挡结构的震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路基结构震害主要表现为路基沉陷、扭曲变形、开裂、滑移、路面隆起以及地震对路基结构产生的次生破坏;路基的震害影响因素主要是地质条件、地震烈度、路基结构形式等。据此给出了震后路基结构安全诊断项目及检测结果的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抢险救灾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对不同安全等级的路基结构提出不同处治建议,以期为震后路基结构病害预防、工作状态诊断和病害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根据汶川地震后对灾区公路路基路面破坏形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在分析震区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路基路面震害的类型、破坏方式及成因机理,提出了路基路面震害处治的基本措施,结合川藏公路特大地质灾害和汶川地震震区实际,提出了公路恢复重建的目标、原则和实施建议,为交通运输部门拟定公路恢复重建计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公路遭受罕见震害,损毁惨重。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映秀段作为救援生命通道,需要在保证通行条件下对威胁断道工点进行震害处治。由于保通处治受余震、车辆及外界干扰很大,无现成经验借鉴,需要因地制宜,选择操作性强、施工快捷的处治方法。通过现场调查评估,对震害损毁工点视危急程度进行分批排序,首先突击直接威胁断道路段,再处治次危急路段。通过裂缝灌浆封闭、滑移边坡治理、挡墙加固等方法的综合处治,保证了救援通道的通畅,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积累了灾区紧急保通的路基工程处治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公路路基震害特征及震后路基工作状态的安全评估,根据汶川地震灾区的大量路基震害调查、检测与抢通保通的成果,概括介绍了汶川地震路基的损毁情况;归纳总结了公路路基结构的典型震害表现形式及特征;探讨了路基及其支挡结构的震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路基结构震害主要表现为路基沉陷、扭曲变形、开裂、滑移、路面隆起以及地震...  相似文献   

5.
林顺  邬凯  崔臻  向波 《路基工程》2021,(4):199-205
基于长宁地震高速公路路基震害调查成果,系统分析了路基震害影响因素、分布特征及成灾模式,发现路基震害受损程度与距震中距离、断层发育情况和路基结构形式密切相关,半填半挖路基震害特征最为突出。在路基土动力学特性试验获取的力学参数基础上,开展三维动力数值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半填半挖路基相对于两侧填方路基更容易受到地震灾变作用,其填挖交界面出现较大塑性应变,坡顶出现较大朝向坡外的永久位移,该结果与震害调查中路基破坏现象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6.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对众多公路隧道造成极大破坏,破坏类型有二衬开裂渗水、错断、掉块、垮塌、仰拱隆起及初支变形等,震害的分类及处治、震害隧道施工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恢复重建时必须要解决的。以剑青路酒家垭隧道为例,通过介绍震害处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量灾区道路的路基边坡的震害调查,分析灾区公路路基边坡及支挡结构典型震害特征,指出边坡破坏与地震断裂带、岩性等的关系;比较了路基边坡有无支挡结构的震害表现形式,并对灾后道路重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施工经验及复合地基理论,针对越南湄公河运输防洪项目MD1标段11座桥梁桥头引道软土路基的性质及分布范围,分析了换填法及超载预压固结法处治软土路基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采用部分软土换填结合超载预压固结法联合处治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及施工方案,同时通过对路基固结沉降的计算验证了处治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高等级公路路基拓宽工程常见的病害,将拓宽路基进行模型简化,通过对实际项目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加强新老路基结合面的处治,路基加筋,拓宽部分路基地基处理,拓宽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控制等具体处治措施来减小新老路基交界面产生的沉降差。其成果对今后路基拓宽工程实际项目中处治措施的选择、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运营公路路基沉陷处治难题,该文以邵怀高速公路K1 302+900右幅路基沉陷为工程依托,针对挖方段和填方段路基分别设计了竖向及水平向的花管注浆的处治措施,该文详细介绍了花管注浆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采用瑞雷波法对注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处治效果良好。此方法施工占地少、对交通影响小且加固效果好,能快速有效地处治运营公路路基沉陷类病害。  相似文献   

11.
连霍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连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论述高速公路路基的加宽技术和新老路基的沉降控制方法。并对新老路基结合面处治、拓宽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控制、路基加筋及路面综合处治等技术的机理、效果和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盐岩地区合理的工程结构形式及病害处治技术,有效提升盐岩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使用品质,全面调查国内公路及铁路盐岩路基工程应用状况,系统梳理公路及铁路盐岩路基结构形式,对比分析公路与铁路盐岩路基稳定技术及适用性,进一步明确盐岩路基的常见损坏及处治技术。结果表明:公路与铁路盐岩路基在修筑时多采用换填法及碾压整平等技术提升路基承载力;隔断层、排水系统及换填法为盐岩路基采用最为广泛的稳定技术,不同技术主要从提升基底承载力、减盐及阻水等方面实现稳定性保障;在进行损坏处治时多采用注浆法、换填法等技术,经处治后路基整体稳定性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3.
位于震中地区的映日路在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的损毁,通过及时深入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调查搜集了5.12地震中映日路路基路面震害的情况,初步分析了震中地区路基路面震害的特点及成因,结合路基路面震害特点制定了映日路震后恢复重建的技术措施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清洪 《路基工程》2009,(3):163-165
通过渝怀铁路不同形态岩溶路基处治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和分析岩溶特性对路基及支挡结构物的影响是决定处治效果的关键,应重视对岩溶水的疏排及倾斜溶洞或溶槽的支挡处治。  相似文献   

15.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对众多公路隧道造成极大破坏,破坏类型有二衬开裂渗水、错断、掉块、垮塌、仰拱隆起及初支变形等。这些震害该怎样分类,又该怎样处治,震害隧道施工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问题是恢复重建时必须回答的。本文以剑青路酒家垭隧道为例,通过介绍震害处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都汶公路高速路段路面震害特征,浅析震害形成的原因,对震后路面技术现状进行了检测评估,并提出路面震害的处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用路基压密注浆法处治路基滑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路基压密注浆法处理路基滑坡是一可行的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注浆处治路基滑坡的原理、方法及施工工艺,对今后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处治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路基拓宽工程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路基拓宽工程的实际问题,基于大量实体工程调研和理论分析,从损坏类型和损坏机理出发,揭示了路基拓宽工程中的4种损坏模式,包括路基结合部剪切开裂、新老路面结合部弯拉开裂、老路基层顶面开裂和新路基层底面开裂,建立了以变坡率为设计指标的路基拓宽设计方法;并遵循变形协调与控制的基本思想,着重提出了路基拓宽工程处治措施的选择流程,继而采用有限元计算和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对新老路基结合面处治、拓宽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控制、路基加筋、支档结构等多种处治措施的处治机理、效果和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总结。各项研究成果对路基拓宽工程中处治措施的选择、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运营公路路基病害,采用地质调绘、地质钻探及钻孔深部位移监测等方法探明了路基的病害机理。根据路基病害特点,设计了圆形钻孔灌注桩+路基花管注浆+路面修复的处治措施。经监测表明,处治后的路基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汕梅高速公路路基病害分析与处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汕梅高速公路K104 600~K104 800段路基及边坡病害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路基病害形成机制及边坡的稳定性,明确了路基填土与原地面抗滑措施不当是路基病害的产生原因,大气降雨入渗是主要诱发因素。通过稳定性评价及处治方案比较分析,提出路基灌浆加固 路堤边坡反压和涵洞病害处治的综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