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在湿软黄土地基现场进行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桩试验,通过改变击实试验的锤击数和桩体填料的类别(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灰土、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素土、纯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探索最优锤击数以及合适的桩体填料形式。结果表明:在保证桩体锤击数至少为8击情况下,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灰土桩的加固效果最好;其次是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素土桩。纯再生材料桩不适宜用于湿软黄土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2.
承载比试验制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规范中规定,承载比(CBR)试验试件制备采用锤击法,中文结合实践,介绍另一种制备试件方法-静压法,并探讨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遥感(RS)图象的物理基础,分析了传统分类方法的弊端,指出基于广义夹角的计算机分类方法(SAM法)较适合地物光谱的形状特下,进而对SAM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和实施步骤,给出了分析比较试验实例,说明该研究改进使分类计算更精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结构模态试验的试验测试系统和试验过程,并运用锤击激励法,对桑塔纳2000年轿车前悬架进行了模态试验,得到了该结构的各项模态参数。  相似文献   

5.
桑塔纳2000型轿车前悬架锤击法模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结构模态试验的试验测试系统和试验过程,并运用锤击激励法,对桑塔纳2000型轿车前悬架进行了模态试验,得到了该结构的各项模态参数。  相似文献   

6.
车辆避撞预警系统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研究的关键内容,也是降低道路事故率的有效途径。目前,车辆避撞预警的一般实施途径是通过在车辆上布设多元传感设备进行相对间距检测,并通过智能算法对碰撞条件进行判断。但由于该方法存在传感设备成本高昂、受环境噪声影响大等缺点,应用条件仅局限于单车智能。基于此,在卫星导航、车路协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一种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利用车载终端获取高频(5 Hz)、高精度(厘米级)车辆定位数据进行车辆避撞预警的方法,该方法立足车路协同角度,构建包括路侧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车路通信系统、车载定位预警终端的车辆避撞预警体系,并建立基于实时位置信息的车辆轮廓冲突瞬时预测模型。为验证模型可靠性,设计动、静态试验对定位精度进行验证,并在西安绕城高速约7 km试验路段开展3次实车试验,共采集约6 000个有效样本数据对轨迹预测精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用于评价定位精度的圆概率误差CEP50CEP95分别为1.51,3.24 cm;行车速度为80~100 km·h-1条件下,通过2 317组数据对比分析,采用车载定位设备与成熟产品天宝接收机(亚米级精度)获取的定位数据的误差均值为1 cm,标准差为1.38 cm;行车速度为80~100 km·h-1条件下,定位数据的真实值与预测值的横向误差标准差可达厘米级,纵向误差标准差可达分米级,该级别精度可满足车辆避撞短临预警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拓宽粉末冶金材料的应用领域,研究了一种铁基粉末烧结材料,并对其进行了高频感应淬火表面处理。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材料表面硬化层的组织形貌,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材料横截面的显微硬度,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经高频淬火后,在该铁基粉末冶金材料表面得到了针状马氏体相变硬化层,材料表面硬度显著提高,因而耐磨性也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还扩大了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应用载荷范围。该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齿轮、凸轮等零件。  相似文献   

8.
王洁 《隧道建设》2002,22(3):54-56
最近,韩国用TBM修建了一座引水隧洞,该隧洞位于抗压强度大于260MPa的围岩中。本文探讨了此类硬岩中TBM的净掘进速度和围岩特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得知测得的掘进速度与Schmidt硬度和RMR(RMR)为岩体等级--校者注)互成比例。可以把围岩的这两种特性和现场应力情况看作很好的预测TBM在硬岩中的掘进速度的定量指数。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钢箱梁的声振特性,联合锤击试验和统计能量分析(SEA)方法从统计能量分析参数和声振响应两方面进行研究。首先,以某钢箱梁节段[10.1 m(长)×4.8 m(宽)×3.1 m(高)]为对象,通过锤击激励获得顶板和底板不同位置的加速度频响函数。然后,建立SEA模型预测钢箱梁的振动声辐射,考察了各板件在100~5 000 Hz频段的模态数,并将加速度频响函数的仿真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探讨了结构设计参数(加劲肋和横隔板)对统计能量分析参数和钢箱梁声振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频带外,顶板和底板不同测点位置的加速度频响函数没有显著差异;SEA方法可较精确地预测钢箱梁的高频振动噪声,且相比有限元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设置加劲肋后,板件的模态密度和输入功率均下降,子系统间的耦合程度降低,但板件的辐射效率增大;设置加劲肋后,顶板和底板的振动速度级在每个频带平均下降8.2 dB和6.7 dB,钢箱梁声功率级在每个频带平均减小3.1 dB(A);相比加劲肋厚度而言,加劲肋间距对钢箱梁声振响应的影响更大,应优先作为声学优化的主要参数;横隔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板件的振动响应,取消横隔板将导致钢箱梁声功率级在每个频带平均增大1.3 dB(A)。  相似文献   

10.
桥梁运营过程中存在承载力劣化问题,快速准确地评估桥梁性能是后期安全运营的关键之一。以一座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T梁桥为依托,取该桥上部4片T梁作为对象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得出混凝土简支T梁在不同劣化程度对承载力、极限挠度的影响,并结合试验提出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T梁在荷载作用下安全状况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梁桥的静载试验评估。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GPS高程转换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GPS高程与正常高程的转换问题,给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模型。该模型隐含层选用Gauss函数作为基函数,学习算法采用自组织选取中心法策略。用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用RBF神经网络转换GPS高程的精度优于最小二乘法。对RBF神经网络方法和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方法转换GPS高程的精度进行了比较,虽然两种方法的结果相近,但RBF神经网络方法在学习速度方面远比BP神经网络方法快。由此可见,RBF神经网络方法用于转换GPS高程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3 台排放控制技术路线相同但额定功率不同的非道路用挖掘机实际作业工况下的排放结果和台架工况下的排放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实际作业工况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台架工况的 1.5~3.5 倍。为了研究产生排放差异性的原因,以 1 台满足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法规要求的柴油机和搭载该柴油机的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在台架上对该柴油机进行非道路稳态循环(NRSC)和非道路瞬态循环(NRTC)试验,实际作业工况试验则主要通过便携式排放检测系统(PEMS)设备对挖掘机进行排放试验,并利用功基窗口方法对挖掘机实际作业排放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挖掘机实际作业工况主要分布在较高转速范围内,且扭矩变化剧烈,而台架工况的转速分布均匀,扭矩变化相对较小。因此,台架试验结果 并不能准确反映机械实际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13.
预制桩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国电民权电厂一期工程现场试验研究,对比高应变和静载试验的结果,对预制桩的成桩质量和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预制桩的锤击施工过程中,可通过高应变法监测施工中的锤击力、锤击能量、桩身完整性,为打桩工艺参数及桩长选择提供依据,并可将打桩监测得到的承载力乘以时间效应系数来估算预制桩的极限承载力,辅以少量施工后的高应变检测来评价预制桩的成桩质量及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六、锤击振动试验方法的精度分析为证明本方法的精度,用等直梁(1207×49×10毫米)进行计算和试验,其固有频率的计算及试验值见表1,振型比较见图9、10。  相似文献   

15.
压浆灌缝破碎板块砌筑防止反射裂缝的机理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压浆、灌缝和破碎混凝土板块砌筑技术稳固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是防止PCC+AC复合路面结构产生裂缝的有效方法,通过试验研究和新(乡)济(源)公路施工实践,论述了该技术防止反射裂缝的机理与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斜拉桥拉索粘性剪切型阻尼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一种新型的斜拉桥拉索用粘性剪切型阻尼器,并给出了该阻尼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采用动力试验方法对其减振性能及减振规律进行了室内及实桥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这种阻尼器减振性能优良,完全可用于实桥拉索的振动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结构动力学瞬态试验的模态分析方法——锤击法.它是借助于小型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富里叶变换(FFT),利用脉冲试验原理和模态理论,迅速测得结构动力特性即模态参数的一种有效试验方法.着重说明了用锤击激励测传递函数的试验技术,及直接把传递函数的试验数据进行模态识别的方法.它简单方便,比一般稳态正弦扫描方法快一百倍左右,所以特别适用于较粗略的振动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8.
ICP-AES法在镍基合金粉末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镍基合金粉末冶金材料中锰、硅、铬、钛、铝、铌、铁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试样分解方法、仪器最佳工作参数和分析谱线等,同时还研究了基体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上述7种元素的检出限(3S/N)在0.007 0.15 mg/L之间。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并以实际样品为基体分别加入锰、硅、铬、钛、铝、铌和铁元素的标准溶液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7.0%10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0.22%2.8%之间;用该方法对材字700镍铬合金和YSB C 11516高温合金标准样品进行了分析,测定值与标准值相一致。这些测定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有关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国标中规定的精密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地震波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动力响应影响因素,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隅脱空试验,采用室内地震波法检测缩尺试件的试验方法,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角隅脱空路面板在含水和不含水不同振动参数状态下应变值的变化情况,分别对比不同角隅脱空面积的试验数据和不同锤击高度的试验数据,发现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隅脱空面积的增大,脱空区域的应变值也会随之增大;对于不同锤击高度的试验数据分析发现随着锤击高度的增大,对应脱空区域的应变值也会增大。另外,针对含水状态的分析,发现含水状态下脱空区域的应变值明显大于不含水状态下的应变值。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凝土温度应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荣华  田小革 《公路》2001,68(4):66-69,89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低温开裂问题一直是道路工程界人士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美国公路发展战略(SHRP)综合分析了以前各种用于分析、研究沥青混凝土温度开裂问题的试验方法后,认为只有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TSRST)能正确的模拟路面的现场情况,提出采用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TSRST)来研究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问题,还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标准,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也提出了一整套方法,笔者在采用TSRST进行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指出SHRP提出的温度应力典型曲线的不足,提出了完整的温度应力曲线规律,最后探讨了初始温度降温速率等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