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波澜不惊     
隋一 《汽车导购》2006,(2):72-73
平静不意味着平淡,看似平凡的外表下,也会有暗潮涌动,蓄势待发,在积聚满能量的那一刻,猛然间激荡出澎湃的热情,每时每刻,我们在生活着,感受着,而下一秒,下一分钟,明天,明年,又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预知,波澜不惊,正是为了即将展开的波澜壮阔。  相似文献   

2.
雾环境下驾驶人行车与正常天气相比,在低能见度下视觉参照物较少,驾驶人更倾向于跟驰行驶。为研究雾环境下高速公路驾驶人跟驰行为,以真实雾环境下实车试验方式,选择多条高速公路作为试验路段,以Smart Eye眼动仪获取车辆在雾环境下高速公路驾驶人视觉参数,包含驾驶人注视区域、注视角度、注视持续时间、瞳孔直径、扫视速度以及扫视幅度等,以归一化方法对驾驶人注视重心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能见度下驾驶人的跟驰需求,并通过对雾环境下上述视觉参数进行规律总结。对雾环境下驾驶人跟驰特性进行统计及分类,将跟驰行为划分为主动、半主动、半被动以及全被动跟驰;通过分析雾区低能见度下驾驶人跟驰行驶条件,引入多维偏好理论及后悔理论,进行驾驶人跟驰决策模型构建,并基于差分法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及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在1次跟驰动态过程中,正常车道保持时驾驶人扫视速度较低,而当处于车道调整时,驾驶人扫视速度存在较大波动,且平均扫视速度较高,低能见度下驾驶人注视点转移速度27.0 (°)·s-1明显低于晴好天气的52.0 (°)·s-1;驾驶人在跟驰过程中,能见度对驾驶人跟驰时的视觉特征有显著影响,通过跟驰模型构建可为后续雾环境下车辆跟驰前后车距及车速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隧道纵向差异沉降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坚 《隧道建设》2019,39(Z1):57-64
为探明不同海水水位、地层损失作用下穿越软硬不均地层盾构隧道结构纵向变形与发展,依托厦门地铁2号线跨海区间隧道工程,采用相似模型试验,以堆载模拟上覆水位荷载、漏砂法模拟下卧地层损失,分析上覆荷载、下卧地层损失下隧道沉降和曲率半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1)上覆海水水位荷载下,隧道纵向沉降呈“勺形”分布,沉降过渡区范围为20环,原型长度为30 m; 2)随上覆荷载增大,沉降过渡区差异沉降呈二次函数增大,曲率半径呈指数形式减小,当上覆海水水位荷载为7.50 kPa时,原型水压为60 kPa(历史最高水位6 m),曲率半径最小,对应原型曲率半径为156 450 m,远大于《规范》控制值(15 000 m); 3)下卧地层损失下,隧道纵向沉降呈“高斯”分布,沉降槽范围为24环,原型长度为36 m; 4)随下卧地层损失增加,沉降槽差异沉降值呈三次函数关系增大,曲率半径呈三次函数关系减小,当地层损失率为4.57%时,原型沉降槽曲率半径达到《规范》规定控制值(15 000 m)。  相似文献   

4.
胡伟  杨刚  吴银亮 《路基工程》2019,(5):122-126
英德至佛冈一级公路K2+730~+810左侧路堑边坡由于坡率设计不合理,长期裸露在空气中,受雨水侵蚀,产生滑坡,严重影响公路运营。运用北京理正软件对主滑方向上的三个剖面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009~1.121,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0.761~0.802,已滑路堑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经采用抗滑挡土墙、锚杆、截水沟等治理措施后,已滑路堑边坡在天然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636~1.783,在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347~1.452,均处于稳定状态。通过以上措施对滑坡进行了有效治理,确保了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5.
故障现象:按下后备箱开启按钮后,后备箱打开缓慢,且不平稳,或按下后备箱关闭按钮时,后备箱盖关闭缓慢,且不能关闭到位。  相似文献   

6.
为了检验压裂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车架强度,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副车架在弯曲工况、扭转工况、制动工况、转弯工况、复合工况、工作工况6种工况下的载荷情况,获得其应力分布云图和最大应力点,为针对副车架结构强度的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工况下车架的应力最大,为214 MPa,因此在一般的常见工况下应尽量避免扭转工况,从而达到提高整车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薛撬  李军求  肖焱升  赵宇  刘宇  韩冬雪 《汽车工程》2023,(11):2014-2022
为提升电动车在低温环境下的续航里程,提出基于加热目标温度优化的电池组预加热策略,充分提高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能量效率,满足目标行驶里程的需求。首先通过实验测试确定不同温度下电池的最大放电能量;其次基于不同温度下电池的能量保持率和考虑温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建立非线性多目标约束方程并求解,得到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SOC状态下电池的最优加热目标温度;最后基于实测数据标定的整车物理模型对加热策略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15和-5℃的初始温度下,基于优化的电池加热目标温度,整车的续航里程最大分别提高了8.41%和4.77%,说明所提方法能够明显提升低温下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相似文献   

8.
依托成自宜高速铁路箱式路基试验段建设工程,构建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恒载、活载、附加力及特殊力荷载不同作用组合下的箱式路基静力和模态响应。结果表明:箱式路基在服役状态下产生的挠度较小,组合作用下最大挠度4.60 mm,列车活载是箱式路基产生挠度的主要因素,形成的顶板挠曲面为马鞍形曲面;离心力与横向摇摆力作用是箱式路基产生横向位移的主要原因,横向位移与墙高成正比,组合作用下产生的最大横向位移1.33 mm;在各独立荷载作用下,结构内部弯矩分布无统一特征,在组合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最大与最小弯矩均发生在起点截面,绝对最大弯矩出现在主力+附加力工况;箱式路基第4阶振型竖向自振频率为15.8 Hz,符合规范限制,满足列车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于填土路基下或构造物基础下受力模式有所不同,不同的规范对这两种情况下地基承载力验算要求也有所不同。为此,对不同规范中关于管桩用于路堤或构造物基础下的承载力验算要求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工程算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填土路基下的管桩宜验算单桩承载力和加筋材料抗拉强度;用于构造物基础下的管桩应验算单桩承载力和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为此编制了专用的自动计算表格模板,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下抽油杆时井下作业施工中一项经常性的施工内容,然而下抽油杆过程中,地层水的外排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经常由于返出地面,污染井场,我们研制的下抽油杆防污染装置实现了外排水回流的功能,通过在桩西油区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控制了油水的外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企业工商管理水平,对改善数字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介绍了数字经济和企业工商管理的概念,分析了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旨在为提高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水平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计相应条件下压实土柱模型试验,研究了相应边界条件下的水汽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压实度下随着表面热辐射温度的增加,土体内水汽迁移速率呈线性变化,且随着上表面辐射强度的增加,水汽迁移影响深度亦逐渐加深,并渐趋于一定值。土柱试样在表面热辐射温度的作用下,土柱体内水汽原始分布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一方面土柱内水汽沿试样表面向上迁移,另一方面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部分水汽向下迁移。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成后,有效预应力会受时间及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为了准确揭示锚下有效预应力在温度和时间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提高拉脱法检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测试精度,进行了时间效应和温度效应的试验研究。当钢绞线张拉时,在锚下放置压力传感器(可同步采集温度数据),对不同跨度、不同截面形式预制梁中的钢绞线进行锚下有效预应力及温度的实时动态监测。其中长期试验(1个月)40束,短期试验(72 h)27束,分别用于分析温度及时间效应对于锚下有效预应力变化的影响,并对大量的测试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00 h前,锚下预应力存在整体的衰减趋势,且出现类似正弦波的变化,该变化由温度变化导致,相比时间效应,温度对锚下有效预应力的影响较小;500 h后,预应力的衰减趋势减小,处于相对平稳状态;48 h内,不考虑温度影响,67根钢绞线的衰减规律存在一定离散性,且离散性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每组钢绞线预应力残余率在48 h内均服从威布尔分布。研究得到的锚下有效预应力温度和时间效应修正公式可对实际桥梁工程检测中拉脱法的测试结果进行温度和时间修正。  相似文献   

14.
李婷 《汽车运用》2014,(5):43-44
双向筒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双向筒式减振器。双向筒式减振器在压缩行程时,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油液经流通阀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便推开压缩阀,流回贮油缸。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这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贮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潘宇雄  袁厚海 《路基工程》2020,(4):53-56,61
依托某高速公路一标段泥岩公路路基填料开展常规土工试验,针对干湿循环下泥岩路基填料路用性能试验的研究,对以往崩解性试验的两次干湿循环改进为n次循环下崩解度试验,进行多次干湿循环下的耐崩解性试验、CBR试验、强度试验、压缩试验,并进行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分析。结果表明:n次干湿循环下耐崩解曲线随循环次数衰减至平缓,临界值崩解度指数约为40%;在同等条件下,泥岩填料CBR试验值随干湿循环交替次数增长而减小,且与荷载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下承式桁梁结合梁温度效应的级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将下承式桁梁结合梁等效为箱形梁,再用变分法求出了下承式桁梁结合梁温度效应的级数解,并对京沪高速铁路上的一座(初步设计)简支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进行了计算,其结果可供下承式桁梁结合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GDS静三轴仪,进行了饱和重塑黄土的K0固结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加载速率下试件的变形特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载速率下,试件轴向应力与轴向应变的关系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当轴向应力达到同一值时,加载速率大的试件,其轴向应变越大;不同加载速率下,土样侧压力系数K0与轴向应变的关系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加载速率不同,试件侧压力系数K0的稳定值也不同,但仅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18.
青藏公路沥青路面下活动层的热状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工程活动影响下,青藏公路路面下活动层热状态与天然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别,根据沥青路面和天然条件下活动层的热交换,活动层势交换都处于热积累过程,后者由于气候变化的结果,同时,沥青路面下活动层的热交换远大于天然地面,在活动层中形成融化夹层。通过沥青路面下水热效应和水平热变换的分析,给出了影响沥青路面下活动层热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结合梁钢与混凝土弹模比取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芜湖长江大桥为例介绍了国内外结合梁恒活载作用下钢与混凝土弹模比的不同取值以及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残余变形试验,给出了钢与混凝土模比在不同荷载状况下的计算方法,即活载作用下:n0=Es/Ec,恒载作用下:n1=n0(1+φ)。  相似文献   

20.
四川绵阳的李先生最近很郁闷,面对自己两年前买的蒙迪欧轿车,心情无比沉重。整整两年了,每逢雨季,李先生的蒙迪欧在大雨的侵袭下,就会出现漏水的现象,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李先生一家已经深受其苦。不仅车受损,而且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还要耗费时间和金钱,这一切都让李先生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