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630m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采用三主桁三索面结构型式。3片主桁均由全焊桁片拼装而成。通过对备选方案的研究和比选,铜陵岸钢梁架设采用"边跨全顶推法架设+中跨悬臂法架设"方案,无为岸钢梁架设采用"边跨部分拖拉法架设+中跨悬臂法架设"方案,中跨合龙采用"桁片整体合龙"方案。在4号桥塔墩设置顶推平台和顶推装置,将铜陵岸边跨和次边跨钢梁分段安装、分次顶推至全部就位,然后将中跨钢梁悬臂架设至合龙口;在2号墩前方设置安装平台、1号墩墩顶布置拖拉装置,将无为岸边跨和部分次边跨钢梁分段安装、分次拖拉至全部就位,然后将3号墩前后两侧钢梁双悬臂架设至边跨合龙,再将剩余中跨钢梁单悬臂架设至跨中合龙口;最后吊装合龙段桁片进行中跨合龙。  相似文献   

2.
吉林四平市东丰路上跨铁路立交桥为(169+90)m非对称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该桥跨越15条既有铁路线,11号墩主跨侧钢梁(长145m)和边跨侧混凝土梁(长78m)采用平面转体法施工。施工时,先进行转体系统施工,转体系统施工后平行于铁路线方向采用支架拼装(浇筑)梁体;对转体结构进行顺桥向和横桥向称重;根据称重结果在主跨侧距离11号墩26~140m范围内进行压重(压重荷载为48.8kN/m);结构配重后进行转体施工,经试转、正式转体和精调对位后完成转体施工。  相似文献   

3.
上坡米1号大桥跨径布置为(6×40 m)T梁+(72+120+120+7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3×40 m)T梁,连续刚构主桥两个过渡墩分别为69.91、58.37 m,原设计边跨现浇段和合龙段长分别为11 m和2m,施工采用吊架承重结构体系。由于施工过程中跨配重吨位大,施工控制比较难,一旦在某个施工环节出现疏忽,产生的轻则是不可逆转的质量问题,重则是质量安全事故。为此,工程师们围绕缩短边跨现浇段长度来优化边跨合龙与现浇段设计施工方案,并成功研究出先合龙中跨、挂篮不对称悬浇18号梁段3.5 m+墩顶托架现浇段5.5 m+挂篮施工合龙段4 m的边跨合龙与现浇段设计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4.
新建黔张常铁路西湖冲特大桥位于武陵山区,主桥采用60m+2×100m+60m连续梁,由于谷深、墩高,主桥抗推刚度满足行车要求较困难,边跨现浇段支架搭设、预压施工风险高。设计中采用中墩固接、边墩及次中墩设竖向支座的连续刚构体系解决了抗推刚度的问题,先中跨合龙、后边跨悬浇至边墩顶、最后在墩顶现浇剩余部分的工法取消了边跨现浇支架,规避了预压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5.
新建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99.3+238+588+224+85.3)m的钢箱板桁结合梁斜拉桥,主梁上层为板桁结合,下层为钢箱结合钢桁梁。该桥钢梁划分为89个铁路面梁段单元和94个公路面梁段单元,采用分段吊装施工,钢梁架设采用"浮吊辅助架设墩顶节段+桥面架梁吊机悬臂架设"的总体方案,设中跨合龙口。首先利用浮吊起吊,采用支架法架设2号和3号桥塔墩墩顶的3个钢梁节段,然后在公路桥面上各安装2台桥面架梁吊机进行双悬臂架设,悬臂架设至辅助墩前方时,利用浮吊起吊安装辅助墩墩顶钢梁节段;当悬臂架设至边墩前方时,采用"浮吊+支架"辅助桥面架梁吊机悬臂架设边墩墩顶钢梁节段;最后利用2号墩侧架梁吊机提升中跨合龙段进行中跨合龙。  相似文献   

6.
广州明珠湾大桥主桥为(96+164+436+164+96+60) m中承式钢桁拱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主梁采用N形三主桁钢桁梁结构。主桥采用斜拉扣挂法、拱梁同步架设;中跨合龙时,拱肋与主梁分别采用"多点同步合龙"与"节点拼装合龙"法进行先拱后梁施工,以提高大桥的合龙效率。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该桥采用26号、29号墩顶、落梁为主,竖向、横向、纵向顶拉为辅的合龙措施调整拱肋合龙口空间姿态。该桥中跨合龙施工中,在边跨采用抗倾覆压重设计,以控制大桥悬臂施工阶段由自重产生的倾覆力矩;在26号、29号墩顶支座处布置顶、落梁及纵移装置,以消除合龙口高差与转角位移,实现精准对位;在拱肋与主梁合龙口设置微调装置,以实现钢梁合龙口间距微调;在27号主墩设置顶推装置,使结构整体纵移0.085 m,实现上、下拱肋同步合龙;主梁合龙节点杆件拼装后,利用吊杆与顶拉装置调节高差与合龙口间距,实现大桥无应力精确合龙。  相似文献   

7.
姑嫂树路跨铁路立交桥采用(70+116+7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桥面宽32m。考虑其上跨11股铁路轨道,为保证施工期间铁路的运营安全并尽量减少对铁路的干扰,该桥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重量达1.73万吨,转体角度最大为106°),并将中跨合龙段从桥跨正中向大里程方向移动9.25m。该桥主梁采用单箱五室截面;主墩采用m形墩,钻孔灌注桩基础;转体系统主要由承重系统、顶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球铰尺寸为4m(Z63号墩)和3.9m(Z64号墩)。采用MIDAS Civil 2011、MIDAS FEA等软件进行主梁、m形主墩、转体系统、横梁及桥面板静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桥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铁路(60+128+60) m系杆拱连续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杆拱连续梁在铁路工程中较少采用,京津城际铁路跨北京四环路设计采用(60+128+60) m系杆拱连续梁桥.结合该桥的工程特点,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顺序,其关键施工技术主要有墩顶现浇段施工、对挂篮进行适应性改进、施工中的安全防护、连续梁合龙及体系转换、钢管拱的制作与安装、钢管拱内混凝土的顶升、施工监测及线形控制等.  相似文献   

9.
以厦漳跨海大桥北汉主桥为背景介绍钢箱梁斜拉桥中、边跨合龙施工技术.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为主跨780 m的5跨连续半飘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95+230+780+230+95)m,双向6车道,箱梁全宽38 m.边跨辅助墩和过渡墩墩顶梁段合龙采用悬拼施工合龙方式,降低了合龙难度.中跨合龙时综合考虑温度、顶推力等因素,确定采用有顶推辅助措施的配切合龙法.全桥施工过程中采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进行施工监控.  相似文献   

10.
襄渝二线朱溪河右线大桥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溪河右线大桥为(72+128+72)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部为单箱单室结构,主墩为变截面矩形空心墩,采用嵌固基础.主墩采用翻模法施工,并采取大体积混凝土防开裂施工措施;梁部施工采取在主墩墩顶托架上浇筑O号块,利用轻型挂篮从O号块向两侧对称悬臂浇筑各梁段,形成2个T构,同时在两侧桥台的支架上浇筑边跨现浇段,然后先中跨合龙,再边跨合龙形成连续刚构体系,其中预应力施工采用预应力管道真空辅助灌浆技术,施工过程中对主粱线形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1.
龚玉华  陈雷  陶路  彭旭民 《世界桥梁》2012,(3):20-23,27
河头一号大桥主桥为(70+120+7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解决该桥高边墩长边跨梁段的施工难题,对落地支架法、墩顶吊架法及挂篮不对称浇筑结合墩顶托架法3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跨合龙后采用挂篮不对称悬臂浇筑一个边跨梁段,在边墩顶设置托架现浇施工边跨剩余直线段的施工方案经济性较好、工期相对较短、施工操作便捷、对结构受力较为有利,作为高墩长边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廊坊光明桥为(118+268+118) m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上跨多股既有线,与既有京沪高铁交角33°。钢桁梁采用转体法施工,拼装跨度为京沪高铁侧(119+138) m、西牵出线侧(130+119) m,采用带辅助滑道的简支梁体系非对称转体方案。施工过程中,与铁路平行位置采用独柱式拼装支架和带转向功能的龙门吊拼装钢桁梁,京沪高铁侧钢桁梁远离设计转体位置15 m进行拼装,西牵出线侧钢桁梁向边跨预偏30 cm拼装;京沪高铁侧钢桁梁拼装完成后横移至设计转体位置;钢桁梁同步落梁至主墩;采用带大悬臂的简支梁体系进行转体,辅助滑道采用轴承式滚动走行系统;转体后,西牵出线侧钢桁梁利用墩顶特殊设计的永久支座向跨中纵向顶推30 cm;在铁路限界上方采用全封闭防护小车进行合龙施工。该桥多次体系转换施工累积误差可控,成桥精度与设计吻合,确保了高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3.
合肥南淝河大桥主桥合龙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卫东  柳俊峰 《桥梁建设》2012,42(Z1):126-130
合肥南淝河大桥主桥为(60+100+60)m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主桥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边、中跨合龙段采用挂篮吊架辅助合龙施工.为选择有效的合龙措施,分析了温度、荷载和体系转换对合龙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配重前、后结构位移差值,确定在夜间气温最低时间段合龙;合龙前清理桥面多余临时荷载;在边跨合龙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解除主墩支座临时锚固;采用砂袋配重43.5t.该桥主梁按照先边跨后中跨的顺序进行合龙.实践表明,大桥主梁合龙线形流畅,结构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140+462+1 092+462+140)m双塔五跨斜拉桥,主航道桥钢梁为3片N形箱桁组合结构。墩顶钢梁采用单节间或1.5节间整节段架设,最大节段重量约1 210t,吊装高度达100m。主墩、边墩、辅助墩墩顶钢梁由工厂整节段制造,驳船运至现场,采用稳强1 800t起重船对整节段钢梁进行吊装,其余节段利用架梁吊机悬臂拼装,先边跨合龙,后中跨合龙。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墩顶钢梁架设采用有吊具的吊装方案,钢梁上焊接板件少,对钢梁受力有利。主墩墩旁托架采用外侧双管内侧单管竖直落地式支架,支架间通过交叉联结系形成稳定结构并附着于墩身,结构传力明确,制造和施工简单。边墩、辅助墩墩顶钢梁架设需要预先偏位1~2m,方便与合龙段精确调整连接。  相似文献   

15.
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主桥为(100+2×180+140+100+60)m混合梁V形支腿连续刚构桥,180m跨和140m跨跨中区段主梁采用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叠合梁(每段叠合梁两端各包含长4.0m的钢-混结合段),其跨中分别设置50m和22m长的钢箱梁合龙段。因施工海域长周期波涌浪强烈,该桥大节段钢箱梁采用顶推合龙方案施工。在起吊钢-混结合段钢壳时,采用自动脱空的铰支架机构,以防止其碰撞甲板;在吊装小节段钢箱梁(50m长的钢箱梁合龙段分为4个小节段)至混凝土箱梁顶时,采用横向油气弹簧+竖向橡胶支垫的落梁缓冲技术,以防止钢箱梁下落时与混凝土梁体碰撞;顶推时,通过支点反力和导梁应力双控来保证结构安全,并通过调整混凝土梁顶部压重来控制主墩平衡弯矩;钢箱梁采用横向错位工艺合龙,实现了高精度配切合龙。  相似文献   

16.
在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桥施工中,合龙段施工是关键环节,关系到全桥线形和受力状况。文中以金华江特大桥40 m+4×72 m+40 m悬臂连续梁边跨、中跨及次中跨合龙段施工为背景,探讨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合龙时间、合龙方案、合龙顺序、体系转换以及施工配重等技术。  相似文献   

17.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主桥为主跨580m的双塔三索面连续钢桁梁斜拉桥,主桁采用空间三片桁架结构,桁高15.0m,节间长14.5m,主桁间距14.0m。主桥共设中跨、边跨2个合龙点,先合龙中跨,再合龙边跨。根据边跨合龙前的钢梁安装架设状态,对主桥边跨合龙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制定了各项合龙措施,通过合龙措施的敏感性分析,确定边跨合龙方案为起顶5号墩支座,回落7号墩支座。按照此合龙方案调整合龙口状态,使里程偏差≤2cm,轴线偏差≤1cm,竖向高程偏差≤3cm,顺利实现了边跨无应力合龙。  相似文献   

18.
杭绍台铁路椒江特大桥主桥采用(84+156+480+156+84) m双塔双索面四线高速铁路钢桁梁斜拉桥,纵向为半飘浮体系。钢桁梁采用2片主桁、N形桁式;桥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与主桁下弦杆结合。由于下游既有椒江大桥通航净高的限制,且主桥台州侧边墩及辅助墩位于陆地上,经研究采用“边跨顶推+主跨悬臂拼装”的总体施工方案,先采用“无浮吊”法完成钢导梁及架梁吊机拼装,再利用架梁吊机完成钢桁梁整节段吊装。边跨钢桁梁施工时,在桥塔墩和辅助墩之间设置临时支墩,在边墩、辅助墩、桥塔墩设置墩旁托架,利用顶推系统将边跨钢桁梁分批次顶推到设计位置;主跨钢桁梁采用架梁吊机悬臂拼装,跨中合龙段采用2台架梁吊机共同起吊,结合温度变化及施加纵向荷载等调整措施实现精确合龙。  相似文献   

19.
北盘江大桥主桥为(82.5+220+290+220+82.5)m双幅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桥.该桥结构跨度较大,运营阶段受混凝土部分收缩徐变及合龙温度影响,主墩及次边墩墩顶水平位移较大,对桥墩结构受力较为不利,需在中跨及次边跨合龙前进行水平顶推施工,且2幅桥梁之间在主墩斜腿处存在平联连接,2幅桥梁合龙顶推施工相互影响,与常规2幅相互独立的桥梁顶推施工差异较大.为保证顶推施工中改善各墩的受力状态,以消除各墩墩顶水平位移为原则,分析成桥状态下墩顶位移,确定了合理的顶推量及顶推力.并对2幅独立合龙顶推、双幅同步合龙顶推方案中各主墩的扭转、合龙口标高及顶推量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双幅同步合龙顶推方案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汉江特大桥主桥是一座主跨360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增强全桥刚度,边跨设置辅助墩。文中重点以边跨挂篮如何过辅助墩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在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上择优选取方案,选择了将辅助墩墩顶划分为1个现浇段和1个合龙段,均采用钢管支架现浇施工,完成边跨合龙后拆除现浇支架,挂篮过辅助墩后再完成辅助墩施工和支座安装的方案。现场实施表明,通过模拟仿真计算和加强施工过程控制,该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